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工程智慧迈向军民融合发展新高度
——专访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

2016-12-22 05:59雨菲
卫星与网络 2016年11期
关键词:系统工程钱学森中国航天

运用系统工程智慧迈向军民融合发展新高度
——专访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

钱学森(右)在原710所系统学研讨班。

2016年4月24日,在中国首个航天日到来之际,由中央批准、中编办发文,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以下简称十二院)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五家单位的基础上重组成立。

在当前中国航天发展背景下,十二院的组建有何深远意义?作为航天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十二院在中国航天事业中被赋予了怎样的使命?又将发挥怎样的独特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十二院院长薛惠锋进行了专访。

曾经,这里是系统工程的发源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 原始创新单位,中国航天的诸多第一在这里诞生。如今,这里承载三大使命,正在建设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智库“大总体”和战略“策源地”。

《卫星与网络》:十二院作为我国航天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读者和业界都非常关注。薛院长能否对十二院的历史沿革、历史贡献、成立背景以及功能定位作一些介绍?

薛惠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由中央批准、中编办发文,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五家单位的基础上重组成立的。

十二院有着极不平凡的历史。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在十二院的前身之一航天710所,开办并长期主持“系统学讨论班”,使这里成为系统工程的发源地,打造了一整套智库基础设施和方法工具体系,这就是“钱学森智库”的开端。

十二院的前身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原始创新单位,论证提出了“从飞船起步”的方案,获得中央采纳,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中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应用单位,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国际互联网专线,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实现全国联网的计算机网络,是第一个实现“钱学森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单位。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确定的9家决策支撑单位中,唯一一家工程科技类单位。同时还是中国航天四大发射基地测控系统的研制单位,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各型卫星发射等重大任务提供了全方位的测发控、通信保障。

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五家单位的基础上重组成立的十二院,肩负着中央赋予的“打造钱学森智库;支撑航天、服务国家;成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抓总单位”三大使命,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六大总体,即“智库总体、情报总体、数据总体、自动化总体、网络与信息化总体、军民融合产业化推进总体”。 以其具备的五种核心能力:“大数据精准推进能力,打造情报支持专项工程”、“天空地通信集成能力,打造智慧系列专项工程”、“跨层级晋级提升能力,打造复杂系统提升工程”、“全链条集成创新能力,打造军民融合推进工程”、“高层次论坛聚合能力,打造思想传播专项工程”,以“钱学森智库”为核心,有力地支撑航天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的顶层设计,力争将其建设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智库“大总体”和战略“策源地”。

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属于20世纪;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钱学森属于21世纪。十二院是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第一传承者,是钱学森智库的第一实践者。

《卫星与网络》:十二院作为中国系统科学的发源地、钱学森思想的诞生地,在系统科学领域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在传承、发展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上有怎样的特殊使命?

薛惠锋: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属于20世纪;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钱学森属于21世纪。他历经人生五次重大抉择,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而他毕生所追求的系统工程思想更是推进了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钱学森作为中国航天的奠基人,在实践当中,开创了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与技术。从早年的《工程控制论》,到1978年《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发表,再到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的提出,钱学森建立了系统科学的完备体系,以社会系统为应用研究的主要对象,取得了经世致用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他深刻洞察人类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规律,预测了21世纪的三次产业革命,指明了第二次文艺复兴的光辉前景。作为中国“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唯一获得者,钱学森领奖之后,从人民大会堂走出来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两弹一星工程所依据的都是成熟的理论,我只是把别人和我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成熟技术拿过来用,这个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应该这样做,系统工程与总体设计部思想才是我一生追求的。它的意义,可能要远远超出我对中国航天的贡献。”

十二院钱学森综合集成研讨厅。

可以说,十二院是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第一传承者,是钱学森智库的第一实践者。30年前,也就是1986年,是系统工程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钱学森怀着对系统工程的不懈追求,倾尽毕生经验和智慧,在原航天710所(十二院的前身之一),开办了轰动国内外的“系统学讨论班”,在此开启了创建系统学的伟大探索,开创了系统工程的“中国学派”,推动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前所未有的重大飞跃。长久以来,钱学森运用其在美国20年奠基、在中国航天28年实践、在十二院30年学术研究所形成的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工具,为十二院打造了一系列智库撒手锏,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服务于中央到地方的决策亟需,奠定了十二院在系统工程和智库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打造钱学森智库,引领世界系统工程发展变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卫星与网络》:在中央赋予十二院的三大使命中,“打造钱学森智库”居于首位,有何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钱学森智库”又有哪些独到的优势?

