叶晓佳
一个好的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始阶段、好玩的过程及下次游戏的愿望。但是我们在组织角色游戏中,常出现差异明显、经验转移弱、情节单一、缺乏想象创造力等问题。为什么孩子的游戏水平无法逐步推进?
一、原因分析
1.经验丰富缺乏直观性。
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充足,然而进行角色游戏时往往就是对生活经验的丰富与再现,但有些角色游戏内容却不是每天都能碰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仅仅通过教师及同伴间的口头语言描述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常常是抽象并难以理解的,在经验丰富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直观性,因此导致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提高慢。
2.主题中经典情节无法及时记录再现。
在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每一秒都有可能发生一些看似简单随意的动作、语言,却能反映孩子心中所思所想所需的游戏镜头。但是这些镜头最显著的特征往往就是“昙花一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想法,就能引发这个游戏主题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平时简单的观察引导,灵活运用影像记录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看似随意,却能反映孩子内心需求的游戏镜头,紧紧抓住此经典情节,辐射影像背后的情节推进游戏水平。
3.成功体验无法动态分享。
在游戏中,幼儿偶尔会研究出一些“新发明”。每个新发明都是幼儿成功的体验,但是当自己有新的成功体验时其他同伴没有参与到,幼儿自己通过口头语言的表述无法让其他同伴也体验到。所以要利用影像及时地拍摄下这一成功体验,在讲述的同时配上动态的演示,引起所有孩子的共鸣。
二、利用影像“全面效应”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每个幼儿的游戏水平都是从初级阶段到发展阶段,最后进入尖峰阶段,是一个动态有趣的过程。
(一)初级阶段——唤醒原有经验,降低能力差异
在角色游戏的初级阶段中,正是幼儿对某个主题游戏的萌发期,开展这个新主题首先要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为了让能力弱的幼儿也能对角色加以了解,利用影像把生活经验直观留痕,让每位孩子都能得到资源共享才能使游戏玩得有声有色。
策略一:开放共享资源——丰富原有经验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采用直观的影像方式,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但是现在影像比较多元,生活中可以找到更多元的影像,而且更具真实。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家长资源与开放日活动建立资源库。
1.提供平台,多渠道观看。
教师在班级QQ群里建立一个家园资源共享室,当幼儿有新的游戏主题出现时,教师则建立新主题的文件夹,发散群体的力量。家长根据教师的主题需要在平时去超市、卖场、饭店拍摄下顾客与服务员的视频放在班级共享。在家里家长也能带着孩子随时下载观看,等到上课前教师则整理资料运用到新主题中。
2.提供内容,自主性观看。
当资源库形成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反映幼儿生活经验的小视频在游戏前、游戏后,或一日生活的自主时间段观看,重在积累,放大幼儿生活经验,从而助推游戏水平,让游戏更好玩。
策略二:多形式影像呈现——角色更加明确
主题来源于个别孩子的游戏经验,但是对于角色的具体扮演需要深化。有些角色是生活中比较难以看见的,如飞机场的工作人员、厨师内部工作等。这些角色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在简短的时间内了解并指导具体的工作内容呢?我采用了影像的方式,通过三个关键点去激发孩子对角色的认识。
1.镜头一:“现像不现声”,体验角色动作。
选取一些画面比较清楚的角色录像,关闭声音。让孩子们仔细关注画面上的人是谁?在做什么?你想学学她的哪个动作?请个别孩子来模仿,加深对角色的认识。
2.镜头二:“现声不现像”,感受角色语言。
运用录音的方式,教师根据角色的需要播放一些录音,如服务员的礼貌用语、空姐对乘客的服务、菜场的叫卖声。在认识服务员的角色语言的同时,还能帮助其他孩子学习与服务员的对话。
3.镜头三:“声与像结合”,发散角色意识。
选取家长收集的录像,当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及时以录像来引导。如饭店服务员,在从顾客进门到进餐结束的过程中截取孩子在某一方面比较薄弱的环节。
(二)发展阶段——丰富情节,让游戏更好玩
游戏到了发展阶段,则要教师在游戏中认真品味、抓住合理的机会,利用影像记录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创新点,把“闪光点”顺势变成“闪光片”、“闪光面”,给全体幼儿以良好影响。
策略一:利用录像特写功能放大“闪光点”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创新点,其中包括新的语言、动作、材料的出现。所以当幼儿在游戏中有创意的表现时,及时借助于影像的方式,让其他同伴也能运用到自己的游戏中。
