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乐
近日,《经济》记者走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首席雕漆指导师李志刚的雕漆工作室,真实感受到了创作雕漆工艺的复杂和雕漆艺术的震撼之美。工作室内到处显现着“中国红”的景象,地上和展架上摆放的一件件雕工精细、层次丰富、色彩鲜丽的雕漆作品让人爱不释手。
对漆液艺术的反哺
漆器作为一门古老、缓慢且显赫的中国传统工艺,其自身散发着中国文化悠久典雅的特质。它与玉器、牙雕、景泰蓝一样同属于北京传统工艺范畴,不仅是北京工艺美术行业中“四大名旦”的一员,更是“燕京八绝”中的一位。如今融入大众生活的漆器在国家经济、文化、艺术大发展的时代,更是作为具有高度文化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的收藏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刚进入李志刚的工作室,记者就被一座哺乳期妇人形象雕漆作品所吸引。其造型能看出是一位哺乳期的妇人,身若前趋,举止朴素端庄,如同站在远处的母亲望着咿呀学步的孩儿,眼神中充满慈爱和温暖。
李志刚来到作品面前向记者介绍:“此作品上有三层代表不同时代意义的纹饰,最底层的云纹,代表7000年前漆器出现时的沧桑、悠远,令人不可捉摸;中间的卷草纹早在盛唐时期就已流传开来,代表着唐朝的繁荣、富贵;最上层的玄式现代纹,寓意时间的车轮将漆器艺术从7000年前带到了今天,使人们一览雕漆的曲折身世。在妇人一侧乳房部位还绘以舒畅流水纹,如同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
当记者问及李志刚创作的初衷,他表示,漆器是从海拔30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中流出来的乳白漆液制成,其哺育了几千年来一代代漆器艺术家的创作。为了追溯源自于河姆渡的漆文化,表达对“漆”发自内心的崇敬,探索漆器艺术发展的新方向,李志刚在真人活体上涂上硅胶,制成胎体,再在胎体上涂130多道漆层,经过长时间阴干、雕刻、烘干、打磨而成了这一作品——《漆母》。“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哺乳期妇人的形象来警示传统手工艺人,材料才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我们要懂得珍惜自然所赋予的材料。同时,也唤醒全社会对漆文化的关注。”李志刚说道。
2012年6月,李志刚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发布了这一历时3年的创作,不出意外地引起了业内巨大反响。对此,中外首工美术馆执行馆长朱景优当时表示:《漆母》这件雕漆作品,它蕴含众多传统元素,却表达出了超现代的审美;它传承厚重的漆器文化,却融入了前卫的个人创作思想。
稀里糊涂择业
据李志刚介绍,雕漆技艺是2006年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技艺从唐代开始,后经两次断代,在民国后期开始恢复。漆器曾是皇家贵族使用的器物,高贵典雅,一般老百姓家很难涉及。并且在1949年之后,由于无法打开国内市场,这个行业也逐渐开始萎缩了。
李志刚1965年出生于北京,1980年9月考入职业高中开始系统地学习雕漆技艺。毕业后在北京雕漆工厂从事专业设计,期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乾刚为师。由于技艺日渐纯熟和挥洒自如,其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
“我从小喜欢画画,13岁拜老师学习山水画,当考入职业高中雕漆班时,还以为雕漆就是绘画艺术里的雕塑,但上课一接触才发现,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李志刚笑着说,“真是稀里糊涂进入这个行当,但后来发现雕漆还挺有意思,就这样坚持了几十年。”
毕业后,李志刚就被分入了北京雕漆厂当画工,经过一年时间的磨练,第二年又进入了设计部。
李志刚回忆说:“那时被调入设计部,自己发展的空间就更大了。我与其他设计人员还不同,我喜欢开发新、奇、特、怪的东西,所以那时,领导要求设计部其他人每月交30张设计稿,而我只要能搞出创作就行。”
在设计部过得还算如鱼得水的李志刚就这样专心致力于创作属于自己艺术理念的雕漆。1999年,李志刚代表北京雕漆厂设计的“花好月圆”雕漆大盘成为了北京市为迎接澳门回归设计的礼品。
2000年,国内企业开始改革,工艺美术成为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当时因为很多人看不到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前途就都纷纷离开了雕漆厂。也正因为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了,企业也就被迫解散了。”李志刚说道。
