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学习经历 难忘的美好记忆
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交流活动是一项专门针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的活动。活动有三个定位,一是必须是生产科研一线人员;二是必须是35岁以下工作满5年以上;三是必须提交论文。年龄35周岁以下,工作满5年以上的一线技术人员,他们是工作现场的技术骨干,是企业中技术创新的顶梁柱。他们在科研路上也曾遇到过困难,也曾备受煎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20位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内心,看看他们难忘的故事。
皖北煤电集团刘桥一矿是一个已经开采30多年的老矿井,受顶板砂岩水、底板灰岩水及陷落柱水害威胁严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曾发生过两次淹井(建井期间)及多次突水淹面事故,为典型的“大水”矿井。
刘桥一矿Ⅱ4 6 9工作面及Ⅱ667工作面内有一封闭不良导水钻孔,严重影响矿井资源回收及安全生产。
我当时任刘桥一矿生产技术部防治水主管,面对因防治水原因而留设超大煤柱的生产布局图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留设煤柱不仅浪费大量煤炭资源,而且会带来综采工作面停产跳采、支架安装拆除等一系列不安全环节。于是,我开始谋划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通过认真分析钻孔施工资料,咨询钻孔施工单位当事人,查询国内封闭不良钻孔治理相关科研成果,并进行反复比对后,拿出了初步治理方案:采取物探与钻探相结合、封孔与堵源相结合、地面与井下注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钻孔下部灰岩含水层及上部煤系地层含水层进行探查和注浆堵源,在水文孔周围形成一个箱状隔水单元,切断外围含水层与钻孔之间的水力联系,而后进行封堵效果分析、验证和评价。回采至距钻孔前进行钻孔超前探查,禁止煤机直接切割,通过放松动炮找孔的回采方式寻找钻孔,揭露钻孔后对孔内进行彻底封堵处理。心里有底后,我积极向总工程师及矿领导提出治理建议及方案,并主动承担治理方案的制定与工程实施任务,得到了矿领导的认可和同意。
在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经常加班至深夜,施工过程中更是每天下井跟班到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做好技术方案调整及效果分析工作。最终,Ⅱ469工作面及Ⅱ667工作面无煤柱安全回采通过水15孔,解放压煤74294.7吨,同时避免了工作面改造和回采时跳采搬家,多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工程完成后,我及时总结了治理经验与教训,并撰写了成果报告和相关论文,获得了皖北煤电集团第九届科技进步奖。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李青松
“从事煤炭科研工作,不仅要能够吃苦,还必须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这是我刚读研究生时王兆丰导师告诫我的一句话。
自2008年1月毕业以来,我一直在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安全科学研究院)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刚参加工作时,如何确定今后的道路,是我最难选择的一件事。近十年来,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确定了以贵州省煤矿瓦斯防治为基础研究的大方向,开展了大量艰苦且具有开创性的现场调研、测试、分析工作。
我先是对全省的煤矿安全现状、采取的瓦斯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解,对全省重点矿区的煤层赋存、瓦斯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按计划、分阶段提炼出一些科学方法,在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起到降本提效的作用。工作正式开始后,我一头扎进现场,一年中超过一半时间都是在煤矿度过的。我从最基础的数据测试入手,晚上还要加班处理白天在井下取得的各类数据,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然而,在年终产值面前,我只能拿到普通设计人员一半左右的工资。为此,我也曾彷徨过、犹豫过。此时,导师的话语又一次萦绕在我的耳边:“科研人员要有自己的理想,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坚守本心,不忘初心。”
长期坚持才能到达彼岸,辛勤付出总会有所收获。我作为主要成员编制的土城矿示范矿井建设方案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也是贵州省第一个拿到国家资助的示范矿井建设项目;针对贵州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石门揭煤难度大、工序繁琐等特点提出的一套完整的快速石门揭煤工艺和防突技术成功用于松河矿井,成果被《贵州日报》报道;先后为单位申报并获得8个纵向科技项目,并被列入科技部立项的国家“十二五”课题,实现了贵州省煤炭行业零的突破。
我即将步入工作的第一个十年。今后,我还会在煤炭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田富超
自2010年6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以来,我一直在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科研工作,并始终本着笨鸟先飞的精神,努力工作,踏踏实实搞科研。6年多来,在梁运涛研究员带领下,我参与负责了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横向咨询课题,并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参与完成了“十三五”课题《我国煤矿火灾灾害防治顶层设计》。
