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思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起多次访问中国,留下很多经典照片。1957年发表了报道中的第一张图片,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中国三面红旗)、《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2016,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影响了一代人的法国摄影师。他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他一生中先后22次到访中国,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从“百花齐放”、“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的广州、深圳街头,没有任何一个西方摄影师像他那样了解和想要了解中国。35万张底片,记录了中国半世纪的悲欣,也记录了一位摄影师的执着信念与生命轨迹。但是在马克·吕布看来,“那些照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与价值判断,更无法为中国的历史变迁提供见证。”
马克·吕布晚年罹患帕金森症。2016年8月31日(法国当地时间8月30日),马克·吕布逝世于法国巴黎,享年93岁。他曾经的助手、学生和挚友肖全,恰好在7月出版了新书《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这本来是给这位亦师亦友的摄影师的93岁献礼,却成为了一种深刻而特殊的悼念。
行走的摄影师
马克·吕布最著名的两张照片,一张是1953年拍摄的《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匠》(Eiffel Tower Painter),这张照片也是他的成名作和进入法国马格南图片社的入场券。另外一张是1967年拍摄于美越战争时期的《枪炮和鲜花》,记录了华盛顿反战大游行中17岁女孩简·罗斯(Jan Rose Kasmir)用鲜花对抗枪炮的历史性时刻。可以说,这两张照片是让马克·吕布可以走进摄影史的佳作。而大多数中国人更加熟悉的,则是他所拍摄的饮酒的毛泽东和抓拍周总理在会谈中举出“剪刀手”的肖像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周恩来总理和当时的法国教育部长会晤时,周总理伸出两根手指说:“我在法国只学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列宁主义。”在摄影的造诣和影史的地位上,马克吕布或许无法与布列松或卡帕比肩。但是没有人像马克·吕布那样行走和拍摄,这令他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1956年9月,也就是在拍摄《埃菲尔铁塔的油漆匠》之后的第三年,马克·吕布接到周总理发给他的访华拍摄邀请,他的签证有效期从1957年1月1日起。这是新中国对西方摄影师所发出的第一份邀请,马克·吕布则一天也没有延误,拿到签证后,他先从加尔各答飞到香港,从香港徒步过桥到达深圳罗湖关口,坐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飞到北京,开启了他为期5个月的中国之行。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新中国在西方世界的眼中是封闭、神秘和危险的。那时中法尚未建立外交关系,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更是寥寥无几。马克·吕布能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访华拍摄的摄影师是背后几点特殊原因。首先,和其他欧洲民主国家相比,法国对于社会主义思潮的态度更加开放和支持。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法国共产党在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崭露头角,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另外,马克·吕布1956年在印度生活工作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关系间接联系到当时访印的周恩来总理,才能够获得了这来之不易的访华邀请。当然,这趟旅程能够最终成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得益于当时中国内地轰轰烈烈的“百花齐放”政治运动。虽然这短暂的文化春天仅仅维持到1957年4月底整风运动的开始,但是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已经被摄影师马克吕布牢牢地抓住了。
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的这段时间里,摄影在中国作为服务政治的宣传工具,是被严格管控在极少数人手中的。除了媒体记者和照相馆,中国民间是不存在摄影的。在这种历史隋境下,必然造成个人角度和看法的缺席。作为建国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摄影师,马克·吕布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1957年熙熙攘攘的天安门广场、天桥大街的杂耍卖艺人群、单位门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标语牌、鞍山工厂食堂中用餐的工人,还有饮酒的毛主席等等。他的摄影与当时中国清一色的的宣传式摄影完全不同,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聚焦普通中国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当时的中国社会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影像资料。他所拍摄的美术学院里的人体教学场景,在法国展出的时候还曾一度被认为是假照片,因为人们认为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不可能存在人体艺术的。
摄影记者和他曾担任马格南图片社欧洲部总裁和副总裁的身份,为马克·吕布的行走提供了机遇。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越南……他是一个漫游者,但是他的漫游又因摄影而成为了每个人都可以分享的视觉叙事。他的镜头里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画面,并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也属于每一个个体。越南战争爆发后,马克吕布又成为唯一获得准许进入越南拍摄的摄影师,他拍摄的胡志明登上了1969年《LOOK》杂志的封面……可以说,马克吕布通过他的摄影向我们讲述和介绍了,英国人称之为“关注摄影师”的新闻主义向更个人的、立场更鲜明的艺术蜕变的漫长过程。
摄影师之眼
1923年,马克·吕布出生于法国里昂附近的小镇saint Genis Laval一户富庶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他的一位哥动ean Riboud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服务公司Schlumberger的前总裁;另一位哥哥Antoine Riboud是达能公司的创办者和总裁,2002年去世。马克·吕布14岁的时候,父亲把自己在参加一战和全球旅行时随身携带的心爱之物——一台柯达袖珍型相机(Vest-Pocket Kodak)送给他,让不善言辞的马克·吕布学会观察这个世界。
青年时代,马克·吕布成为了一名建筑工程师,这段经历也让他对于线条和光影保持敏感,他的照片经常采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几何构图,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放弃照片的形式感。这种倾向在马克·吕布的早期作品中体现得更加强烈。这或许也与马克·吕布在初入影坛时受到布列松的指点与影响有关,布列松曾赞赏他的几何眼光,并鼓励他走向摄影的道路。他的代表作品《北京琉璃厂古玩店窗口》,几乎是每一个摄影专业学生在构图课程中都会学习到的一张经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