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企业E—Learning培训的双向五角图评价体系实践

2016-12-22 18:24杨波周冬华周辰召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31期
关键词:考试人员培训

杨波 周冬华 周辰召

摘要:E-Learning培训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的推崇,电力企业对于员工培训历来十分重视,也积极加入到E-Learning培训模式的实践中来。但如何在实践中检验E-Learning培训的实际效果,改进其推行中的不足,成为各个推行E-Learning项目的企业共同面对的话题。文章以望亭发电厂E-Learning项目自主研发的评价系统为例,探索E-Learning培训评价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E-Learning培训;双向评价;电力企业;五角图评价体系;培训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1-0147-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1.073

E-Learning作为一种在国外风靡已久的培训模式,逐渐被我国企业所接受。如联想集团,就是通过联想大学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的,还有宝钢集团、中国电信集团、中国平安集团、复星集团等都有E-learning培训项目。电力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些年其生产技术突飞猛进,对于员工培训的需求也日益迫切。E-Learning培训模式其中心化的培训理念、定制化的培训计划、标准化的培训课程,很好地解决了电力企业集中受训人员难、制定合适培训计划难、选取统一课程内容难的困境。E-Learning的优点有目共睹,但是企业推行培训的目的最终是希望看到好的结果,也就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受训人员学习情况的系统,同时由于E-Learning具备了电子化、网络化的特点,能够实时反映受训人员对培训课程的体验与感受,并很方便地形成汇总数据,因此依靠这些数据能够制定一套针对培训课程的评价系统,从而更好地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率。本文将以望亭发电厂推行的E-Learning培训项目为例,为企业如何建立一套有实用价值的双向评价系统进行实践摸索。

1 项目背景介绍

江苏华电望亭发电厂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电力企业,承担着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区的供电、供热重任。望亭发电厂历来重视培训工作,一直积极探索开发新的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率。2015年望亭发电厂经过理论和实践论证后,研发了一套用完全知识产权的用电E-Learning学习系统以及配套课程(一期针对燃气机组课程已完成并上线,而且针对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课程仍在开发中)。其学习系统拥有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问卷、在线答疑、学习轨迹记录、学习数据记录与输出、课程上传等功能。特别是该项目同期开发了一套双向五角图评价体系,使得培训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直观了解到受训人员的各方面学习情况,从而对其进行指导。同时能够实时监视各个课程的实际开展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修改或发布后续课程,提高培训效果。

2 双向五角图评价体系

评价与监管是保障网络教育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关键,其设计目标为“通达服务质量需求,回馈服务质量评价方便教育过程监控,促进行政部门监管”。其重点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立健全基于网络环境的监管体系;第二,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质量监控与评估环境;第三,实现灵活、动态、可扩展的服务质量管理软件系统。综合上述要点,结合电力企业生产实际,望电E-Learning学习系统设计了针对受训人员已经培训课程的双向评价体系,且每个评价体系均有5个方面用五角图进行展示,故称之为双向五角图评价体系。

2.1 学员五角图评价体系

为了综合评价受训人员的学习情况,摒弃传统“一考定优劣”的评价模式,从勤奋、效率、耐心、参与度、贡献度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2.1.1 勤奋:每周登陆时间,记录受训人员的累积登录时间。时间越久,得分越高,以此鼓励受训人员多参与到E-Learning培训中来,只有多参与才有提高的可能。这是学员评价中最容易得分的部分,但是受训人员也可通过“挂机”的方式恶意增加自己的得分,故对这一部分设定的得分上限要求并不高,受训人员很容易就能获得满分,一方面是对受训人员的一种鼓励,防止其因为得分过低而对E-Learning这种培训模式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使得想用“挂机”行为变得没有意义,只需稍加努力即可获得满分,也就无需采取作弊的手段。

2.1.2 效率:系统设定的结课考试有一个参与次数的限额,杜绝了受训人员为了取得好成绩而进行“刷题库”,即不停参与考试并立即交卷,以此获得题目和答案。且该评分考评的是考试通过前,尝试次数越多,得分越低。即第一次尝试就通过的,得分最高,以此类推。同一门考试只记录一次该评分。杜绝受训人员为了得高分,而进行多次考试的刷分行为。只有尽量认真地完成各个课程,然后一次性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最高分。