2013年5月,为提高科技对安全生产的支撑能力,合理规划安全科技路线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组织开展了我国煤矿火灾顶层设计编制工作,并委托我院梁运涛研究团队承担煤矿火灾现状分析、科技发展对策研究编制任务,我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项目的前期调研、现状分析和报告编制工作。我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矿和煤田火灾区域分布特点,收集了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西北、华北、西南等地区煤田的容易自燃煤层和自燃煤层火灾分布基础数据,归纳总结了近10年来煤矿火灾事故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我系统研究了我国煤矿火灾灾害防治科技发展对策,绘制了煤矿火灾防治顶层设计技术路线,确立了煤矿火灾防治坚持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为重点,以推广应用为目的,以法规标准升级为保障,从优化采掘布局、开采技术、通风系统等基础影响因素入手,完善各项装备,不断创新提高防火技术的有效性、适应性和经济性,指导煤层自燃与外因火灾防治,实现隐蔽火源的精确定位,实现一体化火灾预警体系的技术方案,并邀请了行业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分析论证,最终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的指导下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煤矿火灾防治科技发展对策》报告。2016年6月,我在此课题的基础上撰写了论文《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在《煤炭科学技术》上作为“煤炭行业青年人才科技成果”专栏的开篇论文发表。
面对未来,我会更加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勇于担当,用奋斗点亮梦想。
西安科技大学 王伟峰
最美好的岁月往往是最痛苦、最刻骨铭心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才感觉那么幸福。在近十年的科研路上一路走来,我品尝过失败与成功,也满怀欣慰与感激。在我的科研道路上,难忘的事情很多,最难忘的应该是完成《深井高地温综放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该项目起止时间是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由于矿井煤层埋深大、地压强、地温高、综放开采强度大、采面配风量大、漏风强度大、两道遗煤多,给煤层自燃防治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现场要求必须在综放工作面开采前三个月内铺设束管及感温光缆,并安装监测系统。虽然时间很紧,但是我们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发出了样机。这时,矿方通知我准备到矿上安装样机进行调试。在这种情况下,我除了白天正常工作,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到一两点钟,但是测试效果仍然不理想,当时甚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但是考虑到现场的急迫需求,我想:暴露问题不要紧,就怕把问题藏着掖着。在多次运用传统方法调试不见效的情况下,我反复修改程序代码和实验方案,在临近综放面开采的前一周,终于把这套系统调试成功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忙赶到矿上,带着几个研究生连续几天在井下高温环境下铺设束管和感温光缆,终于赶在生产前完成了现场的铺设和调试。
在开采过程中,每天要下井检测采空区的煤自燃气体,铺设的感温光缆在工作面端头多次受到损坏,我不得不一次次下井检修。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我还要钻到综放面液压支架后排的溜子后侧铺设感温光缆。连续几个月的赶工让我体力透支,但是看到项目的实施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并且获得了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我激动不已,因为项目成功的背后是课题组的辛勤努力,是无数汗水的凝结,也是学校长期以来大力支持的结果。
科研的道路是艰辛的、寂寞的、困难重重的,只有付得起辛苦、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杨立云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行业近年来处于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大直径、超深矿井掘进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建井系统的开发,是未来矿井建设急需解决的革命性难题,需要煤炭科技工作者付诸心血进行研究和探索。
我于2011年自主搭建了新型数字激光焦散线实验系统,并就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拓展了焦散线方法在爆炸领域的研究应用,其中在爆破裂纹扩展和深部地应力场作用下岩体爆破等关键科研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我自主研发了超高速数字图像相关实验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再一次为爆炸致裂和应力波传播等超动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在新实验系统调试和研发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实验参数和设备调试都需要进行多次试验才能最终确定,其中单纯研究散斑直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就进行20多次爆炸模型实验。2016年2月,我带着三个研究生用新搭建的超高速数字图像实验系统进行第一次爆炸试验。利用超高速相机捕捉爆炸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工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我举着刚从加载仪器上取下的试件兴奋地说:“首个用DIC方法研究爆炸裂纹的实验成功了!”那一刻,所有的疲劳都烟消云散,学生们也欢呼雀跃。当时我在想:为了这一刻,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科学技术的研究既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进行大量理论积累,更需要我们走出实验室了解真实的工程现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更多的工程技术难题,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推动煤炭产业和国家能源体系的升级和转型。
我会带领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到煤炭科学技术事业中来。
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业分公司 张连伟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在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业分公司工作11个年头了。这些年,有平淡,亦有波澜,更多的是挑战。每当棘手的难题与工作琐事纠结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那次经历。正是那次经,练就了我镇定自若、成竹在胸的工作思维与自信,纵然荆棘丛生、举步维艰,也一定能迎刃而解。现讲与大家,共勉!
