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考试大纲》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要求文章“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恰当引用古诗词名句可以满足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最主要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表达(论证)效果。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词名句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有人说它是古人用文字摄下的一张没有冲洗的底片。掌握好“冲洗底片”的技巧,在文中引用诗词名句,是作文最重要的写作技巧。
引用诗文是一个对诗词理解、记忆、鉴赏、加工等再创造的过程,是作文由单纯追求文采到谋求立意深刻直至表现个性创新的过程。它对同学们的感悟、审美、探究有着直接影响。
[ 巧用古诗句拟题 ]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好文题很重要,可适当引用、化用、反用诗词拟出好题,增添诗意。“暖风吹人醉,疾风见劲草”“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矮纸斜行闲作草”“忙兮忙兮奈若何”“感时花溅泪”“只缘身在此山中”“怎一个情字了得?”“莫让浮云遮望眼”“海棠依旧?绿肥红瘦?”这些巧用古诗的题目就都很富有诗意。
[巧用古诗句开头]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如下文开头:
诗意地生活,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桀骜,是王维既知“都护来燕然”,还有心品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达,还是听凭“云卷云舒”的闲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诗人一样记录美好的生活,但每个人都有权诗意地生活。
考生先用排比句式入题,再引用李白和王维诗句提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诗人一样记录美好的生活,但每个人都有权诗意地生活”的观点,以诗意解读诗意,可见作者的灵活与作品的灵动。
[巧用古诗句收尾 ]
河南卷《最美丽的风景》中“李商隐有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惊讶于他的洞察力,然而,夕阳下互相搀扶的老夫老妻却是天底下最美的风景。”湖北宜昌卷《我的梦中小屋》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淡淡的月光中,听喜鹊喳喳,品夜半蝉鸣,心中总是溢满喜悦和幸福。”湖南长沙卷《走进桃花源》中“走进桃花源后,诗人最为兴奋。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再如作文《转弯,再走》的结尾:
扼腕而叹,孔明若能转个弯便没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落寞,三分归晋的历史或许会因此改写;柳宗元若能转个弯,便不会“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的苦闷,中华文化史或许会多一些收获。隔着泪眼,望不到未来的曙光,再打个转弯,你会发现,太阳让泪珠幻化成你眼前的彩虹。
结尾引用诸葛亮《蜀相》和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反面作结,巧妙扣题,体现考生灵活机敏。
[巧用古诗句拟写分论点 ]
古诗文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新颖活泼。
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中“一、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二、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自始至终妙用诗句,或直接引用,或化用,以诗解读人物,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文。
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妙在直接套用白居易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三、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本文构思巧妙,巧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作为文章的小标题,既独立成段,又浑然一体。所选用的诗句又组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抒情线索,把自己从小到大成长中得到的父母之爱尽情抒发,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感恩之情。真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作文《彼岸,灯火阑珊》:
“中庭月色正清朗,无数扬花过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到朦胧之美。“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婉约。
作者确立“距离会产生美”的写作中心,用一组诗句构成文章主体,论述我们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巧用诗句说明了我们的“隐约之美”“朦胧之美”“含蓄之美”也是因距离而产生的。
[引用诗词造美句]
在行文中巧妙地引进古诗词名句点缀一下语言,就会化平庸为神奇,化枯燥为隽永,增添作文的文学色彩,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以“季节”为题的作文:
春,是情人的眼眸,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顾盼流转;夏,是热烈的灵魂,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与豪情;秋,是愁人的心绪,那是“满地黄花堆积”的愁情与怅然;冬,是勇士的信念,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义无反顾。
作文紧扣四季特点,用古诗名句注解春夏秋冬的内涵,让我们深深体味到文章中所流露出的古诗词名句的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