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MED+++SALAH+++SALAMA+++AHMED+++SALEH+++王文利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中埃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但由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在跨文化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试着提出一些策略,以解决中埃跨文化管理中的矛盾。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中国企业;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和全球接轨,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埃及是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中非合作论坛发展的重要非洲国家,因此,中埃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然而,文化差异却给两国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障碍。中埃两国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在当前形势下变得尤为重要。那么,中埃跨文化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究竟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又是什么呢?经过笔者粗浅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中、埃企业文化的差异的表现
1.中国企业文化
在以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作为家本位文化思想中的主流,让社会的秩序保持稳定与和谐。并且关于中国社会特殊的企业文化特点,以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具体体现,比如:厂家和大家的称呼,均已经证明这一点,在以“家和”思想理念为管理核心参考的基础上,中国的企业在员工的管理方面,注重以情感作为引导,增强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意见交换、彼此的情感交流等,实现精神上的正确引导。
第二,对于中国人而言,言行谨慎成为重要的特征,以埃及为代表的西方人则与之相反,更具有一定的创新开拓精神,在其思想的逻辑中,倾向于以行动为主,思考为后的特点,由此表现为行动的开展在思路尚未梳理之前便开始的情况。埃及人通常在明确了行动方案之后,并迅速投入到实际的分析与任务开展当中,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出不断奋进和拼搏的精神。反观中国人,由于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促使其思想中产生了较为特殊的价值取向,让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将最终的行为活动和传统的文化取向标准趋向于一致,由此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更加缜密的同时,自身也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所以不难获悉,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文化的理念始终围绕着伦理观念而展开对企业的运作,以先思考,后行动为准则,那么体现在管理方和被管理方的身上,则将自身的行为价值规定为重点,更加注重最终的结果,而非行动的过程,促使拥有这种文化理念企业中的人员均按照该规则进行工作。那么,企业人员会让该价值伦理与整个企业的发展宗旨融合到一起,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作为日常工作的标准,以便激发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完成自我的情感管理。
第三,对于中国的传统社会而言,围绕“信义”的关系体系尤为突出。而信义也正显示出媒介的重要价值。那么,在中国广泛的社会体系下,涵盖了信息网络、经济网络以及交换网络等。而社会网络的形成,正是基于信义二字形成的。其中的企业与个人均由此诞生了自身的管理与行为规定。实际上,从前的社会信义网络一直保留到现在,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背景下所生成的网络经济、经济关联以及交换经济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并直接表现在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当中,拥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国的经济范围而言,和传统中国社会以义为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相融合,并通过与各个国家及民族之间形成有效的社交网络渠道,以便促成事半功倍的最终成效。基于如此的网络体系,帮助战后的海外华人迅速通过把资金、人力资源、商品以及信息等聚集在一起为己所用,以便促成中国企业独特的管理模式。
2.埃及企业文化
对于埃及可以完成高效率的管理工作的原因分析,主要归结于人文主义为主导的社会文化以及追求高效率、按部就班的企业文化管传统文化、资本构造以及文化背景的因素得以凸显,而关于全部形式的管理效果,比如:常见的有效、无效以及低效率的原因,是以其管理的理念最终针对科学管理的适应与否而决定的,形成属于自身的管理制度。事实上,在国外的科学主义方面,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原则,包括了精确、分解、量化、逻辑以及合理。埃及企业文化正是基于此种逻辑思维方式形成的,将管理制度作为主体,表现为规范化的特点,产生了严谨、科学、规则化的企业管理方式。
二、中埃跨文化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1.中埃两国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由于地理条件与历史文化的不同,中埃两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有很大差异,人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交习惯等社会文化价值观也截然不同。因此,若决策者在中埃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不遵守对方习俗、依据本国文化评判他人等文化敏感性差的情况,将会产生不少矛盾与误会,对管理造成困难。同中国一样,埃及也是文明古国,因此遵循的历史习俗与禁忌同样不比中国少。为了方便管理者进行参考,笔者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整理。
如首先,埃及人大多为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进入清真寺时必须脱鞋,以示尊重。其次,埃及人忌讳说“针”,下午3点至5点之后,商人不卖针,民众也不买针,妇女甚至连针线活也不做。再次,男士不能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能夸人身材苗条,否则会被视作目的不纯。再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埃及人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最后,埃及奉行以右为尊,吃饭需用右手抓食,接递物品均要使用右手,否则被视为不敬。此外,与埃及人交流,要回避有关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2.中埃两国的宗教信仰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宗教和信仰,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和历史方面的体现,对国民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人生准则等造成深远的影响。同时,宗教信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深层的东西,它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倾向或禁忌。埃及的官方宗教是伊斯兰教,将近90%的埃及人都信奉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对埃及的影响非常大。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每天平均会祷告5次,以示对主的虔诚。且每年,伊斯兰教都会有一个斋月,届时所有的穆斯林(在白天)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抽烟,这期间所有人的生活节奏都会放得很慢,商业活动减少,每天只允许工作六小时,连商店开关门时间都与往常不同。因此,在对埃及的宗教信仰缺乏全面了解与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我国企业有时甚至没能尊重埃及员工的习俗与禁忌,在跨文化管理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对企业凝聚力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阻力。
3.部分企业不重视跨文化沟通的相关工作