任开拓副总工程师伊始,负责井巷工程管理的我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东欢坨矿业分公司原煤产量逐年阶梯式攀升,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受软岩及附近采空区的影响,发生严重变形,失修巷道也逐年递增。过多的失修工程欠账不但影响正常施工,还对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面对这样的困境,我冷静思考之后,将工作分为四个步骤:深入现场、查阅资料、外出调研、制定方案。
我利用5天时间深入现场,将3个水平的主要运输巷道及联络巷全部考察了一遍,平均每天行走20公里,白天下井,晚上归类总结各种支护方法的优缺点,将日间考察问题分类汇总。后期,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去兄弟矿井调研学习,耗时20多天,最终根据巷道不同的服务年限、用途及破坏程度,总结归纳出了一套适合东欢坨矿业分公司巷道治理的支护设计模板。
针对不同类型的巷道,维修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巷道维修的速度,而且直接节约成本约203万元,同时减缓了巷道变形速度,节约维护费用2240多万元。支护设计模板的使用,为后期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了模式化路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巷道维护难题。
闲暇之余,我经常回想这件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遇到困难不要惊慌,通过冷静思考,将难题拆分,达到困难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细致化的效果,可谓一法通,万法通!
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事值得回忆,有些事会让你茅塞顿开,有些事会让你刻骨铭心,有些事会让你回味无穷……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范涛
我2008年从长安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2010年调入新成立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从事科研工作。最初,领导没有给我们明确任何具体的科研目标,只是提出了矿井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供我们参考。考虑到井下掘进工作面水害是一个危害矿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我在读研期间又有做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经验,于是选择了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方法作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井下巷道环境与隧道环境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差异,最大的不同就是掘进工作面的规格,巷道内空间较小,无法在掌子面形成常规的横向、纵向剖面,只能绕一个轴做扇形扫面施工,由于全空间效应和多匝小线圈的电感影响,造成井下瞬变电磁数据的曲线形态与理论曲线吻合度较低。
通过查阅文献,我发现基本没有人针对矿井瞬变电磁曲线的校正开展相关工作,只能自己从头开始研究。该问题要直接从理论上进行解决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考虑线圈的材质、尺寸、电阻、电流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一一获得比较准确的参数。经过认真思考,我认为这主要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可以直接从技术角度解决。
我将问题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决电流关断影响,第二部分解决多匝线圈暂态过程带来的曲线斜率抬升问题。第一部分电流的关断影响已有相关的研究,我只需要将已有研究的相关公式继续向前推导几步就可以实现。第二部分是尚无人涉及的领域,我想我既然已经知道理论曲线的形态,又可以通过拟合提取残差的方法将实测数据中包含异常体信息的纯异常数据提取出来,那么就可以将二者直接合成出一条曲线,使其趋势符合理论且包含实际异常体信息。经过物理模拟试验、现场工程试验,很快证实了这个办法可行,并且能得到非常好的处理效果,使井下超前探测处理得到的低阻异常体形态和位置更准确,保障了巷道安全快速掘进。
这件事让我领悟到实际生产中,要想高效、准确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基础理论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要思维灵活、敢想敢干,这样才能另辟蹊径、多快好省地完成相关科研工作。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煤股份六矿 孔二伟
在科研道路上让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2008年2月至8月参加六矿北一主通风机安装调试。
那时候我大学刚毕业,很多东西都是从零开始。那段日子,我每天吃住在工区内,最长时在工区的山上一直待了7天没有回矿区,每天都在施工现场和安装单位的工人师傅在一起。那段日子很辛苦,也很充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煤矿迫切需要先进的、新型的生产技术,以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针对北一工区2800千瓦主通风机的具体情况,我查阅了大量的风机和自动化控制资料,走访了相关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老专家,根据对新风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工艺的分析,依托原来积累的技术与经验,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最终与厂家技术人员确定了风机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方案。