薛惠锋: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将“打造钱学森智库”作为十二院的首要职能,要求十二院做党、政、军、企的智库总体,成为“智库的智库”,引领世界系统工程发展变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这就是其意义和价值所在。

钱学森智库在基础设施、资政建言、思想传播方面,具备一系列独有的优势。

一是独有的智库基础设施。我们通过建设钱学森数据推进实验室、综合集成仿真与演示实验室、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搭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打造了“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数据推进一体化平台,构建了机器体系、知识体系、信息体系、专家体系、模型体系相互融合的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形成了从数据到决策的知识发现、仿真推演、效能评估能力。这套指导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就的撒手锏,正在为经济社会复杂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二是独到的资政建言能力。十二院支撑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航天和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彰显了航天发展“大总体”和“策源地”作用;率先将系统工程运用于中国宏观经济、人口政策等的决策,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二院在国防和军工领域,打造了一系列高端情报品牌,以日报、月报、年报、专报等形式向中办、国办、军办等决策机关报送内参,形成了国防和军工领域情报研究的总体地位。

十二院在人民大会堂承办纪念钱学森归国六十周年大会。

三是独特的思想传播功能。正如钱学森所言,系统工程是其毕生的追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十二院作为中国系统工程的发源地,具有独特的理论创新和思想传播优势。我们传承发扬“系统学讨论班”精髓,举办了多期“钱学森论坛”,每期有数百位党政军高层领导、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及国外的知名学者参与,打造了一个跨军民、跨地域、跨行业、跨学科的思想集成。开展了中央专项“口述钱学森工程”、“群星灿烂工程”,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国家记忆——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七集纪录片,播出的一个月期间,占据了CCTV国际频道收视率第一的位置;制作了《祖国不会忘记——献给共和国的脊梁们》大型画册,记录了23位航天领域的科技大师的事迹,在传承科学精神上走在了前列。特别是最近,十二院与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共同开展了《系统工程在中国》专刊的有关工作,旨在面向全世界,为阐发中国理论、贡献中国价值做出贡献。

航天绝不仅仅是一个行业,而是人类文明迈向新纪元的一扇窗口,是从太空俯瞰全球、联通全域、经略宇宙、改变人类前途命运的综合性战略之举。“支撑航天、服务国家”,必然成为十二院在大航天时代的重要使命。

《science》专刊:系统工程在中国

《卫星与网络》: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创建60年,站到了新的起点。最近,《卫星与网络》杂志提出了“迎接大航天时代的到来”,而“支撑航天、服务国家”是十二院三大使命之一,对此,薛院长有何思考?

薛惠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只有贯通古今、放眼全球,才能准确把握航天发展的大趋势。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宇宙空间就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人类足迹到达的全新疆域。1971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把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中国从此进入航天产业时代,标志着中国真正开启了探索太空、开发宇宙的征程。

未来,人类必将顺应商业航天的大趋势,走出地球摇篮,在茫茫宇宙寻找新的家园,引发人类社会的又一次大飞跃。因此,航天绝不仅仅是一个行业,而是人类文明迈向新纪元的一扇窗口,是从太空俯瞰全球、联通全域、经略宇宙、改变人类前途命运的综合性战略之举。仅从现实来看,航天作为科学发现最活跃、尖端技术最集中、产业带动最强劲、国际合作最广泛的领域,能够也必将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主战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支撑航天、服务国家”,必然成为十二院的重要使命。

在中国航天发展的新起点上,十二院要在更好地发挥中国航天“智库总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自动化总体、网络与信息化总体、数据总体”的作用,发挥独特优势。

