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资本市场一轮的洗礼之后,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市场上的玩家,都在残酷的市场现实面前回归了理性。几乎我们访问到的所有企业方都认为,定制旅行这个市场有机会,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痛点。
首先是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虽然市场上的形势都在看好定制旅行,但真正叫好又叫座的定制旅行服务有多少?在目前国内主打定制旅行的市场上,有不少企业是打着定制旅行的招牌,实际上是卖产品线路,这更像是一种产品升级而非真正的定制旅行。
元钛长青基金的合伙人游庆冀认为,在现在的中国旅游市场上,即便是做高端旅游的定制游公司,大部分还是在卖货,而不是在卖服务。“无非是让你住的好一点,吃的好一点,飞得好一点,线路依然还是‘大路货的线路。”游庆冀举例说,“定制这个叫法在国内被滥用了,真的定制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比如安排一个非开放日的卢浮宫行程,某个深谙西方艺术史的顾问伫立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面前, 娓娓讲述这幅画的来龙去脉。”在他看来,归根到底是主流游客还没有做好接受定制游的准备,大部分人“既想要好的,又要不愿为此付费”,世上没有这样的长久服务。“但他们的下一代没准可以”,游庆冀笑道。
而贾建强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更愿意将定制旅游看作是一种个性化需求,而这种需求就像打车一样普遍,所需要的服务门槛并不高。贾建强说,国内现在的消费升级的需求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还是以普遍需求为主,第一需求就是不和陌生人拼团,而这也正是六人游的服务核心。
然而最重要的问题是,旅行者真的会为这种服务的高额定价买单吗?在任静看来,在经过了几年的市场教育之后,有一批精华的用户已经接受并且愿意为这种溢价出来的服务进行买单,但是量比较小,当下有不少人还是抱着一个观望的态度。但是任静同时也表示,虽然市场的漏斗变小了,但是漏下来的是更精华的用户,而正是这些用户能够接受定制旅行服务。虽然等待的时间很漫长,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当企业经济成本变低,用户的消费习惯越来越挑的时候,就是定制旅行需求爆发的时候。
而对于定制旅行企业来说,在等待市场逐渐迈向成熟的时间里,如何提高人工效率已经成了企业面对的重要问题。在程小雨看来,现在的定制旅行企业面大的最大痛点就是人工和效率,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法应该是“机器+人”的模式,机器能够有效地提高人工的效率但是却不能代替人,旅行顾问能够在购买和决策环节上对用户进行说服,这正是冷冰冰的机器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虽然定制旅行市场甚嚣尘上,但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在访问中我们发现,目前还留在市场上的这拨玩家和投资人们已经摒弃了通过烧钱迅速拉高品牌的互联网思维,逐渐认清了定制旅行是一个以服务为核心的领域。他们大多做好了长时间在市场上进行深耕的打算,大多数人的看法是:2016年将会是定制旅行的元年,而就在不远两三年之后,定制旅行将迎来市场上真正的春天。而现在这些已经做好长期抗战的企业们,在等待收成的同时,也肩负着“教育”旅行者们“定制旅行是什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