风机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不同形式的预警和报警,做出不同的响应。对一些不直接影响风机运行的故障,监控系统只做报警,而不对风机进行控制操作。监控系统还可以根据故障情况,立即采取措施,或经延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矿井的通风安全,并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项目实施后,实现了风机的自动化控制和安全运行检测,提高了煤矿风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为煤矿主要设备控制方案的制定积累了经验。该科研项目当年获得了平煤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坚信,在科研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保德煤矿 杨晓东
我在科研道路上最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我任职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保德煤矿生产办主任初期。
2009年,我有幸随集团公司参加了北京煤炭博览会。在煤博会上,一卷柔性网片引起了我的兴趣。通过与参展商沟通,我了解到这是一种应用于综采贯通时的新型树脂纤维聚合网材,刚刚由澳大利亚引入中国。此材料的使用,对于提高综采工作面回撤效率和安全保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时,全国还没有一家企业试验使用。回到单位后,我开始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研究网片的施工工艺,并结合本单位矿井采面实际,编写作业流程和施工方案,并经过矿领导的认可,开展了现场调研等工作。2010年1月,经过多次向集团公司领导汇报后,集团公司领导终于同意在保德煤矿进行神东煤炭集团公司首次试验综采工作面贯通挂树脂纤维网新材料、新工艺。
随后,我与矿井的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与厂家沟通,确定树脂纤维网的使用规格,并多次开会研讨作业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组织矿井一线人员进行前期培训,开展各种准备工作。在综采工作面末采试验过程中,我全程现场跟班指导,保证了采面的顺利贯通。之后,我及时对试验效果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从挂网及回撤支架过程来看,综采工作面柔性树脂纤维网挂网新工艺具有提高回撤效率、减少回撤挂网作业人员、护网整体性强、安全保障性高等特点,在煤层赋存条件较好、顶帮完整、无片帮冒顶隐患的工作面适合使用。现在,这一新材料、新工艺已在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并很好地发挥了其特点。
这是我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后首次通过自己的努力组织完成的一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实践,在为企业取得效益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信心,使自己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更加敢于尝试、敢于钻研。
安徽理工大学 王向前
从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上“资源开发管理工程系采矿工程专业”时一无所知的茫然,到进入安徽理工大学渐渐了解到采矿专业的内涵及其和煤炭工业的关系,再到读研、留校任教,我一直围绕煤炭行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与“煤炭人”的交往中,经历了许多许多的事情,其中第一次井下的19个小时,让我至今记忆深刻。
2005年读研二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几个师兄弟到潘二煤矿安装钻孔应力计和多点位移计。由于当时矿上负责打钻孔的队伍任务紧,所以安排大家一次完成分别布置在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的近30个钻孔的打钻和安装。早晨7点,我们和打钻孔的工人一起下了井。在负责打钻的抽排区一名队长的带领下,刚开始工作进展顺利,工人们每打完一个孔我们就及时安装,到中班工人下来换班时,任务已完成了近一半。热情的煤矿“阶级兄弟”给我们带来了饭菜,虽然满身煤灰,但大家吃得很香,看到大家露出显得愈发洁白的牙齿,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可是到了下午,大家体力逐渐下降,安装的速度也渐渐跟不上打钻的速度了,后来安装杆的接头也出现了问题,速度就更慢了。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打好的钻孔由于没能及时安装,出现了塌孔,应力计和位移计根本装不进去了。后来,打钻的工人兄弟每打好一个钻孔,就帮我们一起安装,安装好了再打下一个。一直忙活到晚上10点多,终于完工了,大家又困又累又饿,但想到马上要上井了也都很开心。等来到副井井口才发现,罐笼正在检修。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在井口继续等待,二是步行到七八公里远的另外一个副井。穿着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坐下来等实在太冷了,大家只好迈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前行,上井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
井下的19个小时,让我们体会到了科研的艰辛与不易,可这对于长期工作在煤炭生产一线的工人兄弟来说又能算什么呢。为了工人兄弟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地工作,作为一名煤炭行业的科研人员,我将不忘初心,不断前行。
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探院 秦明阳
