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是最好的关爱
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官网发布《关于全省国有企业重组“僵尸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这一规定。除了刚刚出台文件的广东,还有陕西、河北、辽宁、江苏、山东、四川等多个省份推出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的相关措施。其中,均规定了“距退休不足5年再就业难可内退”,以及设置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的内容。(11月2日《财经日报》)
@心随梦舞: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把再就业困难职工的脱贫致富放在重要位置,常思职工疾苦,常谋富民之策,常施解困之举,应该从制度的层面来落实,确保关爱不缺位。
@逆流:没有收入稳定的工作是大多数困难职工致贫的主要原因。因此,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为职工办实事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应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职工需要,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失业职工的就业竞争力。
@大块头有大智慧:能否解决好职工安置与分流,是去产能攻坚战中重中之重的工作,也关系到去产能全局的成败。维护好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筑牢民生底线,扎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是营造和谐稳定氛围的第一步。
@见证者: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政府职责在于政策引导与“兜底”保障。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为安置职工提供更多专业化的劳动技能和就业培训选择,让这些人员不仅有去处,更能有出路。
“工资指导线”需要平衡双方关系
截至目前,至少已有北京、上海、山东、山西、内蒙古等16个省份公布了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相比往年的工资指导线,多个省份今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如,山东的基准线从2015年的10%降为8%,上线从18%降为13%,下线由4%降为3%。(11月5日中新网)
@路边的风景:政府提出这样的指导线,其实质并非对具体企业的薪酬调整政策进行规定,而是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对于国民收入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基本方式,重在引导和参考意义。对于企业而言,这条指导线更多地是作为一个调整工资时酌情考虑的“参照系”。
@岁月无恒:“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按年度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加薪建议”。但在实际情况中,可能有很多人都感觉自己的薪资涨幅达不到“指导线”提供的标准,有的甚至低于“指导”中的下线。因此,工资指导线存在的意义也屡遭诟病和质疑。
@静等花开:从职工—方来看,自然是希望工资越高越好。企业一方则需要考虑用工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尽量压低前者以提高后者。要解决这一对矛盾,达成平衡,就必然需要经过一个博弈的过程。
@漫步者:工资指导线之外,更重要的应当是健全和完善企业的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包括充分发挥工会在劳动市场上的作用,以提高员工在薪酬上的议价能力。同时着力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茁壮发展,为涨薪提供动力和空间。
社会工作需要“在地生根”
近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提出一系列加强社会工作的针对性政策措施,试图破解以往束缚这一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文件的出台,让“社会工作”这一领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11月8日《人民日报》)
点评:社会工作是一项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服务工作,对社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社会职能的剥离,很多与居民相关的公益性事务压在社区居委会身上,使其不堪重负。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结构正朝着现代社会的方向转换,诸如人口老龄化、残疾人生活就业、婚姻家庭纠纷等社会问题凸显。
社工作为一项公益性的事业,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并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使之能够在地生根、遇土而活。
垃圾分类能否经得起考验
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已经“试”了16年,不过,北京、上海、南京等作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公众仍不知如何分类,垃圾分类普遍处于粗放状态,分类简单且缺乏标准指引,公众难以准确拿捏。还有就是公众教育,对成年人更要对未成年人,这方面,许多城市乏善可陈。(11月7日《京华时报》)
点评:公众对垃圾分类认知水平低,当然与公众的公共意识有关。有些人能够坚持垃圾分类投放,有些人不愿意,公共意识是分水岭。
垃圾分类作为—种新习惯、新素养,公众需要在生活中不断适应、反复习得,才能内化为一种素质,外化为一种习惯。这一过程中,政府也要有所作为,引导、帮助公众养成垃圾分类意识。
所以,垃圾分类必须有一系列的保障——硬件配置主要体现在后端处理上,要让公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广场舞考验社会治理智慧
16个区开展、800余支队伍参赛、3万多人报名、1988万人次参加网络投票互动……近期,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等多部门制作播出的“舞动北京”全民广场舞大赛引发关注。不独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云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江苏电视台体育频道等多家媒体今年牵手“广场舞”,舞动不止。(11月8日《光明日报》)
点评:近年来,因治安、噪音、场地等问题与居民发生冲突,广场舞成为—个极富争议的存在。
但是,广场舞既能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很多人自发的文化选择。广场舞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其中。
如何有效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厘清广场舞本身的权利边界,如何均衡公共文化服务,如何为可能引发的利益冲突制定可以遵循的解决路径,进而维护公共秩序,都考验着社会治理的智慧。
雾霾的阵痛为何难以消除?
近日,京津冀区域持续了多日的重污染天气,东北地区重污染天气也卷土重来。从哈尔滨开始,沿哈大线一路向西南方向传输直至山东半岛、江苏和安徽北部污染天气波及6个省份30多个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个城市“爆表”,其程度之重、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年少有。(11月8日《中国青年报》)
点评:在大气污染形成的诸多因子当中,工业排放可以说是人们最深恶痛绝的一个。“APEC蓝”赢得广泛赞誉,是因为重污染企业的排放得到了有效遏制。
这样的遏制既得民心,也在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地方来说,这过程可能是有阵痛的,但已不能再拖,经济的发展不能以人民的健康为代价。
大气污染治理关系到全民的身体健康,应该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决不可以高举轻放。希望政府发挥好环保中枢的作用,积极作为,保卫我们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