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盘宣
转型升级:盘江集团的十年奋进之路
文/盘宣
煤炭“黄金十年”落幕之后,加速转型,改变传统生产和竞争模式,寻求煤炭更清洁、更高效的开发利用,成为煤炭企业脱困发展的主要途径。
而早在十年前,贵州盘江集团决策层就以深沉的忧患意识,摆脱“一煤独大”思维,积极谋求多元化发展之策,大力探寻转型升级之路。
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内外多重经济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市场走势发生重大变化,多数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届时,盘江集团也面临严重困难,煤炭、水泥、焦炭等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煤炭等传统业务经济效益下滑。但因集团业务转型早、多元化推进快、改革创新措施实,“十二五”总体上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仍然较为亮眼。到2015年末,盘江集团拥有盘江股份(贵州省第一家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林东矿业等子公司、分支机构50余家,职工32000余人,总资产从2006年的72亿元增加到307亿元,净资产从2006年的40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在此期间,除煤炭主业外,焦炭、水泥、发电、瓦斯利用、清洁能源、新型环保材料、装备制修、物流贸易、金融服务、酒店经营等业务蓬勃发展,成效显著,有效化解了业务单一的风险,拓宽了收益渠道,为企业在新常态下稳健科学发展夯实了根基。
十年间,盘江集团从“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脱困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科学发展”的快速成长模式,从产品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作、产业发展的大型投资控股集团转变,多元化发展的成效不断显现,成功实现了大发展、大转型。
“善弈者谋势”。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要从全局上进行战略规划,要洞察大势、把握大势、谋势布局。
“十一五”初期,盘江集团决策层审时度势,积极推行并大力实施“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科学发展”的新战略,拉开了公司业务转型的序幕。
而深化企业改革,是战略推行的有力“利器”。盘江集团以此为依托,确保新战略落地,取得实效。
2008年,盘江集团完成重大资产重组,2009年实现煤炭主业整体上市,资产价值大幅增加,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从而迈出了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步。
2010年2月,企业经省国资委批准更名为“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由原来单一的煤炭生产企业转型为以资本运营为主的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将母公司定位为集团管控、产业投资、资本运营。
2014年,为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成立了盘江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盘江集团不断完善集团治理体制,着力提高集团运行效率:大胆推进董事会改革,率先成为省属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外大于内”结构模式的试点企业,加强了专委会建设和外派董事、监事履职管控,董事会建设不断完善,强化了董事会的作用发挥;创新集团组织模式和管控方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配套指引的要求,调整业务,完善设置,明确职责,规范管理;树立大集团意识,培育大集团精神,实行大集团管控,彰显大集团优势,认真实施组织管理模式的再造,形成一套符合盘江集团改革发展和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起专业化分工、集团化协作、集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全新格局。
十年间,盘江集团主动改革、调整和转型,充分依托煤(气)资源、资本和技术等优势加快发展,通过资产重大重组、煤炭主业整体上市、管控机制创新等,实现了集团业务的成功转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以绿色发展为重点的环保新型产业比重大幅增加,2010年集团营业收入煤炭占比77%,到2015年集团营业收入煤炭占比已降到28%,焦炭、水泥、物流贸易分别达到41%、12%、14%。盘江集团已成为一家以资源能源为基础,集产业发展、资本运营、集团管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省属国有企业集团。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煤炭是主业,是根基,只有做精、做优、做强主业,才能形成品牌,凸显优势。同时,也应摒弃“一煤独大”的粗放经营模式,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依托企业实际,大力拓展产业结构,积极探求多元化发展之路。
盘江集团正是遵循这一经营思维,在转型升级之路上孜孜以求,阔步前行。
盘江集团是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企业,盘江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煤质优良,低硫炼焦煤被誉为“天然精块”。“十二五”以来,盘江集团坚持创新驱动,通过产业升级,变革煤炭开发方式,变物理开采为化学开采,探索实施煤气共采和煤层气地面抽采技术,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可持续发展;延长煤炭利用产业链,通过洗选工艺,提高煤炭附加值;加强与焦化、电力、建材等下游企业合作,稳定煤炭市场。同时,积极抓好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发展基础,2015年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实现了安全发展。
此外,盘江集团还针对集团内一些老企业传统业务效率低、效益差、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单位吸收合并、组织机构优化、岗位数量精简、生产工艺改造、业务流程再造和转岗培训等措施,大力开展整组提效工作,大幅提高了全员劳动效率。
在全力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盘江集团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强强联合战略,着力推进多元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盘江集团引进非煤项目资本金22亿元,带动投资135亿元,为集团公司产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实施合作开发和跨行业重组,与安徽海螺集团合作,在贵定、贵阳、遵义等地建设水泥生产项目;与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投资建设中煤盘江重工项目;引进香港龙盟集团专利技术,合资建设年产12万吨石头造纸项目……
多元化发展的顺利推进,在于资金的有力支撑。在“十一五”五大业务板块(煤炭、电力、煤层气、水泥和铁合金)的基础上,盘江集团“十二五”在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上投资是“十一五”投资的7倍,形成了煤炭、电力、煤焦化、石材、水泥、粉煤灰综合利用、清洁能源、新型环保材料、装备制修、物流贸易、金融服务、特色农业、特色地产、医疗服务、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十六个业务(八大业务板块),业务结构更加丰富、优化,多业并举战略格局初步形成。
盘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仕和
“绿色发展”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理念,更是资源型企业科学发展的基本遵循和指南。
盘江集团长期坚持“生态护企、生态立企、生态强企”的理念,始终把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品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积极探索煤层气开发利用。盘江集团经过多年的探索,成功开发利用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导致温室效应的煤层气(瓦斯),变“害气”为“福气”。自2008年成立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以来,逐渐形成瓦斯发电、余热利用、瓦斯提纯、装备制造等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全产业链,在全国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企业中名列前茅,拥有低浓度瓦斯发电站32座,发电机组182台,装机规模10.54万千瓦;累计利用瓦斯6.1亿立方米,发电17.44亿千瓦时,供应矿区热水355万吨,节约标煤21万吨。