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探院从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2012年以来,面对煤炭行业经济形势下滑,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探院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主动投入到湖南省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地质勘查中。多年来,我师从单位总工程师肖金成同志,他那一丝不苟、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不断突破前人、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记得2 0 1 3年在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开展页岩气地质调查时,那里山高坡陡、树大林密、毒虫遍地,给野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不畏严寒酷暑,跋山涉水,走遍了区块内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我们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洗漱吃饭后就开始野外地质调查,中午为了节约时间,只吃随身携带的项目部准备的盒饭,晚上天黑了才收工回驻地,直到夜里10点还在分析讨论当天的野外工作,规划第二天的行程路线。虽然每天要走15公里以上的山路,累得筋疲力尽,但每个人都无怨无悔,认真落实区块内地层、构造特征,得到了甲方湖南省页岩气公司的一致好评。
为了完成任务,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我牺牲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熬夜加班画图,撰写调查报告,先后五易其稿,共打印60余本纸质草稿。项目组成员互相检查,避免任何纰漏,精准高效地完成了项目验收工作。为了推广项目成果,我挑灯夜战,撰写了《海相页岩气目标区优选——以湖南某中标区块为例》,经过有关专家多次指导修改,于2015年3月发表在《中国煤炭地质》杂志上。
正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才奠定了我院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基础,并成为《页岩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科技大学 鲁法明
从事科研工作十几年来,我深刻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在科研道路上的重要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计算机学科刚刚起步,而作为传统的煤炭类院校,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在计算机学科的师资力量和技术装备方面都是一片空白,但是我的硕士生导师吴哲辉教授和他周围的同事敏锐地意识到计算机学科的广阔前景,在全国煤炭类高校中率先试办计算机相关专业。
没有师资便到知名高校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学,我们的老师也像学生一样随堂听课,之后再自己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师资本就紧缺的情况下,坚持选派老师到国外进修。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开拓者们通过自己的坚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从当年只有一个数学师资班和计算数学专业,到今天成为全国第一家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所有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单位;从第一个计算机应用的硕士点,到今天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发展到今天拥有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就个人的研究道路而言,我攻读硕士期间开始从事Petri网领域的研究,这一研究方向相对小众,理论和应用场合也不那么知名,国内某些期刊甚至不接受Petri网理论研究的投稿。但是,基于多年来对该领域学术文献的学习和跟踪,我坚持认为这一研究方向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研究意义。经过十几年的坚持,我的工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研究成果发表在《ACM Transactions》《IEEE Transactions》以及《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研究课题得到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的支持。
由此可见,大到一个单位的发展,小到个人研究方向的确定,只要坚持自己正确的选择,都将拥有美好的未来!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康新亮
2011年,西山煤电集团开展重复采动引起地表沉陷的研究,利用官地矿29401工作面和马兰矿18101工作面布设地表移动观测站,分析重复采动对地表造成移动破坏的规律。
2011年12月中旬,太原市下了几场大雪,眼看计划观测日期临近,但从峁山上大雪覆盖,无法登山。到了12月下旬,观测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周,好在天气开始转晴,从峁山上的雪已经开始融化,我们决定次日上山观测。
第二天,我清点了测量仪器,带好中午的食物,带领大家来到山脚下。我们仔细查看后发现,山体向阳的雪基本融化了,但是背阴面的雪还很厚,白茫茫一片,连上山路也看不到。
走到一半的路程,很多同事打起了退堂鼓。在我的坚持下,大家开始分头工作。我们分别赶往各自的观测位置,但3个同事因为看不到路没法往山上走,给我打电话要求放弃观测。在我一次次的劝说下,大家终于用比往常多一倍的时间到达了观测位置。在他们架好仪器后,我也到达了基准点的山头,等我架好基准站大家就可以观测了。这时我却发现,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根本看不到工作基点。我赶紧用手脚拨开雪寻找起来,10分钟时间,我的电话响了好几次,我知道肯定是大家着急了,风大天冷,他们都等着我架好基准站赶紧开始呢。又过了10分钟,我还是找不到点,手脚已经被冻疼了。一着急,我把外套脱了,用衣服扫地上的雪,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钢筋粗细的点。也许是太着急,也许是觉得太委屈,整个人一下就软了,眼泪跟着流了出来。这时,几百米外山头上的老刘像是看出了什么,打来电话问我:“是不是找不到点了?别着急,先休息会,喝点水,我们等一会。”我的情绪开始缓解,突然想到用热水浇呀。我站起来把上山带的保温壶打开浇了下去,一个带有十字标的小钢筋头奇迹般地出现了,我激动得差点就喊出来了,赶忙架好基准站,通知大家开始测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观测任务。
