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西部文学创作的革新

2016-12-21 08:16周中景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周中景

【摘要】西部文学诞生与上世纪80年代,西部文学作家通过自己的笔,勾勒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西部。这是一片充满了坚韧的精神追求和厚重历史感的土地,这是一片因苦难而圣洁的土地,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形式。本文主要针对社会转型阶段西部文学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转型阶段;西部文学;路径

关于“西部文学”的概念,坐在起源于钟惦棐提出的“西部片”建议,在1984年,西安电影厂召开“电影创作座谈会”,在此次会议上,钟惦棐提出了关于“面向大西北,开拓新型西部片”的发言,当时出身于记者的萧云儒,敏锐的体会到这种理论创新价值,在《陕西日报》上发表了“开拓新型的中国西部片”的报道,并连续发表了《美哉,西部》、《西部电影五题议》等一系列的文章,“西部文艺”这个词语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西部文学则属于西部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西部文学的特征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区。中华文化融汇多民族文化于一体,并长期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色。西部文学意识的初现是有明确指归的,“新边塞诗”的自我命名,无疑是想以此确认一种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和美学追求。所谓西部文学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急速转型所以导致东西部文化差异逐渐拉大,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东西部文化形成了自身独立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在两者之间对比的情况下会显现的特别明显,因此有了中国文学的东西部之分。所以我们在谈论西部文学的时候往往必然要带着东部文学,因为没有东部文学做对比实际上西部文学更多的体现的是中国文学的整体内涵。而从东部来看,由于中国东部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发展的步伐都要远比西部来的多,迈的大,那么自然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就要比西部好,而且就文化的起源来讲,得意温饱的社会与无法温饱的社会所诞生的文学性必然是不同的。不能温饱的文学中必然会体现出对社会环境的憎恶以及在苦难中挖掘真善美以给人力量,但是他们无法感受到那种充实富足的生活,所以在这种文学中自然就看不到所谓的幸福和满足。而能够温饱的文学中由于文化环境、生活条件等等因素的支撑,所以更容易诞生出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采用的视角和眼光也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层面,因为他们不需要为了生计而愁闷,他们不需要饿着肚子去创作,所以在他们的文学思维中没有唯一的摆脱苦难的信仰,他们有的是对文学真谛的不断追求。西部文学作家通过自己的笔,勾勒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西部。这是一片充满了坚韧的精神追求和厚重历史感的土地,这是一片因苦难而圣洁的土地,这是代表了纯洁理想和美好信念的土地。与拜金主义的风俗相对,他们充满情感的生存,是真实的。在世纪末的惶惶中,他们用持久的坚持,为贫血的中国文化提供的参照,是真实的。尽管存在着种种复杂性,说他们是高尚的人,是真实的马丽华笔下的西藏,张承志笔下的西海固,周涛笔下的文明的新疆,红柯的神性大美的西域都是如此。由于西部文学多以一种理念和精神的鼓吹为标的,所以往往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具体性,徜徉在抒情或是象征的海洋里。

二、社会转型阶段西部文学的革新路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西部文学贫瘠的生活所诞生出来的文学不蕴含文学的真谛。只是我们说当文学创作者一心只为文学而不用考虑其他因素的时候他们所创作出来的内容将会更加纯粹。当然,我们说文学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我们在看到东部文学富足的文学环境的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西部文学所展现出来的真实的生活额,而这就是东西部文学之间存在差异的地方。一个是在文学艺术上的追求,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一个是在文学内涵上的展现,浓郁深厚,沉重严肃。不过在中国繁复的文学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无论是东部文学还是西部文学实际上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期待说在西部文学和东部文学中决出胜负,我们只是在研究东部文学与西部文学是怎样在不同的环境中诞生出不同的真我。

文学是有他的生命的,就像土地中的庄稼类似,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目前我们常见的文学作品都是“速食品”,甚至部分作家大肆抄袭他人作品。在所谓文学的幌子下,加大了大量的杂质,从整体上来看,西部文学的审美特性还存在弊病,其关注程度还不足,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其实一直以来文学界对于西部文学的界定都存在争议,甘肃《阳关》杂志在“新边塞诗”中展示了新疆诗人杨牧、青海诗人昌耀、甘肃诗人李老乡等人的诗歌,形成了西部文学的基本大框,又有周正保、谢晁等人在《绿风》、《当代文艺思潮》等刊物上以理论作为佐证,似乎所有边塞环境下的诗人就算是西部文学的代表了,既找到了自身在历史上的证据和合理性,同时又界定了自身发展的空间和未来。不过相较于边塞诗而言,西部诗词的概念要更宽泛,包含了许多民族、宗教文化,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交叉,同时也是文学思想上的共鸣。因此,目前对于西部文学的界定最终定义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为主体的游牧文明覆盖圈,这个文学范畴可要比以往的边塞诗词的范围要更广泛,而且也更具有代表性意义。对于许多研究者而言,西部文学所展现出来的是西部特有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这种风貌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西部文学的思想内涵,也更够与东部的都市文明和中部的农耕文明之间形成明显的区别。很多时候西部文化的创作路径更多的是在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正向游牧民族对于苍天憧憬一般,他们在文学上也对自我的展现有着明显的追崇。而且随着最初边塞诗词不停在的倡导西部文明自由的美学思想,所以可以说后期的西部文学内容中往往存在着一股自我的力量和一种源自于内心的自信,图腾给了游牧名族信仰,文学给了游牧民族内涵,他们在文学的道路上始终坚守着作为游牧民族的那份自尊与自强,这就是西部文学的发展路径。

三、结语

对比东西部文学的发展来看,实际上无论是东部文学还是西部文学在路径的选择上与彼此的社会层次是存在密切的联系的。东部因为都市文明而展现出来的是想象的魅力和无限的文学空间,而西部因为游牧文明所展现出来的是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和对空间、时间的镂刻。自由美、人性美以及雄壮美,游牧民族用他们的生命在书写着西部文学对于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杨倩. “孕育”与“限制”——西部文学,究竟该如何定义?[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8).

[2] 吴俊. “西部文学”之我见——在“西部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提要[J]. 小说评论, 2013(04).

[3] 唐翰存. 甘肃文学不缺大树,也不需要大树——在“西部文学”论坛上的发言[J]. 扬子江评论, 2012(05).

[4] 李怡. 西部的“空间”与东部的“时间”——关于西部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J]. 唐都学刊, 2003(01).

[5] 马永强, 丁帆. 论中国现代西部文学独特的文明形态[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