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古代住房保障稽考(一)

2016-12-22 05:04刘洪清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9期
关键词:广厦杜甫住房

■文/刘洪清

安得广厦千万间——古代住房保障稽考(一)

■文/刘洪清

《清明上河图》管窥古代住房保障

“一纸江山故人远,半生烟火世情阑。”一幅《清明上河图》管窥世间百态,众生万相。人生犹如黄河九曲回肠,漂泊许久,蓦然回首,“家”就在那里。家是中国人最温暖的记忆,中国人对家的情感色彩浓厚,古代住房保障问题亦担负了许多家国情怀。考证古代住房保障,当从“家”的文字演变开始寻迹。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释义:“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古人在农耕文化之前以游猎为生,居无定所,养猪的地方成了最初的“家”。由此,许慎定义“家”字是居处之所。另据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家”字的本义为殷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宗庙,因而又引申为朝廷、国家、都城等义。

古代的居住之所有着丰富的雅称:帝王的住所或神庙曰“宫”或“阙”,供奉神佛或帝王处理朝政之所曰“殿”或“廷”,高官、贵族的住宅曰“府”“邸”“第”,普通居住的地方曰“宅”“室”“厢”“舍”“寓”,简易的房屋曰“庐”“寮”“庑”“庵”“墅”(古意指乡间简陋之所,现意指郊外休养之所),华丽高大类似楼房的居所曰“阁”“榭”“堂”“厦”,等等。

古代先贤对“居者有其屋”赋予了诸多情怀和理想:有《孟子》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有《桃花源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陋室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一而足。

在成都有一处古迹,名为“杜甫草堂”。公元760年,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发起一次住房“众筹”活动。杜甫忧国思家,颠沛流离浪迹成都时,寓居郊外的草堂寺。在诗词盛行的唐代,诗人备受尊崇,杜甫以“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等诗篇,描绘了州县官员等“朋友圈”资助他筹建草堂的过程,也催生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著名诗篇。

古代奉行“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王有”之制,住房保障制度最早形成的是井田制时代的“五亩之宅”制。孟子主张“制民恒产”,王授每家农户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以及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后,又颁行名田宅制度,根据军功由王授予爵位及田宅,田宅制延用到汉代。魏晋以后实行均田制,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土地大规模私有化,百姓居住艰难,甚至士子、低级官僚也沦为“房奴”。这也是杜甫抒发“安得广厦千万间”愿景的历史背景。

宋代开始重视百姓住房保障问题,设置居养院、安济坊,发放衣物粮食、提供临时居所、资助重建家园等。北宋朝廷在京城开封设立了4家福田院,每家福田院修建了数百间住房。凡是逃荒入京的流民、赤贫破家的市民、无人奉养的老人,皆可免费居住,并免费提供伙食和医疗。南宋时期,福田院细分为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其中居养院的功能是住房保障,安济坊的功能是慈善医疗,漏泽园的功能是安葬无人认领的尸体。

明太祖朱元璋乃流民出身,对于住房保障更是高度重视,多次下达诏令:“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诏天下郡县立孤老院”。其下令在京城南京修建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百姓居住。试点成功后,朱元璋理想主义情怀高涨,颁旨“全国范围内,没饭吃的,国家给饭食;没衣服穿的,国家给衣服;没房子住的,国家给房子”。梦想可以丰满,现实终究骨感。朱元璋“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还是以破灭告终。

清代还出现了为特权阶层建造的“经济适用房”。清初,朝廷按品级给旗人分配住房,一品官20间,二品官15间,三品官12间,四品官10间,五品官7间,六品七品官4间,八品官3间,九品官和没有品级的普通旗人一人两间。乾隆时期朝廷不堪重负,开始搞“房改”,取消免费分房福利,改为低价购房,北京的四合院就是清代专卖给旗人的“经济适用房”。

猜你喜欢
广厦杜甫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杜甫改诗
致杜甫
第七届(2015—2016年度)“广厦奖”优秀参建单位名单
“广厦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名单
“广厦奖”评审委员会
绝句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