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燕
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语言的优美艺术,它对学生的文化积淀、情感熏陶、个性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纳入了不少诗歌,包含古体诗和现代诗,本文尝试对教材中诗歌的文本细读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诗歌文本细读的原则
1.重视其审美性
审美教育在小学阶段不可或缺,这是因为审美教育和儿童心灵塑造、情感陶冶、生命趣味的培育等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审美能使人的头脑变得丰富深刻,精神变得澄澈美好,灵魂变得高尚优雅,使人的个性发展和谐而完整。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帮助儿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歌是美的综合体,具有语言美、音律美、形式美、情感美、意境美等多种审美特质,蕴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生命美感,这些审美特质在儿童的审美教育中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资源。因此,在诗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其审美性。应该品味、挖掘高度凝练和概括的诗歌语言的内涵,从外在表现力到内在丰富韵味,体味诗歌语言带来的震撼力;应该用诵读、吟咏的方式去发现、体会诗歌的音律美,在诵读和吟咏中,在声音的再现中,诗歌音韵的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富有节奏、跌宕起伏,将会以不同于文字的另一种美感染儿童;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集中体现的富有诗意的空间,往往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样一种诗人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值得细读时静心揣摩,用心体悟。
当然,“审美想象的翅膀不可任意飞越文本所不许可的界限,艺术的思辨要始终追随原作的情感波涛。”所有的审美细读,都应该立足诗歌本身,不可随意强硬解读。
2.强调其情感、意境与语言形式的结合
“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意境的典范,诗歌的意境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诗歌的语言形式也借助意境的呈现而更彰显其魅力。两者的完美结合,造成了诗歌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在诗歌的细读中,要关注到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两个面,不可偏废。只有立足于语言的品味,意境的体悟才会有据可循,如扎根乔木,不显虚浮;也只有朝向意境的感悟,对诗歌语言的品析才不会是僵化生硬,而是和谐融通,能够激活词语,让诗歌和读者的思想、情感之间建立通道。
二、诗歌文本细读的策略
1.细读语言,领略张力美
诗歌的语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人内心的外在呈现。诗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意蕴,其内在张力造就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有时候几个平常普通的语词,通过排列组合,就会形成别出心裁的艺术效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不仅是细读现代记叙文等其他题材的文章的要旨,对于诗歌的文本细读,更是如此。诗歌的凝炼简洁、含蓄深刻等特点,都应通过语言的品析体味,才能得到语言背后的艺术享受。
抓诗眼。有的诗歌有其“诗眼”,是开拓全诗意旨、汇集全诗灵动之气的某一个字或者某一个词,这便是该诗的“诗眼”。有人说,诗眼是“诗人遗落的脚印”,全诗意蕴情感往往集中体现在诗眼上,顺着这个脚印寻觅踪迹,抓住诗眼读诗歌,往往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例如,第十一册中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两首诗,前者中的“喜欲狂”,后者中的“悲”,就是这两首诗中思想情感的集结点,两位诗人的家国情怀在这两个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解读时,只有紧紧扣住这两个词,为何而喜?为何而悲?喜到怎样?悲又何谓?将前情后事通过这两个诗眼读透彻,将整首诗各种意象通过这两个词串联起来,诗人内心的独白才能慢慢显现,对两首诗的情感脉搏才能很好地把握,不至于只有生硬的“爱国”两个字。
品变形处。所谓的变形处,是指语言不符合一般的表达规律,而是另辟蹊径,使用了不合常规的排列组合,或是活用词语,造成言语陌生化,或是形成某种出人意料的修辞,又或者使用新的搭配,采用别出心裁的结构等。这种变形处,往往是能造成比较奇特的阅读冲击力,形成极强的审美效果。细读诗歌时,扣住这些变形处、陌生处进行品味,会事半功倍。
如解读一上《江南》一诗:
初读此诗,不但未能看到它的佳妙,反倒觉得诗中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啰里啰唆,似有重复之嫌。再度揣摩,骤然发现:此诗之妙恰恰就在这看似拙朴之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它着意省去了眼见莲下的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你看,就在那水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她们边唱边劳动。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了一声惊叫。霎时间,船上的姑娘七嘴八舌,相继发出了“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惊呼。于是,由惊喜发现而引发的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的热闹和劳动的欢悦跃然纸上。手法的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鱼戏莲叶间”之后的那个冒号,从文面上标明了诗句的前引后发,足见编者用心良苦与高妙。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四句诗,是整首诗的主体诗句,如果不深入品味,则味同嚼蜡,这只不过是相同句式的简单重复,可是如果能深入理解,则会发现,全诗之妙也正是在这看似普通实则韵味无穷的四句诗句中。