2.1.3 耐心:是否看完视频或完成问卷。看完、做完的次数占总的点击数百分比,只记录课程和问卷,比值越大,得分越高。鼓励受训人员看完每一个课程,填完每一份问卷。网络化的学习由于缺乏监督,所以经常出现中途“翘课”的行为,即课程进行过程中就退出的行为。一般网络的完成率只有15%左右,故系统设定这一评分,鼓励受训人员尽可能提高E-Learning课程的学习完成率。

2.1.4 参与度:每周受训人员参与到系统各个互动环节中的次数,包括发言、课程评价等。数量越多,得分越高。鼓励受训人员积极参与到系统评价和完善工作中来。E-Learning培训与传统线上培训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互动性。只有受训人员全程参与到E-Learning培训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其高效培训的优势。

2.1.5 贡献度:受训人员所提的建议及纠错数。原有的学习系统大多从培训用人单位出发,但E-Learning的特点就是要充分兼顾好每一个受训人员的特点,因为其电子化的特点,使得私人订制式的培训方式成为可能,故设定这一评分环节,鼓励受训人员积极参与到系统完善工作中来。

通过这些评价点,综合分析受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果,并鼓励引导受训人员参与到系统评价和完善工作中来,从而实现对受训人员学习情况的综合分析判断,改进培训内容,进而提高培训质量。

2.2 课程五角图评价体系

系统在课程页中,设定了星级评分和点赞扔蛋环节。受训人员可以在评价课程品质的同时,充分表达自己对其的喜爱程度。即可能课程本身内容很专业,但是讲解方式却不佳,所以虽然评分很高,但是还是被“扔蛋”。系统自动将这些信息以及课程的被使用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从热度、效果、吸引力、受欢迎度、难度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2.2.1 热度:该课程总的点击次数,点击次数越多,得分越高,以此判断受训人员对该课程的需求程度。在此并非是认为被点击越多的课程,其培训效果越好。这个评分项主要是体现受训人员对这一课题的需求,如果需求强烈但是最后评分不佳,那这类课程就是需要立即“回炉再造”的。

2.2.2 效果:课程内部所含练习题的平均分,每个课程含若干道练习题,求所有参与过该课程的学员的平均分。平均分越高,该项评分越高。以此判断课程的培训效果。随堂练习的内容就是课程中刚刚出现过的,其受训人员所得分数,能够很好地说明其培训效果。

2.2.3 吸引力:播放完成度,播放完成的次数比上总的点击数,比例越高,得分越高。以此判断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否满足受训人员的喜好。课程的效果只有在受训人员全部看完的时候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一节好的E-Learning课程应该是既有好的知识点内容,又有受训人员喜闻乐见的授课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培训效果。

2.2.4 受欢迎度:所有受训人员对该课程评分的平均值。星级越高,得分越高。从学员角度,评价课程设置和表现形式,是否为学员所接受。

2.2.5 难度:针对受训人员通过该课程所在章节的结课考试通过前,该课程的平均播放次数。播放次数越多,则说明难度越大。如前文所述,受训人员要尽可能一次性通过结课考试才能获得更好的评分,所以势必对难度较大的课程反复进行学习。而培训管理人员可根据难度值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如课程过难,则可将内容进行拆分,便于受训人员理解,从而实现提高培训效率的目的。

通过这套评价系统,使得系统课程获得了监测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质的可能,使课程设计真正从实际效果、从受训人员需求出发,改变了传统培训工作开展时难以确定培训内容的困境。

3 实施效果

从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根据系统统计数据显示,14个月实施过程累积课程点击数为1374次,其中有效培训,即按照系统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课后练习,为670次。其培训密度远大于传统培训模式且所有培训均利用工作间隙进行,无需脱产。同时其有效培训占总的点击数达到48%以上,远大于普通网络培训的数据。

该项目组织的2016年2月调查问卷显示,受训人员对该系统的平均评分为8.18分(满分为10分)。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较,71.43%的人表示更喜欢E-Learning学习模式,96.43%的人表示愿意参加其他类型的E-Learning学习课程。

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培训效果,统计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燃机员工中通过岗位定岗考试(含巡检员、值班员及单元长)的人数。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与推行该学习系统后,也就是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同样14个月的培训时间,通过考试人数同比增长达46.15%。

4 结语

此次实践周期仍然偏短,五角图中各个参数的加权系数也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但从目前实践所获得的数据来看,上述双向五角图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对促进E-Learning项目推进和提高培训效果有积极作用,其评价模式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海敏.企业E-learning网络培训平台的有效性研究 [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 吴萍.E-Learning平台评价与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考试人员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