有相当一部分决策者没能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未能对于跨文化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程度做出准确预估,同时未能建立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协调机制,贸然进行跨文化管理,导致部分未经过培训的员工文化适应能力与解决文化冲突的技能差强人意。例如中法合资的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在中法双方合作12年之后宣布散伙。虽然媒体没有直接披露其失败的原因,但从间接的消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法管理人员早在合资初期已出现矛盾,但由于双方没能重视这些隐于细微的小矛盾,没有及时寻找合适的方法去解决,致使这些问题逐步变大、双方决策者与员工的矛盾日益加剧,合作也最终以散伙收场。多年之前的中法尚且如此,现如今的中埃更是要引以为戒。
4.跨文化对员工之间的沟通造成影响
中国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由于员工之间存在语言差异,往往翻译的水平也不能尽如人意,因此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双方总会有各种各样不必要的矛盾产生,有时,严重的表达障碍甚至有可能造成暴力冲突。首先,思维方式会受到语言的影响。埃及生活着阿拉伯人、希腊人、罗马人以及一些土著埃及人,是一个多民族混杂的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阿拉伯语在给管理者带来沟通与经营方面障碍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埃及员工的思维方式。其次,跨文化企业里的相当一部分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以致他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行为方式与我国员工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为双方带来交流上的深层障碍,甚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最后,我国文化属于高含蓄文化,有一些信息的传递不直接使用明确的语言、文字或符号,而是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联系、场景的转换等十分隐晦的方式进行的,外籍员工极难理解。如在我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一个相同的指令在中埃员工中起到的作用与产生的效果会出现很大的差别,这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有时甚至会给企业的部分决策带来不小的阻碍。决策者如不能妥善解决这些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就很容易造成合作的失败与企业的解体。
5.跨文化企业缺乏明确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
由于跨文化企业大都缺乏一种鲜明的企业精神,导致员工很难为自己找到一种非常契合企业的价值取向。此外,由于近年来一些企业单纯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不谋求长远发展,不按正常的商业规则行事,导致对外合作的受挫甚至失败。企业文化往往强调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主张企业家依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责任感,将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自觉奉献。而跨文化企业,缺乏的恰是这种精神。如何构建新型的跨文化企业文化,成为现阶段中埃跨文化管理的关键问题。
三、解决中埃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1.加强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一般而言,跨文化培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针对非本土中国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最主要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①文化教学。即请相关专家,以授课、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埃及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的讲解,给员工推荐一些介绍埃及风土人情的书籍或资料,帮助员工做好在新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心理准备。②环境模拟。即利用各种能够达到的手段,提前在国内为员工模拟埃及的环境,将日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展现在员工面前,培养员工埃及的思维模式,使员工有意识地按照埃及的文化特点对困难进行思索,练习并掌握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从而提高适应能力。③语言培训。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流是提高适应能力的最佳方法。因此,在国内对员工进行简单有效的工作及日常用语,是缓解员工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
(2)针对本土埃及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开办讲座等活动使埃及本土员工对我国的风俗文化、思维习惯进行大致的了解,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针对非中国籍员工进行中文培训,增强外籍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
2.本土化策略
决策者应以“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为原则,实现管理的本地化。由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跨文化管理可以雇佣大量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市场动态、懂得政府法规,且价格较为低廉的当地员工。这些本土雇员容易与当地的消费者达成共识,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当地人民对于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方便各项工作的展开。但是,开展“本土化”一定要适度,以免公司的本土员工缺少凝聚力与向心力,只重视自我的发展,忽视了企业的集体价值。
3.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
由于中国与埃及巨大的语言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管理在短期内无法完全适应这种不同,大量时间与精力被无谓地浪费在了“适应”之上。为了避免适应期过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跨文化管理可借用与中埃双方均达成一定共识的、较为中性的第三方管理模式。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我国文化直接与埃及文化发生冲突,维护了双方的友谊,迂回地达到跨文化管理的效果。
4.文化渗透策略
文化渗透策略是一个需要经过漫长时间进行培养的工程,但效果非常显著。决策者首先需要对中埃双方各方面的对比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有步骤地制定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政策。政策的核心在于:不试图在段时间内迫使埃及本土员工服从我国的管理模式,而是采用我国的风俗文化对当地员工进行逐步的文化渗透,使我国文化在润物于无声的情况下深入员工的内心。当埃及的员工逐渐适应了我国的文化时,就会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成为这种制度的维护者与执行者。如此一来,跨文化管理就能变得非常容易了。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管理者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应充分了解中埃双方的文化差异,在长时间的沟通与交流中消除壁垒,达到双方文化的最佳融合。跨文化管理是一门动态的沟通艺术,需要管理者在变化中不断找寻新的方式,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跨文化管理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中国埃及合作的现状、成效与问题[J].非洲研究,2012,00:169-182+13-17.
[2]李雄诒.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27:14-16.
[3]周跃军,罗秋明.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1:77.
作者简介:AHMED SALAH SALAMA AHMED SALEH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