2.读出音律,把握节奏美
诗歌的音律节奏,是诗歌审美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绝大多数的诗歌,读来都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词语间音调的长短、高低、缓急,是除了文字意义层面的又一种表达情感意境的重要元素,只有用心体会这种音韵节奏之美,将内心体验的触角深入诗歌核心部分,和诗歌的节律产生应和,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中特殊的情感意味,触摸诗人的内心情感。
读出音律,把握节奏美,应对诗的韵脚,词、短语、句子的停顿,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衔接等予以关注。例如,六上《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全诗采用“总—分—总”的常规结构,以“啊,我们爱你,中国”起,以“我们爱你啊,中国”终,首尾呼应,形成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同时,中间五个小节从不同侧面歌颂祖国,都以“我们爱你—”领起,带出下面的内容,形成五重排比反复,读来一气呵成,颇有气势,令人心情激荡。这种音韵节奏上的激越豪迈,和诗歌中饱含的对祖国满满的热爱之情是相辅相成的。
3.想象补白,体验情感美
省略跳跃,含蓄凝炼,是大部分诗歌所具有的形式和语意上的特征。诗歌的抒情描写,哪怕是叙事诗,也不同于其他叙事写人作品中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诗歌的抒情与描写,侧重于某个细微的情感节点,往往是连缀一个或一连串的情感节点,有时能准确击中阅读者的阅读体验,引发共鸣。这种不追求事件、场景与情感的完整性,往往在其结构行文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种空白形成了语言的陌生化,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体验。也恰恰是这种空白,使诗歌的阅读理解更具挑战性。
细读诗歌,要善于细读诗歌的空白之处,运用想象与联想,去体验某种生活、某种场景,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例如,四年级下册《走,我们去植树》,诗歌中阐述了植树造林的好处,倡议学生多多植树,诗中出现了“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等词,体现了少先队员们植树的欢乐,但事实上,诗歌并却没有落笔描写植树真正的场景。因此,在解读诗歌时,要将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画面进行想象,用自己的头脑补充诗中的描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真切画面,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和诗歌中的少先队员一起挖坑、种树、浇水,去诗中看小树成长,绿树成荫,空气被净化,祖国环境被美化,风沙被治理,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情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可能融入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将自己当作诗中的一员,体验到植树的快乐。这样的解读,这样的教学,用儿童化的眼光去走近诗歌,用自己的想象去补白、去体验,学生才有可能与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对作者发出的倡议有切身体会。
4.品味内涵,感受诗性美
诗歌的美,除了形式、音律等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诗歌的内涵之美。教师应以敏锐的语言感受力,以自己的经验背景、情感积累,挖掘诗歌深层次的内涵,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思想脉搏。例如,第四册《雨后》这首诗中这样写:
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哥哥明明摔了一跤,可是为什么却说“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妹妹又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首诗的魅力就在这里面,这首诗带给人的美好的感觉也就在这里面。这两处与一般常理相悖的地方,正是诗歌的内涵所在,意义所在。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淘气,孩子的快乐,都从诗句中喷薄而出,感染着读诗的人。此刻诗歌的阅读,那句著名的话用在这里也是合适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情感去体验情感,用心灵去触摸心灵。读这样的诗,或者这样读诗,情感是激荡的,生活是美好的。
5.补充背景,读懂诗歌
由于古体诗歌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对诗人所处时代比较陌生,理解的时候会有所疏离,更有甚者会出现偏差;而现代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时和学生的生活隔得较远,学生也会出现陌生感。补充背景知识,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走近诗人的生活,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读懂诗歌。
例如,孙志红在解读第九册《清平乐村居》时,对辛弃疾这个人的生平、所处时代等搜集了相关资料,对诗人有所了解,对这首诗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这首词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