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霭明,张 屹,张旭东
(1.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2.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潘霭明1,张 屹2,张旭东1
(1.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2.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为探讨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关系,考察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18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农村教师的心理弹性对其工作压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其应对方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农村教师的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压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农村教师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中介作用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个体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密切相关的心理弹性的研究对象开始由以学生群体、受挫折者群体为主逐步转向如军人、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社会群体[1];但以农村教师为对象并对其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心理弹性研究历史虽已近50年,但对心理弹性的界定却一如其名,颇具弹性[2][3]。在本研究中,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或者处于逆境状况时能够成功应对并适应良好的能力[2]。工作压力是个体感知的工作环境刺激与个体的认知评价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负面反应[4]。过重的工作压力会引发员工的不满、焦虑、抑郁、离职等消极情绪和行为,降低其绩效和满意度[5]。当个体不能做出良好的应对,持续的工作压力还可能导致工作倦怠[6][7]。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压力、压力困扰存在密切联系[8],因此本文尝试突破研究局限探究农村教师的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的联系,颇具新意。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挫折或压力面前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9]。从1970年开始,国外对应对方式的研究日益增多,而我国对应对方式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以教师为对象的研究更是罕见。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从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中发现了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一因素[10],意味着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同样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为探讨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假设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联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1 100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 018份,有效回收率为92.55%。其中,男教师360人,女教师658人;35岁以下教师620人,36~45岁教师337人,46岁以上教师61人;教龄5年以下者293人,教龄6~10年者186人,教龄11~20年者407人,教龄20年以上者132人;已婚者767人,未婚者251人;大专学历者479人,本科学历者491人,其他学历者48人;年级组长及以上教师163人,普通教师855人;幼儿园教师206人,小学教师360人,中学教师452人。
(二)研究工具
1.教师心理弹性问卷
采用张旭东等人编制的“教师心理弹性问卷”,问卷题目根据“自我效能感、朋友支持、目标明确、调适能力、家庭支持、交往能力、同理心、情绪稳定性、归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10个维度设定,共41个题目。问卷经克隆巴赫(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检验,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45。
2.教师压力问卷
采用石林等人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11],由36道题目组成,包括8个维度:教育教学改革、学生问题、学校管理问题、工作特征、职业发展问题、身心特征、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经检验,这一部分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45,说明这一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相对较高,可以信赖。
3.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张旭东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问卷题目根据问卷维度设定,共41个题目,包含8个维度。组成问卷的8个维度分别是:自我防御机制、转移、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倾诉、自我保护、调整心态。问卷经克隆巴赫(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检验,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04。
(三)研究程序
以学校和培训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要求调查对象做出独立的、不受影响的自我评定。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
(一)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
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将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表1说明,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作压力中的学生因子、工作特征因子和身心特征因子,与心理弹性总体及多个因子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工作压力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因子、学校管理因子、职业发展因子和家庭因子,同样与心理弹性总体及多个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表1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2.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作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表2说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表2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3.农村教师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将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作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所示。表3说明,应对方式总分及自我防御机制因子、自我保护因子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调节情绪因子、总结经验因子、调整心态因子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表3 农村教师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综上分析得出,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三者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检验中介效应。
(二)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回归分析
把心理弹性的总分及其各因子作为X,工作压力总分为Y,采取逐步回归分析,以了解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预测力,结果见表4所示,心理弹性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工作压力1.5%的变化量。其中心理弹性总分能够负向预测工作压力。注:“X”指自变量,“Y”指因变量,下同。)
2.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把心理弹性的总分及其各因子作为X,应对方式总分作为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了解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预测力,结果见表5所示,心理弹性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应对方式9%的变异量。因此,心理弹性总分能够正向预测应对方式。
3.农村教师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回归分析
把应对方式的总分及其各因子作为X,工作压力总分为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了解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预测力,结果见表6所示,应对方式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工作压力1.5%的变异量。其中,应对方式总分能正向预测工作压力。
表4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逐步回归分析
(三)结构建模
1.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假定,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中,扮演着中介变量的角色(假设模型见图1)。因此,依照温忠麟等人[12]所提出的检验中介效应的相关步骤,对应对方式作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1 应对方式为中介变量的假设模型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心理弹性、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三者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基础条件。中介效应检验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以心理弹性作为X,工作压力作为Y,采用进入的方法做回归分析,检验c;第二步,以心理弹性作为X,应对方式为Y,采用进入回归的方法,检验a;第三步,以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作为X,工作压力作为Y,采用进入回归的方法,检验b和c′。结果见表7所示。表7说明,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总效应c显著(β=-0.177,p<0.001),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路径系数a显著(β=0.279,p<0.001),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联合作为自变量X对工作压力的路径系数b、c′显著(b:β=0.125,p<0.001,c′:β=-0.212,p<0.001)。根据检验程序,由于a、b、c、c′显著,所以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70%。