兖矿集团东滩煤矿 姚刚
我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普掘工区干了12年,了解井巷支护工艺的发展历程,知道混凝土支护在井巷支护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干料喷浆一直占据主导。由于干喷工艺存在粉尘大、回弹率高、喷射强度低、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后期发展的潮喷技术在上述问题方面有了一定改善,但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当看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泵送车能够实现混凝土长距离、高垂度输送时,我便想到设计一台能够实现泵送和喷射相结合达到湿式喷浆效果的设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粉尘浓度,提高工时效率。
在与山东大学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一年的科技攻关和多次现场实验,我们研制出了集自动上料、搅拌、制泡混泡、远距离输送及喷射于一体的泵送式湿喷设备。其中湿喷机设计了双轴反向“钢+橡塑”复合搅拌叶片,通过将叶片预设不同角度,使得搅拌旋转速度超过临界转速,实现了不同粒径、不同密度的物料均匀混合,大大提高了湿喷混凝土的搅拌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湿喷机连续喷射作业;采用化学发泡方式,实现了浆料在喷射过程中自动发泡,体积增加2到4倍,大大降低了巷道施工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满足了井下煤巷快速封闭和岩巷高强支护作业要求。泵送式湿喷设备最大水平泵送距离达到200米,垂直泵送距离达到80米,一次喷层厚度大于100毫米,回弹量控制在10%到12.5%,粉尘浓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
该泵送式湿喷设备减少了粉尘产生,降低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了职工健康,同时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减少了巷道浆体开裂、剥落、掉碴、变形等情况,降低了巷道二次修复的投入,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荣誉,并取得了国家专利。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 陈万胜
2009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红柳林矿业公司工作。该公司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国家规划的榆神矿区一个重点煤矿。这里属于浅埋煤层开采,其开采裂隙直通地表,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外部漏风问题,是导致煤层自燃的主要隐患。矿井150207工作面最浅埋深仅30米左右,沟壑纵横又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特征,采空区垮落后,地表裂隙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闭合,采空区外部漏风一段时间内规模较大,不仅加剧了工作面防灭火难度,而且严重影响整个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
我多次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采空区沟壑与褶皱地带进行考察,重点对采空区外部漏风动力和采空区流场进行研究。一次在采空区实地考察,我不小心踏上了一块半悬空的凸出沙地,松散的沙土瞬间垮落,我连同沙土一起坠落下去,顺着沟壑的斜坡不断往下滑,滑了数米后,终于在一块平缓地带停了下来,两旁的荆棘划破了衣服与皮肤,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我回过神来后,脑海中反复出现两个字——“好险”。
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反复研究,我终于获得了第一手现场数据。经过对现场资料的深入分析、论证,反复模拟不同外部漏风量下采空区的流场,我得到了合理的外部漏风量控制区间,成功获得了15207工作面均压防外部漏风方案的关键参数,研究制定了均压防治外部漏风的治理方案。方案实施后,外部漏风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工作面防灭火措施的实施效果,实现了15207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这次科研项目的成功实施,使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明白了深入现场、实地调查、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虽然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艰险,但对于一名工程管理人员来说,那都是必须要克服的。项目成功后,面对问题的解决,面对成功后的喜悦,这些困难和艰险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有了这次研究过程的难忘经历,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我会更加充满信心,勇往直前,为企业的安全发展、稳定发展、高效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同煤矿集团云冈矿 刘大江
人们总是感叹岁月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却不知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是最深刻的记忆。记忆的片段时常出现在脑海,充满了甜蜜与幸福的滋味,敲打着内心敏感的神经,从中汲取着岁月的恩赐。
