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山水清气 极天地大观

2016-12-23 08:17陈永睿
青苹果·高一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旷达赤壁诗文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被收入语文教材之中,高中语文必修四就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我们学习这两篇诗词,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进入学习苏轼诗文的“三境界”。

第一境:披文悟理——吹尽狂沙始到金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指出,参禅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即以我心观万物,皆是最朴素的原始的状态。同样,我们学习苏轼的诗文,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理解苏轼诗文中的景趣、情趣和理趣。

《念奴娇·赤壁怀古》(下文简称《念》)和《定风波》(下文简称《定》)写作时间基本相同:《念》写于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两年余,《定》写于诗人被贬黄州第三年。写作内容基本相同:均表达诗人身处逆境仍然斗志不减、旷达处世的情怀。但景趣、情趣和理趣各有不同。从写景方面来看,《念》通过“乱”、“穿”、“惊”、“拍”、“卷”等动词,如椽大笔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描绘出了山崖的险怪陡峭、直插云霄,江水的汹涌浩大、气势磅礴,表现出雄壮阔大的境界;《定》则全篇写景,以景衬情。如果说《念》用的是“江山如画”的远镜头,《定》则是对“一蓑烟雨”、“料峭春风”等“微镜头”进行特写,在细小的格局中表现诗人别样的风采。从抒情方面来看,《念》慨叹“人生如梦”,抒发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主要是感叹怀才不遇;《定》则表达了诗人被贬后在野外途中遭遇风雨却旷达超脱的胸襟、超凡脱俗的思想。从寓理方面来看,《念》“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诗人虽有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然而“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更多的是“一尊还酹江月”,以酒祭月,以酒明心,表现自己壮心未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胸怀;《定》则思绪万千,时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出“无官一身轻”的闲适惬意,时而“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出顺应自然的佛老心境,时而“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正视荣辱得失的坦然心态。理解了这些,我们便能“吹尽狂沙始到金”,探究出事物的本源。

第二境:链接透视——山顶千门次第开

青原行思指出,参禅的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说的是随着读的书增多,思维的日渐深入,逻辑的次第推进,品味的日益提升,各种信息会纷至沓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可以把相关、相似、同类的信息予以“组块”,使之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对苏轼诗文的学习,我们也可以运用此法,用苏轼“旷达”之“纲”,拎起一篇篇苏轼诗文之“目”,做到纲举目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赤壁赋》写于同一时期、也是同一地点,但两文有同有异,两文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前者写景大笔似椽,浓墨似泼,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是英雄人物周瑜出场的背景;后者将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两文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前者表现周瑜的风流倜傥、功成名就,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壮志未酬;后者表现曹操的不可一世、“横槊赋诗”,慨叹他“而今安在哉”,表现虚无的老庄哲学。两文都抒怀,但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前者苦闷中有奋发,颓唐中有振作;后者则时悲时喜,百感交集,显得深沉蕴藉。最重要的,后者还表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之句,表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之句,表现出释家消极避世的虚无主义,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之句,表现出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从容淡定的旷达态度。理解这些,自然出乎苏文而又超乎苏文。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继续拓展,将苏轼之文连点成线,连线组面,连面成体,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看苏轼的醉情山水,在《题西林壁》中看苏轼的善悟,在《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中看苏轼的亲民,在《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看苏轼的乐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看苏轼的豪迈,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看苏轼的深情……如此解读,一个大写的苏轼就立体般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第三境:实践运用——天机云锦用在我

青原行思指出,参禅的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说经过种种探寻之后,终于茅塞顿开,回归自然,天人一体,物我两谐。将这一观点运用于苏轼诗文的学习之中,则是说将苏轼的种种理念运用于自己的实践之中,理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将苏轼的旷达思想化为自己的人生理念。例如,人生逆境算什么?“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来临,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因此,我们要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用感激、豁达的心去面对我们的人生。

将苏轼的名句化为自己的写作纲领。苏轼诗文的名句极多,都极形象地阐释了特定的人生哲理,把这些至理格言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可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如:“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运用这些名句,不仅能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而且能以最少的文字承载最丰赡的思想,引人共鸣,令人击节。

将苏轼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苏轼一生,经历曲折,各阶段都有不同风格的诗文,把这些材料融于自己的写作之中,既还原了苏轼的真面目,又表现了自己的独特认知。如《痛而快乐着》中的一段话:

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苏轼则不然。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有着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然而,他看见“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

这段话,以经典镜头阐述事理,借苏轼之酒杯,言自己之心迹,穿透力极强。

总之,学习苏轼诗文,由苏轼之个别文到苏轼之系列文,由苏文中之苏轼,到我文中之苏轼,次第上升,螺旋递进,能将苏轼诗文融会贯通,进而形成“我心中的苏子”,到达“苏轼与我俱为一体”的新境界。

【名师简介】

陈永睿,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首届“学术先锋人物”,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会教改中心常务理事,安徽省“江淮好学科名师”,安徽省中语会理事,安徽省远程教育“首席辅导教师”,执教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中学,辅导学生作文发表或获奖数百篇(次),主持省级课题两项,发表论文近二百篇,主编、参编教学书籍四十部。

猜你喜欢
旷达赤壁诗文
旷达者
走遍万水千山
旷达者
睡仙亭
旷达者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千金碎琴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