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阳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团青工作正面临着逐步被弱化的趋势。本文将结合当前国有企业团青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团青管理 国有企业 发展
国家大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国有企业改革十几年来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建设进程中,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特别是团员、青年职工的思想受到了较大冲击,其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等都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而悄然变化,这就为企业的共青团组织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团青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国企转换经营方式,团青工作任务愈加艰巨
转制后,企业从市场定位、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积极调整,工作重心迅速向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争创企业利润最大化转变。服务企业转换的经营形势,管理机构精简,冗员裁撤显然成大势所趋。始终依托国企党建臂膀下的共青团工作,自然难以回避企业专职团干部精简的现实。于是,企业团委里由三两个专职团干部变为一个,依然独立开展工作,但部门已被合并;有的企业连一个专职的团干部也不设,一律兼职。而由于企业改革所带来的团青工作任务却不曾减少,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团组织的建设任务甚至较以往更为复杂艰巨。如何在兼职团干部为主体的团组织里,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如何调动激励团员青年在企业转机建制过程中建功立业;如何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创新团青工作的方式方法等问题接踵而来,使团青工作的任务愈加艰巨。
(二)经济效益当先,团员青年队伍日益萎缩
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工作进展到一定程度,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涌入企业,经济利益的巨大吸引力,不得不使企业队伍梯次建设的步伐放缓。国有企业不仅仅要计算产品的投入产出率,也要计算人员的劳动生产率。的确,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企业冗员,减少新增职工,按照定员组织生产这些理念无疑是正确的,但正确的理念不代表不会产生副作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职工感觉到自己身边的年轻职工变少了,有的基层班组十年八年也不进一个新人。每年企业接收的新职工与离开团青组织的人数基本是“进少出多”,这就使团员青年的队伍日益萎缩。团组织工作对象的减少,无疑对团组织的作用发挥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信息渠道多元化,团员青年思想更加活跃
企业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等活动显示,转制后国有企业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乐于接受新事物,充满对知识的渴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大量的新生事物通过各种媒体传输到广大团员青年当中,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强,对社会上各种现象反映敏锐。二是关心企业的未来,渴望在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企业的大多数团员青年能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特别关心,渴望企业提供发展的平台,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实际锻炼,喜欢把自己的企业放在同行业中去衡量,也乐于把自己的得失放到同龄人中去比较,思维较活跃。
二、国有企业团青管理工作发展的对策
(一)强本固基,增强团青组织自身建设
“打铁先要本身硬”。要发挥好团青组织的各项职能,一要加强团青组织的自身建设,特别是重视基层团青组织的建设,着力把基层团青组织建设成为服务青年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大力开展青年喜爱、企业支持的活动,通过活动“拢人心、聚人气”,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号召力。三要完善团青组织、团员青年量化考核制度,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的量化打分制度,强化基层团青组织管理。
(二)加强系统培养,建设一只富有战斗力的团干队伍
首先要提高团干岗位的吸引力,生活上关心到位,工作上帮助到位,待遇上积极争取,把团青干岗位变成“香饽饽”,切实提高团青岗位的荣誉感,把优秀的团员青年吸引到团青岗位上来。其次是优化团青干部培养和考核机制,建立完整的团青干部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实效,及时进行系统的考核,检验培养效果,促进团青干部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最后要积极探索团青干部离职转岗机制。让团青岗位形成良好的循环轨迹,能够更好的发挥团青组织作用,更好的体现团青岗位锻炼的优势。
(三)加强典型选树,建立一支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青年先模队伍
优秀青年典型是青年的榜样,是青年学习的目标,是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灯。
三、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团青工作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抓住企业团青工作的新特点。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切入点,实现更好的服务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永.国有施工企业团青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5.02.
[2] 岳寒冰.国企团青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6.08.
[3] 王强.企业团青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