表7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一)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
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表明,当农村教师长期面临自身或职业所带来的压力时,如学生、工作特征和身心特征等方面的因素,如果不及时进行适当的疏导,容易导致心理不健康而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使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随之降低,甚至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即当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降低,在面对各种压力时也就无法做出较好地处理,反而产生更强烈的压力感受。而农村教师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压力,减轻自身面临的压力程度,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2.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表明,当心理弹性水平良好的农村教师处于不良状况时,他们更懂得采取正面的、多种形式的应对方式及时解决问题,如调节情绪、转换视角、总结经验、倾诉等。如果农村教师长期以自我防御机制和自我保护为主要应对方式,不愿直面各种压力的消极影响,容易留下引发严重后果的根源,导致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这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的伤害,并进一步影响心理弹性水平。
3.农村教师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表明,当农村教师采取自我防御机制和自我保护等消极应对方式去对待工作压力时,不仅阻碍工作压力的有效减轻,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相反,如果他们懂得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如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等,那么压力便有可能成为一种促进其获得更好发展的动力。
(二)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发现,在心理弹性中,心理弹性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工作压力1.5%的变化量。心理弹性总分能够负向预测工作压力。这提示我们,如果要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必要的针对教师的团体或个体的心理健康辅导或相关的心理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从一定程度上排解教师长期承受的工作压力,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当教师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
2.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心理弹性中,心理弹性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应对方式9%的变异量。心理弹性总分可以正向预测应对方式。这告诉我们,当农村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会促进他们更加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困难。因此可从心理弹性方面入手,影响并引导教师对应对方式的选择。
3.农村教师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发现,在应对方式中,应对方式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工作压力1.5%的变异量。其中,应对方式总分能正向预测工作压力。这个可以解释为当农村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去面对工作压力时,他们将较少地遭受工作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关于如何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可以考虑从应对方式入手,让教师从根本上认识积极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以及它们的作用与影响,明确积极应对方式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实践和强化,这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从容地面对工作压力。
(三)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为X,应对方式为中介变量,工作压力为Y,构造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中介检验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总效应c显著(β=-0.177,p<0.001),当加入应对方式的中介变量后,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预测系数虽有所降低(β=-0.212,p<0.001),中介变量对Y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b∶β= 0.125,p<0.001),X对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
β=0.279,p<0.001),说明应对方式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且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该结果给予我们的信息是,当个体想要减轻工作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时,可能需要学习和实践更多有效的应对方式,用以进一步提升个体心理弹性水平,从而减轻工作压力。
(一)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二)农村教师的心理弹性对其工作压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其应对方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三)农村教师的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压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四)农村教师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说明:该文为“农村教师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对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影响机制系列研究”之一)
[1] 缪胜龙.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2(05):23-27.
[2]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04):995-998.
[3] 席居哲,左志宏.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9(06):1295-1301.
[4] 赵欣,赵西萍,汪永星等.成就目标导向对工作要求与工作压力关系的调节效应——以护士为例[J].应用心理学,2011(04):359-364.
[5] 石林.工作压力的研究现状与方向[J].心理科学,2003(03):494-497.
[6] 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2001).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2,397-422.
[7] 李永鑫,张阔.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J].心理科学,2007(02):478-481.
[8] 蔡颖,梁宝勇,周亚娟.中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2):180-182.
[9] 王振宏.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03):22-27.
[10] 董镕,杨一帆,耿文秀.团体音乐辅导提高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3(06):1480-1485.
[11] 石林,程俊玲,邓从真,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的编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37-39.
[12]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Job Stress of Rural Teach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ping style
PANAiming1,ZHANG Yi2,ZHANG Xudong1
(1.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2.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010022)
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work stress of rural teachers,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ping style was investigated.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018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Results found:(1)the rural teachers'resilience, work stress and coping style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2)the resilience of rural teachers has a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ir work stress,and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ir coping styles;(3)the coping style of rural teachers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working pressure;(4)the coping style of rural teachers plays a part of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resilience and job stress.
ords:rural teachers;psychological resilience;job stress;coping style;mediating effect
B884.3
A
1009-8445(2016)06-0053-05
(责任编辑:姚 英)
2016-08-26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190025)
潘霭明(1993-),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张旭东(1964-),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