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诊断及防治

2016-12-23 20:32李中习
水禽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卡他性种鹅病鹅

李中习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传染病,其主要危害10日龄以前的雏鹅和番鸭,具有传播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最高可达100%),随着日龄的增加感染率和病死率都下降,一月龄以上的鹅与番鸭极少感染。

1.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小鹅瘟病鹅和带毒鹅;病毒可以随着鹅蛋垂直传播,也可以在孵化器中通过受其污染的蛋壳或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受其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感染易感鹅;小鹅瘟的潜伏期为3~10d,而且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延长,耐过鹅可以获得较高的免疫抗体。

2.临床症状

根据小鹅瘟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种病型。最急性的病例只见病鹅突然倒地滑动,不久衰竭而死;急性病鹅表现全身无力,只饮水不采食,嗉囊松软,行动缓慢或嗜睡,呼吸短促、鼻流浆液性分泌物,喙端色泽发乌,拉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混有气泡或脱落肠粘膜的稀粪,两腿瘫痪,最后抽搐而死;亚急性病例病鹅主要以长期拉稀、消瘦和生长缓慢为主要特征。

3.剖检病变

最急性病死鹅剖检只见肠道有卡他性炎症病变;急性病死鹅可见脱水、皮下淤血,心脏色泽变浅、心壁松弛、心房扩张,肝脏肿大,空肠和回肠粘膜脱落、粘膜下形成卡他性、纤维素性肠炎,脱落的肠粘膜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后堵塞肠腔而形成香肠状;亚急性多见卡他性、纤维素性肠炎引起肠腔堵塞而形成的香肠状物质。

4.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小鹅瘟的特效化学药物,l临床上主要通过采取加强护理、补充营养、搞好环境卫生、注射血清或抗体以及对症治疗等措施加快病鹅的康复。每次小鹅瘟血清1.5ml或小鹅瘟卵黄抗体2ml,必要时可在第一次注射后2~3d再次注射同等剂量的血清或抗体;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和恩诺沙星、在饲料中以1%的比例拌人治疗鹅肠炎病的中草药。

5.预防

5.1鹅舍建在环境清洁、空气卫生、阳光充足、湿度适宜的位置,其与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以及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农业部相关规定;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和运输工具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5.2采取“自繁自养”的饲养方式,在留用种蛋前2周、4周分别对种鹅注射0.5ml、1ml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并在孵化前对孵化舍、孵化箱、种蛋、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小鹅瘟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5.3当必须引进种蛋、雏鹅或种鹅时应依照《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相应检疫规程、规范的规定引进,若为跨省引进种鹅或向无小鹅瘟疫病区运输种鹅、商品鹅时应隔离饲养30d,经检疫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5.4走“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同批次、用途的鹅分开饲养,至少同一舍内的鹅应做到“全进全出”,在育成鹅或淘汰鹅出栏后和育雏前应当分别对鹅舍、用具、环境等选用适当的消毒方式和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

5.5饲养期间凡是进入饲养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在鹅舍附近不能大声喧哗、启动机动车辆、捶打物体等,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鹅舍,工作人员应搞好个人为甚和防护,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当明确分工、坚守岗位、各司其职。

5.6根据当地小鹅瘟的流行规律对出壳当矢的雏鹅注射1ml的小鹅瘟弱毒疫苗,并在注射后隔离饲养7~10d,或对具有较高小鹅瘟母源抗体的雏鹅在7~10日龄时注射2ml的小鹅瘟卵黄抗体。

5.7为了提高雏鹅的免疫力、减少小鹅瘟的发病率育雏时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密度、温度和湿度、营养应当符合其生理需要;饲料营养成分应全面、充足、平衡,变质、发霉或过期的饲料不能再用来饲喂。

5.8在搞好小鹅瘟免疫、预防的同时还应通过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清扫、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定时通风换气,夏季应注意降温防暑,冬季做好增温保暖工作的同时应防止贼风的入侵预防其它疾病的发生。

5.9做好大肠杆菌病、球虫病沙门氏菌病等疾病的药物预防;发现病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到正规的禽病诊疗场所诊治,病死鹅尸体、病鹅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应严格按照GB-16548的规定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猜你喜欢
卡他性种鹅病鹅
几种鹅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鹅霍乱病的综合防控研究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种鹅感染鹅羽虱的流行特点及治疗方法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经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观察
联合用药对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观察
病鹅的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