伴随“丁零零”的闹钟声,2015年的一个平常的一天开始了,这是我一生都难以忘却的一天,我们的“五小”科技创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最关键的一天,早班和开拓副总工程师下井,协调矿井和五台湾小煤窑贯通的相关事宜,观察他们的巷道情况及开采破坏情况,为我们进一步设计“五台湾小窑破坏区复采”收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技术科、地质科、通风区、安监站、调度室等各职能部门的领导都到了,下井时大家谈笑风生,但我知道所有人心里都悬着一根线,因为毕竟是和不知底细的小窑贯通。很快就到了位于12#层410盘区机掘五队的工作面。“大家跟紧了,注意安全!”随着领导的一声令下,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进入了小窑巷道里面,此时已排完瓦斯和水,我们相对安全,但顶板完全没有支护,这让我心里有点紧张,于是紧紧跟着开拓副总工程师。大概走了200米远,突然右手帮一大块煤脱落下来,我当时就吓傻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已被拉到了前方的一块大石头上,回头一看,正是我们的开拓副总工程师拉了我一把。他累得气喘吁吁,脚也擦破了皮。我当时既后怕又感动,心里慌慌的又暖暖的,很复杂。从那以后,我每次下井都会注意四面八方的情况,保护好自己,也会保护好周围的人。此事虽已过去许久,但我至今记忆犹新。
时光如白驹过隙,生活已将我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工程技术人员,但内心的感动却始终没有退却。看似简单的记忆,串起了我走过的每一步。我对人生的感知与感悟都蕴含在这一片一片的记忆中,我珍惜这些记忆的片段,也愿意与别人分享这些难以忘怀的时光。
宁夏煤田地质局矿井地质灾害治理研究院 牛国斌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的意义离不开实践及应用。
那是在2009年底,也是我从水文地质及煤田地质介入瓦斯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地质、钻井地质的第一年。有句话叫“隔行如隔山”,在当时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条件下,只有系统掌握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瓦斯地质、钻井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现状,并融会贯通,方能明白现有工艺技术的优缺点,进而实现创新。
2010年3月,我前往500公里外的山西省开拓瓦斯治理市场,与矿方领导初次沟通后,甲方提出了当时无法解决的难题——要在巷道未形成的准备工作面实现提前3到5年的煤层瓦斯预抽,并要求在井下实现负压抽采。众所周知,煤矿井下瓦斯抽采要在回采巷道形成后实施预抽钻孔方可,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要将地面和井下结合起来考虑。我和同伴住在当地,在短短一周之内大胆构想、精细论证,提出了用地面水平井与井下瓦斯抽采钻孔远端对接的工艺来解决这一难题。90多页的设计方案编制过程极其艰苦,我们白天交流讨论,制定大体思路,晚上彻夜查阅资料、编写方案。但方案在初次汇报时,甲方大部分人提出了质疑,因为涉及了当时没有的一些关键技术。为此,我们针对方案的论证,给甲方做了多达30次的汇报,每次汇报都认真细致,就如同做科普工作一般。经过大半年的坚持,终于说服了甲方同意立项,并开展试验工程,我们亲自组织实施,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成果获得的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次经历让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创新不容易,其成果转化更是难于上青天。因为生产经营单位更加看重生产效益,对技术创新方案基本没有验证的条件,只有以市场经营项目的形式去检验和落实创新成果。所以,创新及成果推广不仅需要有多维、灵敏的构思,还要有科学、严谨、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不厌其烦的心态。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孟庆勇
2010年3月,单位成立“矿用救灾无线通信系统”项目组,开发新一代多媒体井下应急救援产品,我负责其中单兵设备的研制。在项目进程中,我一如既往地抱着谨慎对待每个细节的态度,通过加班加点,终于如期完成单兵设备的研制,试验运行良好。但是就在要投标演示的前一天,单兵设备却出现了数据传输周期性暂停又恢复的情况,这让我乱了方寸。单兵要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配接4种设备,这4种设备分别验证都没有问题,问题肯定是出现在单兵上。加班到深夜仍没能找到原因,当时我的心里忐忑到了极点——项目组将这么关键的任务交给了我,可我却交出了这样的答卷,辜负了项目组的信任。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开始第二天的演示,奇怪的是,将所有配接设备接好后,单兵竟然没有出现前一天的问题,稳定工作了4个小时,让我一头雾水。虽然大家满意演示的结果,但我没有隐瞒之前的问题,如实向项目组作了汇报。项目组决定再给我一周时间进行完善,务必找到原因,并彻底解决问题。
我带着满心的疑问开始寻找之前的问题,但是一直没能让问题再现。我又连接了所有的配接设备,这样单兵的通信负荷最大,但还是没有出现之前的问题。到晚上时,问题突然出现了,我如同发现奶酪的米奇,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赶紧检查每一个细节,发现是一个无线连接的配接设备电池耗尽停止了工作。我恍然大悟,原来之前测试出现这个问题时,也是没有连接这个无线设备,造成了通信的暂停。问题找到后,我很快将其解决。
这次出现的问题让我一直“耿耿于怀”,我在乎的并不是这个技术问题,而是在寻找问题时的错误思想,“一厢情愿”地认为连接的设备越少,通信负荷越小,通信应该更稳定。也许这个观点没有问题,但这个思路却不是对设备进行整机测试时该有的思路。之后,我完善了研发过程中的测试流程,编写了完善的测试大纲,该测试大纲的概要目前仍然应用于我院产品的研发。
这段经历,着实给我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
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铜锣坪煤矿 李燕福