中国航天已经步入了第二个甲子,过去的航天器大、笨、重的形态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航天器将由集中式逐渐变为分布式,逐渐向微型化、组合化的小飞行器方向发展。例如小卫星组网,建设分布式的覆盖地球的星座。这些离不开顶层谋划、系统设计,离不开高度智能化的通信网络和测控手段。十二院在网络与信息化、自动化、数据推进方面,具有长期形成的优势。仅以神州十一号和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为例,十二院承担了发射点火、航天器在轨诊断、中继卫星数据转发等任务,以及微波光纤中继转发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的研制。未来,十二院将继续在这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二院卫星机动测控站——一车一站一中心

由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的尚未跟上,中国航天仅仅发挥了局部的、间接的、点状的“溢出效应”,航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巨大潜力亟待挖掘。“成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抓总单位”,就是赋予十二院在产业层面军民融合的“试验田”和“先行区”地位。

《卫星与网络》:十二院三大使命中的“成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抓总单位”,具体意义是什么,有哪些特殊的考量?

薛惠锋:在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初期,对于优先发展尖端武器还是常规武器,有过激烈的争论。当时,中央面对我国严峻的安全环境,在经济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科研条件极端落后的条件下,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作出了集中全国有限资源、优先发展尖端武器的战略抉择。正是以导弹和核武器为基石的尖端技术,为建国前三十年和后来的改革开放营造了和平、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特殊历史时期已经成为过去,在全球航天经济超过3300亿美元的今天,由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的尚未跟上,中国航天仅仅发挥了局部的、间接的、点状的“溢出效应”,航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巨大潜力亟待挖掘。

“现实如此,并非理应如此”。人民养育了中国航天,中国航天必须回馈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统筹全局的战略高度,以前所未有的胆略和远见,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吹响了富国强军相统一的号角。中国航天在迈入第二个甲子的历史节点,已具备了从尖端走向常规、从国防走向民间的天时、地利、人和,必须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从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推动技术转移转化,让越来越多的航天高技术产品与服务充分涌现,为培育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引领经济新常态发挥更大作用。

“成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抓总单位”,就是赋予十二院在产业层面军民融合的“试验田”和“先行区”地位。特别是国家授予十二院“军民融合促进中心”的平台,赋予我们对3.7万项航天专利技术、近 17万项专利技术进行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职能。十二院将用好军民融合促进中心这一平台,推动航天高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航天推进、民众受益”方针,建设专业化的技术交易、成果转化、资本积聚、产业孵化平台,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砥柱中流。这是军民融合的能量之基、动力之源,也是十二院必须走下去的强院之路、兴院之道。

今年以来,十二院实现了全国首个“航天(国防)技术转移应用中心”在合肥蜀山落地运营,江苏南通中心也已经启动建设,内蒙、宁夏、四川、广东等地也正在加快推进。十二院推动了航天等离子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转化应用,打造的航天等离子点火、煤制乙炔、固废处理等工程,已服务于宁夏、内蒙古等地的多个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二院作为“中国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筹)”、国家两化融合创新推进联盟、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的总体单位,具备了“天空地”一体化通信集成能力,并将其运用到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智慧系列专项的建设中,承担的智慧宁东等建设项目,推动了安监、环保、政务、应急等多个领域治理模式的创新,获得中央有关领导充分肯定。十二院正在积极发展以“航天体验”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产业,将与山东蒙山、江苏南通等开展合作,打造集科普、娱乐、动漫于一体的“航天梦工厂”。一系列的成效,充分证明了我们践行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走得对、走得好,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采访即将结束时,薛惠锋院长说:“‘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这是钱老生前最爱吟诵的诗句。中国航天虽站在无数个辉煌成就的高起点上,但始终不忘人民期盼,牢记回报人民的根本使命。我们有幸经历军民深度融合、“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伟大时代。十二院将以钱学森的科学思想为指引,站在俯瞰全球、联通全域的新起点上,以大融合成就大智慧,以大谋略带动大变革,在履行“三大使命”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坚定前行!”

十二院与合肥蜀山共建航天技术转移中心。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钱学森中国航天
钱学森
京德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工程
钱学森之答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稿约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广州新型有轨电车通信系统工程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