1.“镜头慢放式”特写——聚焦语言。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往往对自己说的语句容易健忘,前一秒说出来的话后一秒可能就不记得了。此时教师则要抓住幼儿的经典语句,利用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在游戏分享时如果幼儿忘记了自己的语言,教师则可以采取播放这个游戏镜头,以减速播放的形式,辅助幼儿回忆自己的语言。
2.“动作重复式”特写——聚焦动作。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很多新颖的,以前从未发生过的动作,如在烧烤店倒调料、刷油的动作在这次游戏中出现了,教师则可抓拍这样的动作,在游戏分享时重复地播放这些动作,引起其他幼儿的游戏共鸣。
3.“借他及己式”特写——聚焦材料。
幼儿游戏的水平还要着重看幼儿的替代物使用情况,在游戏中幼儿往往会遇到自己需要运用教室里没有的工具。这时,幼儿则会去“百宝箱”寻找相似的材料作为“替代”。当替代物成功实现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录像的形式展现给每一位孩子观看,从而引导幼儿在下一次游戏中去运用。
策略二:利用影像照片对比功能辐射“游戏行为”
“对比的照片”既可以激发幼儿想要说、愿意说,还可以帮助幼儿回忆起自己游戏的具体情境,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一次的游戏比上次游戏中更有创意的地方,从而打开“话匣子”。例如:
1.同一个体对比。
因为孩子有对刚刚进行的游戏比较清楚,但是对于上一次游戏却很模糊的特点。所以教师拍摄某一幼儿在前后两次或多次的游戏过程,包括语言交往、动作模拟等,让幼儿说说自己在这一次游戏中哪里比上一次玩得要好,改进的地方在哪里。有了影像的助推,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2.同一角色对比。
每个孩子都会去尝试同一个角色扮演,但是表现却是不同的。如娃娃家妈妈,能力强生活经验丰富的孩子在娃娃家里完全能把这个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包括能给娃娃刷牙、哄她吃饭,有时还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之于娃娃身上,带娃娃去旅游等一些反映生活的场景。但是能力弱的孩子则角色扮演比较单一,单纯地只是在家里烧饭、买菜,甚至没有出现管宝宝的现象。教师则拍下不同孩子扮演这个角色的动作语言等,请孩子们说说哪里做得好,给能力弱的孩子一个思维的冲击。
策略三:利用影像多元播放功能解决“游戏问题”
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遇到问题和困难,但因表达能力有限,他们难以清楚地叙述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可以通过视频再现游戏现场中幼儿遇到困难的问题,引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借助视频还可以丰富幼儿游戏中解决问题的经验。
1.“完整播放”功能。
一个完整片段,能够提供某种角色游戏中连贯的情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游戏情节的变化常常是跳跃的,缺乏有序性和连贯性,因此,教师可以使用“连贯的情节”视频,让其他幼儿观察时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帮助其解决相关问题。
2.“片段播放”功能。
片段播放针对的是幼儿在游戏时的争抢现象,当出现这样的问题,幼儿则会来寻找老师帮助解决。教师便会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如: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或者是你先玩好他再玩等其他办法。及时抓拍幼儿的解决方式并播放给其他孩子观看,帮助幼儿思考在今后的游戏中如果也遇到相似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三)尖峰阶段——主题不断深化,成功感分享
在这个阶段幼儿已经能在主题中创设各种各样的角色、情节,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着自己成功自豪的镜头,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把自己的成功感分享给其他孩子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常规的模式,灵活应变,利用影像来记录这一阶段并让每位孩子都能体验到别人的成功,让游戏主题不断深化,激发幼儿说的愿望。
策略一:我是“解说员”——由自身体验游戏的成功感
在分享游戏时教师会播放一些幼儿游戏中的视频,但是由于其他幼儿没有参与进来导致不知道视频中讲的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挥视频主人的意识,充当视频“解说员”,教师边放录像,幼儿边讲述自己的游戏过程。
策略二:我是“分析员”——由他人提升游戏的成功感
观看其他幼儿的游戏视频,请个别幼儿来分析他在游戏中比较好的地方,好在哪里?为什么?如果觉得别人在这一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可以提出自己的做法,同伴间相互学习。
策略三:我是“推想员”——由集体分享游戏的成功感
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跟踪观察某一孩子,并进行抓拍照片。在游戏结束时,可请一些孩子来推想这个同伴在做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在幼儿猜对时教师加以表扬,使得游戏中的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角色游戏作为一种让幼儿“体验生活细节、全身心投入”的活动,在影像的助推下,使其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