但李志刚此时却已经深爱上这项技艺不愿放弃。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李志刚组织几个人成立了雕漆工作室直至如今。
很多人评价李志刚是个很能坚守技艺的人,但他却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我只不过是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这项技艺能否带给我殷实的生活,但我知道始终坚持喜欢,就是对自身最好的发展。”
“我喜欢雕漆是因为它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工艺。”李志刚忽然向记者讲道。
众所周知,雕漆技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工艺要经过设计、制胎、烧蓝、涂漆、画工、雕刻、抛磨等工序。
虽然仅是几道工序,但是每一项也非常复杂。以涂漆工序为例,李志刚告诉记者,每件雕漆作品涂漆厚度需要达到15-25毫米,而其中1毫米就需要刷20层。为了保证漆器经久不裂,每一遍漆都只能在室内自然阴干,不能烘干或者晒干。天气好时,每天最多也只能刷两遍。“因为雕漆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所以一件好的作品从设计到完成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虽说雕漆的工艺魅力在于手艺人耗费大量精力去不断地琢磨,但也正是因为这慢工出细活的工艺,高昂原料成本、团队成本、时间成本,让很多曾经从事雕漆技艺的人和企业放弃了这一行业。
不让传承“走钢丝”
当眼下所有传统工艺面临无人喝彩、无人继承的局面时,李志刚并没有对自己技艺的传承问题产生过多担忧。为了使雕漆技艺经久不衰,李志刚早已开始做让传统技艺后继有人的事情。
李志刚告诉记者,他办过两次雕漆班。第一次是在1997年,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内容的缺陷,偏理论偏基础,没有实操,最后导致办班失败。而另一次,正是李志刚目前所负责的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雕漆班。
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雕漆班是2012年由市人社局牵头作为恢复传统技艺在技工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据李志刚透露,成立初期,办学效果并不好。第一批招收10个学生,半年后剩下8个,第二年仅剩下6个,流失率非常高。
面对如此窘境,李志刚决定要想办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人员再次流失。
对此,李志刚开始进行“活态”教育。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正巧赶上“燕京八绝”院校师生大赛,为调动学生热情,李志刚带领这6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经过李志刚悉心指导,最终参赛的学生都获得了荣誉证书和技师证书,甚至其中有一名学生还获得银奖并拿到6000元奖金。
为了让学生们受到更大鼓励,李志刚又将学生们的作品带入拍卖现场,让其接受市场的检验。
“令我没想到的是,他们所有的作品竟然都被拍卖出去了,甚至一串寿珠也被无底价拍卖到1500元。”李志刚说道,“这比我工作室的一些作品还要受市场欢迎。”
这次活动极大地刺激到了学生们学习雕漆技艺的欲望。“自此,这批学生再无流失,目前也都进入到我的工作室进行创作。”李志刚告诉记者。
目前,李志刚的雕漆班越来越受追捧。据记者了解,仅今年报名的学生就有30多人,但是他依然坚持小班办学。
李志刚对此解释说:“从经验上看,参与人多看似是好现象,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相互影响。况且,人多了精力就会分散得更多,而手艺活只有尽心地进行一对一指导,才能保证传统工艺的质量。”
李志刚告诉记者,他现在并不愁技艺后继无人,因为他目前工作室的学生都能够胜任雕漆设计工作,在未来,他的学生发展前景只会越来越好。
不难发现,在李志刚的雕漆生涯中,他不仅将自己定位于一名传统技艺的传承者,更是通过自己的技艺来展示雕漆文化,用自己的行动来扶持手工艺更好地传承。或许,这就是作为每个传统手工艺者都应该具备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