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汪鹤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广西区旅游产业集群状况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李 军 汪鹤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产业集群对于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和区域经济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区位熵指标来衡量广西区及各市旅游产业的集群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对策,以期更好的推动广西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区位熵;集群;广西
旅游产业拥有着不同于一般产业或行业的划分特点,由于其范围的包含性、体验的多层次性以及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很难孤军前行,旅游产业集群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区位熵指标来衡量旅游产业集群度,明确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况,联系旅游产业集群度与旅游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分析广西区与全国、广西区内县市与广西区的旅游产业经济效应情况,分析广西区在旅游产业集群过程中集群规律及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对策解决,以便更好的助力广西区旅游产业的新腾飞。
广西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是联接我国西南内陆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的陆路和航运门户省份,更由于特殊的地理分布,使得广西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以及自然禀赋,由于历史定位等多方原因,广西区旅游业较同区域内的省份发展较慢,全区全年湿热多雨,植被茂盛,截至2015年共有4个国家级5A景区,形成了有自然景观、园林景观等旅游形式,旅游业总收入达3254.18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7.9%,增长率较2014年上升了1%,总体来看,广西旅游业发展处于逐步上升的阶段,但总量水平一般,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景点布局与景区规划,而是涉及旅游产业全链条的综合发展,由此,对旅游业的兴盛而引发的产业集群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参考依据,对于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对策以促经济发展。
2.1 产业集群度
产业集群度来源于产业集群理论,最早是有英国经济学家Marshall提出[1],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主要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存在某种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构成的产业群,通过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一种有竞争有合作、相互独立相互关联,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外溢效益的空间组织理论。而产业集群度正是对产业集群现象的度量,主要使用区位熵分析工具。
区位熵(又称区域专业化率)的表达是为:Rij=(Eij/Ej)/(Ei/E),其中R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区位熵,E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发展水平(如旅游产业),Ej表示j区域所以产业的经济总水平,Ei表示全国(全省)i产业的经济水平,E表示全省(全国)经济总水平。
通过区位熵,可以从经济发展的水平的角度侧向观察出相关产业在发展过程的集群状态,考量产业经济中的规模经
济和范围经济的正的外溢性效果的存在,结合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现实存在的情况,产业经济在原有的资源储备上实现新的经济收益从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产业集群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以区位熵作为产业集群的度量指标,其熵值的大小则表示出该产业在国内的的竞争力情况。
2.2 旅游产业集群的度量
通过对2000~2015近16年广西区和全国旅游发展的数据整理分析,总结出广西区2000-2015旅游产业区位熵指数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广西区旅游产业从2000年发展到现在区位熵一直都大于1,表明在全国的旅游产业发展对比中,广西区旅游产业具有相对的区域化优势和较高的产业集群度,这也与广西区的产业定位和旅游资源禀赋相关,从数据来看,区位熵从2000年的1.76增加到2015年的3.18,除了2003年前后出现较大增长波动,原因是2003年非典的出现对全国旅游业的重创,但广西区却呈现出旅游相对增长的态势,表现出一定的旅游实力,极有可能形成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产业[2],此外,旅游业总体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过程,旅游专业化程度的缓慢提高,产业集群逐步加强。
表1 2001~2015广西区旅游产业区位熵统计表
广西区旅游产业经过16年缓慢集群发展,已经初具成效,但实际的集群程度与集群效果如何还需要对辖区内各地级市的旅游产业集群状况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广西区内 14个地级市2014年、2015年的旅游总收入和GDP情况,绘制成如表2。
表2 2015年广西区内14个地级市区位熵变化 单位:亿元
根据表2来看,2015年广西区各市的旅游收入在GDP中的所在比重差距较大,最低是钦州和柳州,分别占比为 10%和12.22%,占比最高的依次有贺州、河池、桂林和北海,占比分别达到了36.27%,29.47%,26.61%和24.99%,也表明了广西区各个地级市对旅游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情况各异,如贺州旅游产业的较快发展主要是因为贺州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打造的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旅游发展转变,构筑了涵盖多个领域的产业发展,形成了“点、线、面”的旅游发展格局等;从区位熵数据来看,如图 1所示,只有 5个市的区位熵数值不小于1,熵值从大到小依次是贺州、河池、桂林、北海和百色,熵值最大的是贺州市,为 1.87,熵值最低的是钦州市,为 0.56,而旅游模范城市桂林的区位熵居于全区第三名,为 1.37,产业集群具有相对的优势,而作为省会城市的南宁是区位熵只有0.9,不到1,旅游产业专业性程度低,产业集群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而其他城市在区位熵数值和GDP收入方面都较为接近,表现出旅游产业专业化程度低,还需对各市的旅游发展进行探索,提高区位熵的值,提高产业集群的正效益,进一步提高旅游总收入。
图1 2015年广西区各市旅游产业区位熵数值分布图
在确定广西区以及区内各市的旅游产业集群的现实情况下,了解到产业集群在各市差距较大,大多数还处于产业集群的弱势阶段,在界定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带动了旅游产业以区域化集群的方式使得分工和协助更加的紧密,在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着相关联的产业的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但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还是因区域发展的不同而呈现差异,通过对广西区近16年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对GDP的经济贡献率的测量如图2 可以总结出总体贡献率成上升趋势。
图2 2001~2015年广西区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率变化图
从图2来看,广西区旅游产业除了2003年呈现负的情况外,其他情形都是正的贡献率,在2010年有下降之外,整体贡献率为正,从数值来看,旅游产业从2008年之前的8%左右增长到2015年57.51%,旅游产业已经占据着国民经济中绝大的比例,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结合表 1的广西各年的区位熵变化情况,广西区旅游产业区位熵从2010年2.53下降到2011年2.29的同时,旅游产业贡献率也下降了一定的比例,从广西各地级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如表 3所示,广西区内各市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率都呈现为正值,总体表现良好,但从数值上看,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率差距较大,表明各市旅