作为一名普通的煤矿机电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也许是出于兴趣和热爱,让我迷上了科研。因为工作关系,夫妻长期的两地分居让我有时间潜心科学研究,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事就是2015年把自己的新房装修款挪用来搞科研。
这一年,我开始研发“主通风机无人值守变频控制系统”,因为项目涉及了HMI、PLC、变频器、数字仪表及十几个传感器,各种元件之间的通讯和控制无法通过计算机模拟,需要购买大量的实物进行测试,买这些实物需要资金3万多元。当时我和妻子奋斗多年购买的房子正在装修,不太宽裕的我们已经把所有积蓄都投在了新房装修上。然而我也知道,没有钱,我的研究项目就无法继续开展,而我坚信这个项目一旦成功,就能改善矿井现状,节约能源,节省人力。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和妻子进行了一次谈话,希望她同意把一部分装修款投到项目上。出乎我预料的是,妻子沉默了一会儿,说:“房子吊顶会让人感到压抑,不做了;空调吹多了容易得空调病,改用风扇;实体店里家具太贵,从网上淘回来自己拼装更有成就感……”
就这样,我们的新房装修一切从简,我的研发项目也得以顺利进行。历时一年,项目研发成功,成果得到了公司及矿领导的充分肯定。2016年9月,公司将我的研发成果应用到矿井生产现场,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回顾十余年的煤矿生涯,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点收获都是勤勉耕耘的结果,每一次进步都要经历艰辛的跋涉。几年来,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努力把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先后自主研发了具有微波雷达功能的架空乘人器自动控制系统、具有烟雾报警等综合保护功能的空压机远程监控系统、主通风机无人值守变频控制系统等,在公司多个矿井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我要感谢我的妻子,是她的善良、纯朴让我在艰辛的科研道路上屡获成功!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 孙保全
甲醇制烯烃(MTO)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工业技术。2010年8月8日,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MTO示范装置开车成功,打通了煤炭到聚烯烃的产业路径,以煤为原料,经过水煤浆气化、变换、合成甲醇,再由甲醇制烯烃装置转化为乙烯、丙烯,实现了从煤制甲醇的传统煤化工到煤制烯烃的现代煤化工的转变。
作为M TO装置的工程师,我参与了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MTO示范装置设计审查、装置建设、生产准备、投料试车的全过程。在装置开工以后,我又先后参与实施科技创新项目5项,申报并获得授权专利4项,完成技术革新改造项目60余项,攻克了影响装置生产负荷和长周期运行的重重难关。
2012年春节刚过,MTO装置水洗塔发生严重堵塞,压差由设计的15KPa上涨到40KPa以上,全厂面临停工风险。公司专门成立了科技攻关项目组,经过分析,决定选取一种溶剂溶解洗涤水系统的蜡状物。领受任务后,我拿着气味刺鼻的蜡样,一头扎进试验室,连续三天的时间,分别选择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油醚、庚烷、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进行各种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溶解试验,结果表明,二甲苯在水系统操作条件下溶解效果最佳。选出了合适的溶剂,还需要对现场流程进行改造才能实现工业应用。我冒着-20℃的严寒,在装置框架和管廊上摸爬滚打,查找并绘制改造流程,编写实施方案。经过二甲苯的溶解洗涤,MTO水洗塔压差恢复到15KPa的设计值,装置恢复了满负荷运行状态。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开工以来,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了新型煤化工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也见证了我的奋斗和成长。然而,作为新兴技术,在装置周期长、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会保持创新思维,不断开拓进取。
当前,我国的煤炭工业发展很快,以煤炭生产为基础,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多元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煤炭科技发展领域不断拓宽,专业分支增多,多学科交叉发展特点明显,为煤炭科技的发展既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工业要实现安全、洁净、环保、高效,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保证,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去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
“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交流活动”目前已经在全煤系统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各省煤炭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在该活动的带动下,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举荐放到了重要位置,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促进煤炭行业涌现出优秀的科技人才。加快青年人才建设,是煤炭行业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煤炭学会将继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培养煤炭青年科技人才,继续开展好青年一线活动,为煤炭事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