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凤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言之简、其象之美、其境之远,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美的表象背后不外乎抒情和言志,因此读诗词的要领是读懂诗词背后的人,读懂他的感情。解读古诗词中的感情问题,是读诗词时最关键的一步。
一、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立业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别恨离愁
二、理解作者感情的切入点
(一)由标题入手。标题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它是诗词的核心,能给你提供思考的范围。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①。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①舅姑,即公婆。
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是新妇拜见公婆之前的心理状态。如果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非常完整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人的用意。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此诗便是行卷之作。临到要考试了,朱庆馀担心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写下了这首诗,征求水部郎中张籍的意见。
(二)由意象入手。意象是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人、事、物、景等。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例如: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相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赏析意象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1)从整体上把握意象。
(2)注意意象与情感的一致性。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此诗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三)由典故入手。古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前人语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还有引用历史人物故事的,等等(典故是人物意象或事件意象,为了强调其重要性,就另立一个切入点)。分析典故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1)了解作者用典的来历。
(2)体会作者用典的意图。
庆庵寺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出世之志。诗人借用桃花源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归隐的决心,一个决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形象跃然纸上。
(四)由情语入手。情语包括情感词和情感句,大多直接表明作者的情感。
江 雪①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永贞革新”失败遭贬后。
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独”二字描绘出了他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以及清高脱俗、孤傲不群的个性特征。联系创作背景,可知“孤”“独”二字写出了作者被贬到永州以后不甘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①争,怎。
同样是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但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是不同的。这一点可以从两首词的结语句,也是全词的情感句看出:范词强调别离的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五)由注释入手。
湖州歌(其六)①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注:①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从注释入手,我们可知,此诗是南宋灭亡后,作者作为俘虏被押送到燕山一带的途中所作。北望燕云,诗人生出无限感慨,此次北去,吉凶未卜;江水悠悠东去,象征南宋国运已一去不复返,表现了诗人前程未卜、追怀故国、难舍难休的心态。
小结
理解诗词中感情的切入点:
一看标题定方向,
二看意象明寄托,
三看典故思内涵,
四看情语抓关健,
五看注释知概况。
当然,寻找切入点时要注意:
逐句阅读都观照,关键信息要抓牢。
多点切入相交叉,佐证铺垫或深化。
不可单点取角度,片面肤浅易失误。
三、典题精练
单一情感类: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从诗的标题和情语入手,我们可以这样作答:
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整首诗描绘出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多重情感类:
岁 暮①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此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从诗的标题入手,从“无路请缨”的典故入手,从情感句“寂寞壮心惊”入手,我们可以这样作答:
岁末暮年,漂泊异乡,在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惊”是“涌动”的意思,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的现状形成巨大反差,从而内心感情复杂。
诗词离不开感情。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汤显祖又说“情生诗歌”。所谓“于我心有戚戚焉”,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有了共鸣。让我们选好切入口,准确地理解诗歌,读懂作者,那么诗词的感情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荨
青苹果·高一版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