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郭熙的“三远法”与“透视学”的差异

2016-12-21 15:07杨娜田曜诚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杨娜+田曜诚

【摘要】郭熙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中,总结出“三远”的造景布局方式,给中国山水画的造景构图留下了珍贵绘画理论史料。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三远法”与“透视法”审美理念的差异、造境方式的差异,从而得出三远法与透视法本质上的差异。

【关键词】三远法;透视法;造境

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在绘画领域有更多的交流。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过往,对各自的绘画异同从源头,从观念上来加以研究,取长补短,创造更加灿烂光辉的新的艺术形式。郭熙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中,总结出“三远”的造景布局方式,给中国山水画的造景构图留下了珍贵绘画理论史料。西方绘画重视的是认识论、方法论,在一步步发展中,“透视”是要符合逻辑的,是具有科学性的。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三远法”与“透视法”审美理念的差异、造境方式的差异,从而得出三远法与透视法本质上的差异。

一、“三远法”与“透视学”审美理念的差异

中西传统绘画的进程中存在地域、环境、文化、审美心理等差异,但也都找到了统一空间的办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东西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绘画理论和空间表现特点。绘画艺术离不开空间,而“三远法”与“透视”是表现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是描摹自然,但东西方绘画在空间营造的手法上是不同的。

山水画自成为独立科目以来,对“远”的要求和发展成为历代山水画家要解决的一个美学问题。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烟林平远之妙,始自营丘”,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也谈到“竖划三寸,当千切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沈括《梦溪笔谈》中卷十七《图画歌》中“荆浩开图论千里”。荆浩的《匡庐图》的高远;巨然的《万壑松风图》的深远;董源的《潇湘图》的平远,无不以“远”见长。郭熙在结合了先辈在绘画创作中已经自觉使用的透视画法的基础上,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将“远”总结为“三远法”即:“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盛,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三远”法对深人理解中国山水画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精辟的理论,备受人们的欢迎。但是,也有不少史论家、画家把“三远”法理解为透视法,“1960年,《中图画》上刊载的《谈国画构图的三远法》,认定宋代郭熙的‘三远法,是一种焦点透视现象。”1963年出版的《绘画应用透视学》,作者严肃地指出有些古典中国画有透视的错误与疏忽,不足为法。实际上,“三远”是古代中国山水画家表现空间的重要方法,并非透视之法。

透视学即线性透视学,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即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狭义的透视学是一门科学,它是用严密的几何学、物理学知识准确、清晰、透彻地推理出景物的空间位置,主要采用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的程序,从而完成自然景物到图像的转化。”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达芬奇提出了“绘画与科学等同”的观点,并在他的代表作中加入了了透视学,体现了绘画与科学的结合,体现了绘画的革新与发明。透视学的诞生,是属于科学视觉效应的范围,不是属于艺术思维的美学范围。

二、“三远法”与“透视法”造境方式的差异

我国传统的绘画注重表现的是心中之像,受我国传统意象美学的影响,画家主要是把自然景象看成是表达内心精神的符号,强调主体感悟,从而突破了客观现象的约束,不受透视学的约束,能动而自由地表现对象形体的意象空间,是一种特殊空间实体感觉和一种赖于观者想象的画外之意。透视学是以静态来观看景物的理论方法,是西方科学精神的产物,而我国的传统中国画却不符合这一规律。

首先,“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其外形会产生由下至上缩小的透视变形,来表现透视的深度感。因此西方风景画中画山多采用远视、平视取景或者局部取景,利用周围事物比例来显示其大小。就如嵇康所言:“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体验山中所蕴含的宇宙玄妙。高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从下向上仰看山的高顶之处一般说仰视已离开平视的视圈范围,否则就不能称仰视而称平视了,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视向和角度在这里,我们先不谈透视学中仰视图如何画。郭熙所强调的是这种仰视观看高山之颠给人带来的视觉和效果:高远的山有清明之色、有突兀之气势,是画高远时应画出来的艺术效果。

郭熙的《早春图》在构图上正是采取了步步移、面面看的方法,通过画面,可看到画的前面有巨石园岗,重叠而上,薄雾淡淡地笼罩山腰,从山下仰望,二座耸立的山头,其中一座山头被云雾掩遮一半,当中有一条通向山头而未经开垦的路。仰视山颠,可见山势突兀,山色清明,山上有山,薄雾锁其腰的“高远”之感。

其次,“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它是对山的形态的一种整体把握。因为有近山的遮挡,所以远山只露出一小部分,尽显层峦叠嶂,给人一种曲径通幽意境。郭熙的代表作品《早春图》中我们,可看到前后高低的树木。一会看到左边流动的溪水,一会看到右边山腰直流而下的溪水,一会又看到溪水旁和木桥上走动的行人。它是运用了“步步看,面面观”这种的方法,“深远”法是西方透视学所不能解决的。它突破空间了的局限使人深人得进去。给人深远之感。

第三,平远。“从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里的“从近山”,是指站在近处的山上望远山,还是站在平地视线越过近山而望远山,两种可能性都有,都存在前者更有典型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地势开阔冲融缥缈的感觉才能尽收眼底初看上去有点俯视的感觉,实际上那才是平远景色元代倪攒的山水画大多是这种平远类型。“平远”与西方的透视平视是不一样的。例如倪瓒的《六君子图》画中近景是几株树,中间留白,远景是远山。整体的布局视点很高,是画面上面是远景,下方是近景,如果是西方绘画平视法来看,树一定会比远山高,透视感会很强,而倪瓒很随意但又很和谐地构成了前后关系。所以,中国绘画中的“三远”相对于西方传统绘画的焦点透视法而言,应把理解为“如人观假山”的空间结构图式。

三、总结

通过分析中西绘画在空间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中国绘画受传统文化思想及表现形式语言的影响,在透视表现上以带有主观性色彩、视点游动、较为自由的散点透视为主。西方绘画则不然,受主客异体、理性思维模式及表现形式语言的影响,在透视表现上追寻固定视点、符合客观物象真实性的焦点透视为主。总之,在我们的学习中要融会贯通吸取透视的优点,提高在山水画创作中理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积寅. 中国画论辑要[M].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

[2] 刘广滨. 绘画透视设计透视——透视学[M]. 南宁: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

杨娜(1989—),女,汉族,河南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4级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方向)。

田曜诚(1989—),男,汉族,河北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4级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