金佳低浓度瓦斯提纯利用工业化示范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低浓度煤矿瓦斯发电项目成功注册联合国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签约贵州首单CCER(国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交易。从2012年至今,累计用257万吨碳减排量,在国内外市场换回近2000万元收益。
2008年至2015年,仅瓦斯发电一项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利润总额1.66亿元,上缴税费7830万元;累计为煤矿增收和节约支出近4.3亿元。
——加大矿井水、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力度。盘江集团先后建设和完善了各矿、厂的污水处理工程,洗煤水均实现了闭路循环零排放,矿井水处理达到100%,利用率在70%以上,建成金佳矿井水处理二期工程,可向2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
盘江集团成功将煤矸石变废为宝,积极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和井下排矸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矸石的常态化高效综合利用,避免矸石山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公司煤矸石利用的主要途径为发电和生产建筑材料。目前,公司矸石电厂装机63万千瓦。2015年,合资建成的盘北电厂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消耗煤泥及矸石60万吨。
在粉煤灰综合利用方面,盘江集团加大粉煤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力度,投资建成粉煤灰综合利用一期项目,仅2014年和2015年,建材产值就超过千万元。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填补了贵州省内复合纤维水泥轻质墙板和粉煤灰陶粒的生产空白。2013年以来,投资建设一条10万立方/年陶粒生产线和一条100万平方米/年新型墙板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8亿元以上,预计粉煤灰利用量将达20万吨以上。
——开创石头造纸项目,拓展绿色产业。盘江集团在贵州省平塘县投资建设“年产12万吨碳酸钙粉造纸及配套磨粉设施项目”,这是贵州省首个规模最大的环保石头纸制造及加工项目。2015年,该项目取得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已通过美国FDA与国标强检项目的检测,并通过了EU、FDA等检测。目前,生产的环保纸已经出口伊朗、新加坡、智利等国家。
百年企业靠文化。盘江集团是一家以文化引领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优秀企业文化的引领下,公司总能克服金融危机等难关逆势而上,快速发展。
作为一个有着半个世纪发展历程、贵州知名的国有企业,盘江集团沉淀了厚重的盘江文化,“艰苦创业、务实求真、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盘江精神感染和感召了无数的盘江人为企业发展壮大而努力奋斗。随着公司规模、经营范围的扩大,盘江集团加强文化融合与再造,形成了特色盘江文化。通过践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遵循“强强联合”的战略思路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多元化,开发经营专业化”的经营策略,盘江文化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既保证了公司多元快速发展,又有效规避了多元化风险。
在优秀企业文化的统领下,盘江集团全力推进三大战略,进一步夯实企业文化基础,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全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盘江集团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紧跟企业发展步伐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引进公司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把公司建成工业经济管理综合性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
全力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盘江集团以质量提升企业形象,着力打造盘江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盘江煤”“贵天下”茶叶等产品在用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成为国内外市场普遍欢迎的驰名品牌。公司被授予“AAA级信用企业”,盘江精煤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及“贵州省行业第一品牌”称号。
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盘江集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2015年,公司科研经费投入近2亿元,较“十一五”初期有了大幅提高。目前,盘江集团有“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累计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各类商标注册申请70余件,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37件。
十年间,盘江集团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产学研结合为路径,加强技术合作,积极推动一批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其中,“西南(贵州)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回馈社会,造福员工,是企业的发展宗旨,更是企业的重要价值取向。十年间,盘江集团在认真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大力构建和谐企业。
盘江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最大程度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十二五”末,盘江集团员工人均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约20%,薪酬保持行业平均水平以上。此外,投入巨资进行棚户区改造,建设保障性住房6000多套,实现居者有其屋;加强沉陷区治理,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一系列惠民之举使职工实惠增多,幸福感增强,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共发展,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
盘江集团坚持走地企共建之路,发挥企业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长期帮扶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地方小煤矿搞好安全生产。矿山救护队成为贵州及周边地区重特大事故和自然灾害抢险救灾的中坚力量。企业全力参与“抗凝冻、保民生”、抗旱救灾等公益活动,积极支持举办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国(贵州)酒博会和投资贸易洽谈会……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省内电煤供应,仅2009年至2012年就供应省内电煤1600万吨,按市场价格让利达25亿元以上。
为落实好贵州省委省政府大扶贫战略,盘江集团成立赫章康兴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落实结对帮扶赫章县区域项目发展规划,建立农业种植示范园区,通过特色农、林、牧、渔业,农、旅、养综合体项目经营,农业技术合作及农产品开发和销售,以产业帮扶为重点,助推赫章实现全面小康。2015年冬季,向赫章赠送10000吨优质无烟煤,解决10000余户贫困农户冬季取暖问题。
十年来,盘江集团坚持向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等机构捐助,捐助款额每年超过千万元,公司先后获得贵州省“抗凝冻、保民生”先进单位、贵州省慈善捐赠先进集体、贵州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荣誉,并被授予贵州省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一等功、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数十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桩桩善举和一系列荣誉有力提升了盘江集团的社会形象,彰显了作为国有大矿的社会责任精神,也必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发盘江集团人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砥砺奋进,再攀高峰!
(责任编辑:厉克庞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