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婷婷
高高的屋檐,窄窄的街巷,幽幽的水道,瘦瘦的乌篷船,水汽升腾,烟笼雾绕,置身其中,让人如梦如幻。长长的石板路,浸润着潮湿的晨露,一步步踏上去,就算隔着厚厚的鞋底,仍能触摸到历史的沧桑和流动。沿街走过,那每一扇门,每一根梁,每一面墙,似乎都在默默地展示着它独有的气质与文化。这就是乌镇,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小镇,一个承载着互联网基因的国际小镇。
11月18日,以“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圆满落幕。经过三年的积淀,乌镇峰会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界一年一度的盛事。本次大会,不仅围绕前沿热点举办了16场论坛,同时,首次发布的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成为一大亮点。
互联网是新技术的体现,更是新观念的产儿。在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不断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自由交流、真实守信、平等多元的网络环境更是构建和谐稳定网络空间的基础。在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上,人的思想与观念决定着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无论哪一个群体,通过哪一种方式,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互联网环境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今年的大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主办方在这方面的良苦用心。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论坛的举办,从地理位置上指出,深化两岸互联网的交流合作,将对两岸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青年就业和抵御外来风险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只有携起手来,才能打造持久稳定的发展空间;今年首次召开的互联网青年论坛,则从人群上着重强调青年人在互联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的网络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互联网的整个生态环境。所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青年在网络建设、网络治理、网络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打造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让青少年在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中健康成长;在互联网文化论坛上,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互联网文化的建设。互联网本身作为一种工具和媒介手段,并不具备价值和情感取向,但是互联网可以成为人文传承和文化传播的载体,为人文注入技术,为技术赋予温度,两者相结合,将走上一条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共赢之路。
就如同乌镇中那条悠悠的河道,横贯而过,架起小镇几十座石桥,清澈、平缓,它是小镇的地理中心,也是小镇居民生活的中心。没有这一抹清澈,乌镇就不会有这份淡雅、宁静、清新脱俗。互联网的发展也是一样,没有绿色的网络环境,就不可能有和谐稳定的互联网发展基础。全世界在网络空间上休戚与共、命运攸关,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