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成,蒋 艳,陆道明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讨
徐吉成,蒋 艳,陆道明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分析“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考核方法现状,阐明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采取明确考核方案、优化考核环节、创新实验考核方式、完善卷面考试和结果分析等措施,全面实现“能胜岗+能转岗”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水污染控制技术;考核
为实现“能胜岗+能转岗”的人才培养目标,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了“四平台八模块”高职课程模式,重构了“GCD”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强化了“13X”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了“311”文化素质教育体系[1]。若要将这些有关教学的顶层设计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水污染控制技术”是高职高专环境保护类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2],是与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岗位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具有内容综合性、学科交叉性、工程实践性等特征[3]。近年来,“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成为研究热点[4-5]。课程考核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的。完善的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交互式、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学生的“能胜岗+能转岗”的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评价非常重要。目前“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明显落后于教学方式的改革,考试的指引作用未能得到全面、充分及有效的发挥,存在一些不足。
1.1 考核内容局限化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考核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考核激励学生学习的导向功能没有体现。考核内容主要是教材、课堂笔记等,局限于课程标准,针对实验、实训及设计的考查内容偏少。考试题型多为客观题,偏重考查简单水污染控制的概念、原理等,缺乏考查综述及分析能力等的主观题,很难有效考核学生对复杂水污染处理手段、实验及设计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注重知识融会贯通,总是依靠考前死记硬背,仅能基本解答单一水污染处理问题,而面对水处理综合性问题的分析时无从下手,导致课程难通过,也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2 考核方式单一化
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是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的总结性考核,期末成绩“一锤定音”。期末卷面考试常以闭卷笔试或一页纸的半开卷笔试为主要形式。闭卷笔试,一方面,会使学生形成指望教师划考题范围的依赖心理,不重视知识的平时积累,导致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仅在考前突击复习以应付考试;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强基础、弱创新”,重视基本知识、原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与考查。一页纸的半开卷笔试的考核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无法检测学生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容易使学生形成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抄书的坏习惯,有的学生甚至不愿意自己整理材料,直接摘抄同学的记录纸,严重影响教学效果[6]。近年来,部分院校将其他成绩按一定的比例纳入总评成绩,如平时成绩(依据为出勤率、作业完成率)、实验报告成绩等,但对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远远不够。
1.3 考核结果分析形式化
通常情况下,课程考试成绩出来后需要进行“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这是对考试情况、教学效果的具体分析,是一种综合信息反馈,对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掌握情况,对考核本身的信度和效度,对后续的教学、考核的改革,都具有诊断和改进作用。但目前大多数任课教师的分析流于形式,仅仅是初步统计试卷成绩,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反馈,未能体现考核结果分析的实际价值,也削弱了考试的调节功效。考核结果分析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诊断,是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重要环节,要给予高度重视。
2.1 明确考核方案
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顺利通过课程考核,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就应公布考核方案,包括考核形式、时间、内容等[7]。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制订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考核方案详见表1,方案有9个时间点和计分点,考核形式多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利于教师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也利于学生紧跟教学进度,密切配合,分段准备。
表1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考核方案
2.2 优化考核环节
本课题组构建了平时成绩、课程设计大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四元并重”的考核评分体系,各个单元的权重见图1。其中平时成绩占15%(包括随堂测试、考勤、学习态度等),课程设计大作业成绩占15%(包括含油、制药及印染等具体废水处理设计),实验成绩占35%(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单、实验考核等),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35%。“四元并重”考核评分体系中,各项设置最低值,该项得分超过本单元分值的50%才可计入总分。面对这种状况,学生就会全力以赴,积极应对阶段考核。改革考核环节后,课堂教学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8-9],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注重收集、整理水污染控制技术相关拓展知识,进一步拓宽视野,启发创新性思维,全面提高过程意识、实践意识、工程意识[10]。
图1 现行考核模式各单元所占比例
2.3 创新实验考核方式
单纯的卷面考试无法客观考核和评价的学生职业能力,而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所需时间较长,一般以学生实验时的表现及实验报告为依据。教师在带实验过程中不可能准确记录每个学生的所有表现,存在漏评与错评现象,而实验报告又存在部分抄袭现象,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势在必行。目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水环境实训室内有12套水处理实训设备,可进行12个单项水处理的实训项目,又可组合起来进行部分综合实验。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考核效果,课题组采用面试的方法。面试由两部分组成,即必答题(主要涉及实验原理、步骤、构筑物及应用范围等)和现场提问。首先,学生随机抽取2个实验内容,思考5 min后口头必答,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应答。面试成员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代表,采用教师评分为主、学生互评为辅的打分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考核成绩。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中会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实验面试考核方式进行相关调研,广大师生反映良好,这种形式既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所有实验装置的内容,又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面试考核不但能考查学生对“水污染控制技术”实验、实训项目的熟练程度,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速度、应变能力。有了学生的参与,实验考核分值的透明度、可信度更高了。这种考核方式促进了学风和考风的良性转变,使得考核与教学相互印证,形成良性循环,真正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4 完善卷面考试和结果分析
理论考试中试卷的命题质量至关重要。卷面考试采用“教考分离”的模式,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等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命题,并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建立试题库,一般为8套试题。期末考试时,相应教研室主任组卷,分别形成A卷和B卷,并由学院负责人随机抽取一套进行考核。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公平与公正,又能让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积累。考试结束后,教研室主任组织教师全面分析考试结果,重点评估试卷质量和阅卷质量,即分析考试成绩分布的正态性,试题覆盖面、难易度和区分度,形成试卷分析报告,找出教与学的优点与缺陷,教研室主任审核并提出建议。这样,实现了考核分析报告的层次性与整体性,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扬长避短,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考核是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和助推器。考核方式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课程特点、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因为它可以影响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变了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学生“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的局面,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调整、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 高由东,朱玥璇,吴建强.创新课程模式,培育适岗人才:探究镇江高等专科学校“4F8M”课程模式[J].职业,2015(15):12-13.
[2] 徐吉成,蒋艳,陆道明.“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镇江高专学报,2015,28(2):101-103.
[3] 刘彪.“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山东化工,2015,44(23):130-131.
[4] 樊开青,汤锦如.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以高职环境类专业《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6): 26-29.
[5] 周笑绿,胡晨燕.《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92-93.
[6] 赵晖,程锦芳.改革课程考核管理,促进高职学风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6-17.
[7] 陈瑶.高职实训课程分段考核方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18-20.
[8] 刘芳,赵朝成,闫来洪,等.《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139-140.
[9] 肖继波,崔灵周,李军.环境科学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3):120-122.
[10] 吴向阳,刘宏,李潜.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5):131-133.
〔责任编辑: 卢 蕊〕
Practice on the reform of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the course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XU Jicheng, JIANG Yan, LU Daoming
(School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course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this thesis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the evaluation mode reform. It proposes those measures: clarifying appraisal program, optimizing appraisal links, innovating experiment appraisal methods and improving written examination and result analysis, to fully realize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target of “job competency available+job transform availabl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examination
2016-07-14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1501011);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镇高专〔2016〕93号);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实践教学改革项目(GZ2016SJ111)
徐吉成(1980—),男,江苏镇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水污染控制技术等研究;蒋 艳(1982—) ,女,江苏溧水人,讲师,主要从事仪器分析及水污染控制技术等研究。
G642.0
C
1008-8148(2016)04-0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