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课程是师范院校重要的教学课程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对于进一步优化师范院校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师范院校必须对语文教学论进行积极的优化探索,努力提高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的课程特色,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课程教学需求的师范生,不断追求课程实施的实践指向,增强对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提高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有效性。
一、加强课程实施横向联系,调整课时安排
师范院校语文教学论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很多共性问题上有很多重复,因此各个学科之间加强沟通和协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也能够确保课程教学的质量。在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开课时间上,可以把语文教学论课程与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等课程并行开设,发挥各个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作用。在学科授课过程中,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多次重复,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可以组成一个有效的协同教学团队,在正式授课之前开展教研会议,或者是在课程教学前借助网上交流沟通和互动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的活动,组织多位教师共同统筹规划和协同安排,有效避免和解决课程中共性问题多有重复的现象,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论课程的过程中与其他相关内容进行关照和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保持教育类课程各自特色,也能使各个类型的课程形成一个统一整体,更好地服务于师范学生素养的提高。此外,语文教学论课程的课时安排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主要可以通过科学界分时段的方式来更好的提升教学效应,这样能够增强师范生对语文教学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也能达到这门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开设语文教学论课程时可以将教学实习作为界限,采用分段开设的方法在学生参与教学实习之前开设一半课程,当学生实习结束之后开设另外一半课程。在实习之前主要安排入门性的教学和训练,从而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规律进行初步理解,而在实习之后主要进行登堂式教学指导,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
二、加强语文教育实习管理,积累实践知识
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实质在于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语文教育实习环节的管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积累知识,从而提高师范生在语文教育方面的技能。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语文教学论课程知识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实践,而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主要途径是进行语文教育实习,而在学生实习阶段必须要加强有效的管理,强化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首先,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确语文教育实习的总体目标以及考评标准,帮助学生找准实践学习的方向。在实习之前必须为学生提供指导手册,以便对其实习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同时也要规定实习考评的相关标准,帮助师范生把握实践方向。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语文教学论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并在实践环节来逐步验证和加强对理论的理解。
三、改革课程学习考核评价,突出实践创新
课程评价是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考核评价的方式能够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信息,了解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教学反馈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地学习指导,更好地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重过程的创新性课程评价原则,在评价内容上,必须紧紧围绕,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素养提升的统一,并且要兼顾全面和重点突出;在评价主体上,教师需要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自评以及互评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获取课程学习考核评价。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形式当中,教师评价主要包括考试和考查两个方式,其中考试要设置多种题型,将基础理论知识、综合知识以及案例操作等涵盖其中,同时也要追求公平公正和全面,从而考察师范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考察主要是针对语文教学论课程当中的实践性课程学习,已考察师范生阅读能力为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教师为学生播放教学录像之后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之后即兴评课。第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案例,鼓励学生对这些专业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理解。
师范院校语文教学论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的发展。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对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进行全面革新,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语文教学论课程的课时,加强语文教育实习管理,重视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评价。
李建维,教师,现居广东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