游产业集群情况的差异从而对经济的影响不同,根据贡献率的不同可以将广西各市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分为 4个等级,第一等级城市为来宾和梧州,贡献率很大,但区位熵值小于1;第二等级城市为河池、贺州、北海、百色,经济贡献率很大同时区位熵值也较大;第三等级城市为桂林、南宁和崇左,经济贡献率较低但区位熵较接近于1,第四等级为防城港、柳州、贵港、玉林与钦州,贡献率和区位熵都相对较小;旅游产业区位熵的大小变化对应着经济贡献率的波动,总体能呈现出一致性,但由于各市旅游发展资源不同、发展政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经济影响。
表3 2015年广西各市旅游产业占比、经济贡献率及区位熵
第一等级发展城市,由于城市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和新出台的旅游政策的支撑带来的全新的产业发展动力,旅游产业新政策的出台导致了产业集群发展迟缓,但相关设施建设的经济推动力较大,对于这类旅游城市,要继续深化和巩固政策的持续性和全面性,走稳步发展信息化道路, 2015年来宾通过落实旅游监管、旅游扶贫、旅游信息化、旅游规范化等方式开创了旅游发展的良性环境;第二等级发展城市,由于较高的区位熵推动下,旅游产业经济推动力显著,表现出产业集群正的经济外部性,如贺州市通过打造生态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保健和生态健康晚年四个业态,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了“快旅慢游”服务体系,通过媒体宣传和线下部署,旅游产业品牌逐步得到确立;第三等级发展城市,由于旅游产业较早发展,所以形成的产业集群度较高,但由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使得经济贡献率不突出,比如说桂林市,较早部署智慧旅游建设,但组织管理较为落后,特别是道路交通、公共安全、景区管理、餐饮饮食等在发展过程中都暴露出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着重进行处理;第四等级发展城市,及产业发展落后,缺乏深层次开发,特色不突出、品味不高[3],旅游收入低下的旅游城市,比如说柳州,作为广西区的重工业基地,发展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有差距,但要合理布置旅游方式和旅游生态圈,更好更大的促进旅游产业的创收。
广西区旅游产业经过长期的产业支撑政策的培育和发展,正在逐步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旅游强省,总体来看,旅游产业集群成果缓慢显现,但总量水平上仍和北京等旅游强省有差距,特别是在丝路旅游和智慧旅游等全新的信息化旅游发展背景下竞争加大,特别是广西区各市旅游产业的不均衡发展状况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针对旅游城市发展动力的分级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4.1 加快落实政府的长效政策支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产业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初期的经济体制的影响非常大,林毅夫认为产业政策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协助企业家从事那些回报较高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便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一个长效的产业政策,可以对旅游产业的集群效果起推动作用,产业的发展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长年累月的积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所伴随成长的产业文化、品牌认同和内部协调机制等产业业态都离不开一个长久的产业政策为支撑;其次产业政策还可以便于政府机构进行规划建设等安排,可以依靠当下及有潜力形成集群空间的某个地域根据适当的规模进行规划[4],对资源评估和地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政策倾斜,在促成产业集群所实现的条件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办公便利和信息化服务。
4.2 打造产业品牌特色,塑造集群向心力
产业集群的发展虽然是相关联的产业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的集聚,但这种集聚和某种具有影响力的产业相联系,大学城等教育产业会引发服务学生和教育的金融、住房、医疗、饮食等产业的集群发展,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也需要打造知名品牌的旅游招牌,在吸引游客和服务当地居民的前提下引发更大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在提升旅游体验,完善旅游产业服务链的同时实现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4.3 落实竞合机制,鼓励创新,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动态演变
产业集群不应该是简单的企业集聚或者产业前后链的区域聚集,而应该是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企业的空间聚合,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的餐饮业、住宿业和交通行业等行业的发展水平也一般,但随着产业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服务能力的上升,集群的关联产业也需要进行规划和调整,对于不适合的落后企业或产业部门要及时进行更替,加强集群企业间的竞争,保持创新的活力,提升旅游产品的信息含量和科技含量[5],在竞争的同时也要保持产业间、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有效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使得旅游产业集群随着产业的升级与更替不断保持新鲜的发展动力。
[1] 王润,刘家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 31(10)∶1407-1412.
[2] 王桂兰.福建省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和经济效应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 黄河.广西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6)∶93-97.
[4] PAMELA J,McRae-Williams.Wine and tourism∶ cluster complementar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M].Welling∶ABC Press,2004∶237-245.
[5] 刘颖.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2013(5)∶90-93.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in Guangxi district
Industrial clus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upgrad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progress, this paper measu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of Guangxi district and its cities through the index of location entropy, based on this, analyze the economic effec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nd propose some constructive solutions to practical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of Guangxi better.
tourism industry; location entropy; cluster; Guangxi
F590
A
1008-1151(2016)10-0088-03
2016-09-1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YJCXS201549)。
李军(1958-),男,陕西岐山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汪鹤飞(1991-),男,安徽六安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投融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