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中的“中关村”

2016-12-23 19:37卢丽荣
海峡旅游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建院桐梓县版块

卢丽荣

提起中关村,人们想起高新科技、资本云集。而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北京中关村,远在贵州桐梓县茅石镇,还有一座与它同名的村庄,一直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向。从2015年5月7日到2016年7月28日,这座中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想象逐步成为了现实。这种蜕变又是如何实现的?

桐梓县中关村由中心村和关心村合并组成,村里一共51户,一条河流将村子分成两半,这里的木头房历史比较久,有着黔北民居的特色。当地村民都是徐姓,村子里主要产业是种烤烟,劳动力以五六十岁的老人为主。种烤烟特别辛苦,因此村民希望能够实现转型。

中关村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项目,当地政府有需求,想要打造一个村庄,让这个村庄能够成为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进行精准扶贫的一个示范。2015年的3月4日至7日中国乡建院到桐梓县考察,走访了近十个村子,基于区位、规模、以及人的意愿、能力、执行力等主客观因素,最后选择了中关村。

从2015年5月项目启动,短短一年里,中国乡建院团队就实现了许多“小目标”:15户民居及众多公共建筑得到改造,8座民宿设计并建成运营,500米长的河道加固与景观工程, 以及2座桥梁,2座传统木楼民居的示范利用,2000米的排水入地加生态化污水处理,500平方米的烤烟大棚变身大会堂,500平方米的儿童游乐场,村庙重建,村内连户道路全部通行......

团队驻村乡建的过程,就是与村民和谐互动、共同乡建的过程。乡建院团队在进行村庄硬件建设的过程,也围绕村民的需求进行社区营造:三字经讲堂、众筹儿童节乃至利用硬件建设的空闲时间教小孩画画玩游戏。这些都围绕着一个根本:人的转变才是美丽乡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中国乡建院在中关村量身定做了内置金融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想发展、缺资金;想借贷、缺抵押;想经营,缺理念的瓶颈问题。通过“自建自营、分红合营、收储经营”等方式,成功开辟了政府、村两委和村民“三方盈利”的可喜局面。

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在乡建中集思广益,今天的中关村已经旧瓶插新花,变了大模样。

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桐梓站

11月10日-12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桐梓县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乡建院共同主办的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桐梓站游学探讨活动在贵州桐梓县中关村举行。14个省市县职能部门的相关领导,国内建筑设计、旅游规划及实践、乡村创客,全国各省市近30多家媒体记者,共370余人齐聚茅石镇中关村,亲身感受复苏中的原生态乡村建设成果和独特魅力,以高远的眼光、包容的态度、开放的理念,共同探讨如何努力打造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新环境”,寻求乡村复兴“新生态”。

本次论坛围绕“乡建恨晚”主题,分“综合版块”“文创版块”“村长扶贫版块”“设计版块”等内容进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国乡村复兴论坛主席罗德胤,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委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德村志成,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永萍等知名学者、乡村设计师用精彩的演讲与大家分享乡村保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做法与宝贵经验,探讨交流中国乡村复兴之路。一个个新颖的理念,一个个富有理论与实践性的命题在中关村展开,与会人员或认真聆听、或细细思索,会场充满对乡村建设的睿智思考和新颖创意。

猜你喜欢
建院桐梓县版块
桐梓县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思考
时代建院
《科学与社会》“STS研究”版块2021年征稿启事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加大对“无抗”、“替抗”的产品的研发,润盈明年要在中草药版块再度发力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拾起遗落在祖国版块上的明珠
峥嵘岁月——军事科学院建院30周年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