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日语听力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2016-12-21 18:23李玥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李玥

【摘要】高校日语听力教学现状需要创新,着眼培养学生的“听力应用能力”,实现“听说一体”的语言综合能力。笔者对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听力课程进行了实验性改革,旨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听解、听说能力充分发挥,不仅在二年级的各项资格考试中,也在日常交际中得到恰当应用。为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日语听力;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一、前言

培养一名外语人才,一定要以培养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外语人才的终极目标。然而“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著名的语言文学家Krashen曾指出:“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训练应放在首位。”根据美国外语教学专家M.Rivers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说占30%,其余25%来自于读写译。”(洪海萍,2007)可见听力在日常交际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但是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却一直被置于边缘位置,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日语教学的现状亦是如此。纵观国内外语专业教学类大学和设有日语专业的综合类大学的日语课程设置,不难发现听力课程课时安排比重少、教材内容局限性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受教、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导致培养了四年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多数擅长语法行文,却无法在工作现场和社会交际中起到准确传达信息、顺畅沟通的桥梁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实属令人惋惜,且发人深省。

基于上述现状的分析,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日语专业听力教学经验体会,借鉴国内先进的成功教学模式经验,对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2013级(实验当时的二年级)学生听力课程进行实验性的设置与实施,并在实验后期设置教学效果验收环节,将预期目标、教学设置、结果分析总结成文,希望能给听力教学提供参考性的借鉴。

二、高校日语听力教学现状

纵观我国高校日语听力教学现状,可大致概括成以下三个特点。

1、机械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老旧。目前我国近八成的日语听力教学,在课堂上采取的是“放录音—听录音—对答案”教学模式。即课堂开始后先给学生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听后当堂就教材中的问题作答。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没有前面的“热身”,又没有后面的“巩固”,单凭课堂上随机听到的内容进行训练,学生学习知识被动,且获取知识十分有限。

2、忽视“听说一体”

单纯训练听力,就脱离了“听说一体”的原则。学外语的人都有体会,所谓“听说不分家”。拿出其一单独训练不仅学习效果十分低下,有时甚至会将错就错,适得其反。听力课堂缺少了学生自主的发音练习,教学成果是不会太理想的。

3、课时量少,教材老旧

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处的边缘地位十分明显,有限的课时安排,对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是十分不利的。加之使用的教材老旧,很多听力材料都已是脱离时代的话题,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实感,更谈不上兴趣可言。

三、影响听力提高的各因素

阐述了这么多当前日语听力课程设置的弊端,那么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对听力课程进行改善呢?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影响听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对症下药。

1、日语语言知识

能够听懂外语材料,首先要储备一定的外语语言基础知识。如能够识别日语的语音语调、懂得发音规则、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等。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某一特定用语的学习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如口语表达,敬语表达等。

2、日本文化背景知识

下一步的学习,便是对所学外语对象国民俗风情的知识储备。这种知识的储备是用来听解某一特殊会话场合的材料的,如婚丧嫁娶,历史风貌等。这是综合听解能力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

3、听力技巧的掌握

在以上两点知识储备达标的情况下,听解技巧便是制胜的法宝。同样的听力材料有的学生听一遍便能抓住要点,有的学生必须重复听、反复听后才恍然大悟。所以诸如“速记、抓点、推测、数字人名”等技巧的掌握也十分重要。

4、生理及心理因素

最后便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如何克服听力疲劳时间、如何短期内集中注意力抓要点,如何运用储备知识做出冷静判断等。

四、听力课程改革初探

1、改革宗旨和目标

首先,笔者的实验项目,需要对日常听力的授课环节进行设置和效果检测。但是并不是对原有听力教学的全盘否定和颠覆性的修改,而是基于已有的教学法、教学经验,总结改善相对薄弱和不足的环节,以期待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转变传统的听力课堂“放录音—做题—对答案”的教学模式,主张“听说一体”是本次实验教学的实施重点。此外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日语学习兴趣。由于听力课时安排较少,所以选用实用性强的听力材料,设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阶段自测等环节,以巩固教学效果。

第三,之所以选择在二年实施实验,是因为二年级听力在四年本科外语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日语专业听力课程主要分布在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且随着学年的增长听力课程学时递减。(一年级、二年级前4个学期,听力课2课时/周,必修;三年级第5、6学期,视听说1课时/周(单双周),必修;四年级第8学期,交传/同传1课时/周(单双周),选修。)

不仅如此,二年级学生在第二学年中还要面临报考日语专业四级、日语国际能力考试等一系列专业资格考试。总结历年考试真题不难发现听力内容也都是以日常生活会话为主的实用性极强的题材。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听力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也是此次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

所以本次实验教学诣在通过设置课堂“前”、“后”配套环节,启用“听说一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兴趣学习的能动性,最终实现预想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充足准备。

2、笔者教学新模式说明

(1)课前制作好WORD版教案(本课背景知识+生词+句法),利用课前5分钟提前放映在电脑,学生可作简短笔记和课前预热。

(2)100分钟课堂非为三部分:听力授课(1)+学生小报告(5—8分钟)+听力授课(2)。

(3)听力授课部分:A引导听力内容—通听两遍—概括大意—训练推理和逻辑能力;B第三遍精听—每句断开—跟读—纠正发音—个别句子引导翻译—落实笔记;C第四遍整体掌握内容—配合课后练习。

(4)学生小报告部分:5—8分钟,有助于缓解听力疲劳,提高兴趣。报告内容:歌曲、动画配音、电视剧对话等相关内容。

(5)课后作业:精听日语能力考试真题、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每周3小题。以听写成文的形式提交作业,任课老师每周验收。

3、教学改革成果初显

2015年6月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2013级本科生日语专业四级模拟考试听力部分成绩分析。

参加考试年级二年级共计10个班级,笔者任教班级二年级2班,听力题共20题,人均错题5.4道;二年级7班,听力题共20题,人均错题4.3道。其他八个班错题率为:7.2道、7.1道、7.9道、7.4道、5.4道、7.2道、4.95道、4.9道。

五、听力教学需要创新

虽然上述的实验结果只体现在一个年级的一次考试中,但是或多或少呈现出一些教学成果。简要归纳笔者此次教学改革实验的几大原则:1、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重视“听说一体”;2、教师要起好“引导”作用;3、合理设置课堂前后配套环节:课前—课堂—课后;4、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培养“讨论式报告能力”;5、选取学生感兴趣,贴近生活或时效性强的教辅资料;6、正确引导听解技巧,树立正确心理。

六、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真正的听力活动,不是自己和听力内容单方面的交集,而是通过相互发言从中找出线索,从而找到答案的过程。(李晓红,2013)听力课堂要“讨论”要“张嘴”。

听力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而听解能力应该涵盖:快速理解全文的能力、抓住要寻找信息的能力、对未知信息的预测推测能力等,教师要着眼培养学生以上三种能力。国际化的现代社会,对能够娴熟驾驭外语并用外语进行交流的人才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学生“学可以用”,这才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七、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评判广大外语毕业生的标准之一。“纸上谈兵”的外语学生将会被社会和用人企业所淘汰,着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放眼学生未来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使命。

项目名称:2015年度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类别:实验项目,项目代码:C04-0401

【参考文献】

[1] 洪海萍. 提高日语听力教学方法谈[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24):254.

[2] 李晓红. 日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32(6):192.

[3] 项  梅. 高等职业教育日语专业听力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索[J]. 考试周刊, 2008(25):8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