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教材建设要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与管理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高职教材建设的质量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成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问题。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都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编写和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适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专业教材,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已出版了一批高职教材。但从整体上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极其匮乏,不少院校仍然在借用本科或中专教材,教材建设仍落后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
一、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许多出版社都看好高职教育出版领域,为了扩大教材销售,出版社抢时间、争效益、抢速度,组班子进行高职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对高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力不从心,通常是东抄西凑。编成的教材更多是低水平重复,甚至出现知识点错误等一系列问题,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迷惑、被动。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出现了一批项目化的教材,但终其实质,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伪造项目化教材出版。这些严重影响了优质教材的推广和使用,对高职教材的建设、改革与创新有很大的危害。
2、教材研究是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教材普遍存在重编写、重供应、轻研究的现象。教材研究搞不上去,就会使学校教材建设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不适应教育改革和教学发展的需要。
3、教材偏重理论性,对实践活动指导作用小。与本科高校不同,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实践人才的基地,人才的培养定位侧重于实践性人才,这就要求选用的教材必须侧重于具体实践。反观我国高职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让讲台的,没有经过社会的锤炼和企业的锻炼,导致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普遍较低。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就会缺少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足够的实训内容;对企业现状、岗位的人才需求和规格进行反映时存在不足,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方面显得不够。教材编写过程中没有真正地的做到校企合编的产学研结合,与高职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实际要求不相适应,与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严重不符。
4、教学资源开发不力。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仍以纸质教材为主,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及其相关机制尚未形成,广大教师难以获得优质教学资源,无法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需求。
5、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双证融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所对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没有真正地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点转化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技能点。
6、实训教材不能满足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各专业实践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导致实训教材的编写难于组织,难有成果。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差异较大,教学规范不强,内容繁杂,缺乏统一的标准。
二、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思路
1、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的种种设想和试验,有很多要落实到教材建设上或通过教材建设来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反过来又推动和促进教学改革,两者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促进的。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教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追求和探索,去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教材不仅要具有知识的系统性、教学的适应性、先进性、要与时俱进。使教材建设不断推动与教学改革相适应。
2、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教材建设与管理的内容也是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求我们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学校的中长期规划中要根据教材使用或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能根据随时变化的新情况,要使日常的教学工作能够与前沿学科理论不断契合,对于重视应用性教育的办学体制来说,更注意新技术、新发明的出现情况。教材建设工作如果做不好,就直接影响到日常教学工作。因此,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做好,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3、加强基础课程的教材建设。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升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课程教材的建设情况。所以对我院基础课程教村建设的扶持与加强,切不能因偏重灾用而丢掉基础。
4、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方方面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图书,与教学活动紧密关联。因此,与纸制教材配套,应该包括教学设计、电子教案、PPT,以及网络资源、电子教材等在内的辅教和辅学的内容,随同教材一起提供给学生和教师,形成立体化教材。
5、高职院校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加强教材管理。高职院校应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广大任课教师勤于编写讲义、完善讲义,创造有特色的多种活页教材。高职院校对在教材建设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树模等方面应予照顾。
6、教材评估,包括教材评优和教材评价,是对教材编写质量高低的评判。目前全国每年新出版和修订再版的教材近万种,同种教材版本也相当多,水平参差不齐,良莠难辩。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教材评估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评优,把质量优秀的教材评价出来,除了物质上给予奖励外,重要的是大力宣传和推广使用,提高优秀教材的使用率,并最终带动教师编写更精更好的教材。只有建立教材评估制度,才能保证选用、使用教材的质量,教材建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实践中,不断利用新教材技术设备,淘汰不合时宜的软件、硬件。让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材的建设中,探求出适合应用于高职院校的精品教材,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教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教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改革,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要分析教材建设的情况,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优秀教材,探索和研讨具有特色、高质量、与时俱进的立体化教材。
【参考文献】
[1] 曾天山. 教材论[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
[2] 冉红梅. 高等院校教材管理现状分析与优化模式探讨[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1).
[3] 王 冰.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5.
【作者简介】
刘爱琴(1973—),女,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发表论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