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云中水滴越来越大时,它就会落到地面,形成降雨。刚开始的时候水滴呈近球形,但是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水的张力和气压的作用,它会变得像蘑菇伞状。通常雨滴的直径不会超过2.5毫米,不过在下落的过程中,一颗雨滴也会吸收其他的雨滴或者被别的雨滴打碎,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雨滴的大小会不断变化。通常落到地面时雨滴的直径大约在1到2毫米之间。
人类所记录的最大的雨滴是在1995年的巴西和1999年的马绍尔群岛上空发现的,它们的直径大约在8.8毫米到1厘米之间。巴西上空之所以会形成大雨滴,是因为巴西雨林燃烧产生了较大的尘埃颗粒。凝结核越大,包裹凝结核的雨滴可能也会越大。至于马绍尔群岛上空的大雨滴,其成因是当地上空的云中液态水含量相对较高,使得这些雨滴在频繁的碰撞之后不断变大。
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
克里斯·基德
大科技·科学之谜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