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夏丽
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准。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们的阅读教学常常使词语教学陷入一种机械而刻板的模式之中,很多教师总是延续着理解、积累、运用的老套模式,无法真正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其教学效果低下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只有巧妙地将词语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整合起来,引领学生以自身的精神世界去解构、悦纳词语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开掘词语的鲜活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改善。
一、引入生活之源,理解词语
生活是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生活背景下的学习才是真实、亲切的,易于学生接受的。学生在自然生活状态下才能真实地展现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完成认知、积累、探究,最终掌握所学,学以致用,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师结合生活创设情境,让看似单调的词语充满生机活力,让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学生才会对词语产生兴趣,学起来也会轻松自如,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第十一册4单元“熟记成语”,由于词语所表现是旅游胜地,教师引导:“今天是个游玩的好天气,我作为颐和园风景区的导游会陪你们一起游览举世闻名、绝无仅有的胜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画卷。”教师巧妙地将旅游融入教学,迅速抓住学生,将他们带进生活情境。随着背景幻灯片的播放,教师将本单元的成语融会贯通于精彩的解说词中。此时学生兴趣盎然,仿佛置身于优美的自然景区,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语的魅力,从而提升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教师顺势引导:“下面哪位导游带领我们去游玩?”教师再度调动学生的欲望,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在联系实际中形成自己的体悟与感受,将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和盘托出。教师创设了一次别样的旅游,赋予了词语新的生命,让每个词语都闪动灵光。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对所学词语的理解,词语印入学生的脑海,让学生爱之莫及。
二、注入生活资源体悟词语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不仅包含了许多语言和文化信息,还融合了无数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在词语教学中,将生活和成语有机联系,在相互感染之下更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探究其真正的内涵,领悟成语美妙绝伦的含义。
如第三册第一单元“熟记成语”,教师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切身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颇深,此时让学生们谈谈对“秋色宜人”“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等词语的感受,学生自然有话可讲,真情流露滔滔不绝。有的学生说:“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到处一片金灿灿的,秋风吹着人舒适、凉爽,真的是秋风送爽。”有的说:“秋天有金色的果实,碧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澈的溪流,一切看着都是那么惬意,应该就是秋色宜人的感觉。”有的还说:“在一个傍晚,大雁从头顶飞过时,我真的听到它的叫声了,这应该是‘雁过留声的字面意思吧。”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总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好像从没有对成语厌倦,理解成语也不在让人望而生畏。
教师在这一案例的设计中,可谓是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学生就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成语的身影,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对成语产生深厚的学习热情,周而复始,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拓展思维想象。
三、借助生活情境运用词语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所在,离开生活的学习、探究是空洞的,乏味的。在单调的词语教学中,教师更应利用生活,将机械的字符融入鲜活的生活,赋予词语灵动力,让每个词语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在恰当的位置闪亮登场。学生游走在词语与生活之间,不断的揣摩、调整,感悟词语的魅力和微妙变化,继而达到灵活运用词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写作水平。如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熟记成语”,在教师独具匠心的“导游”设计环节中,学生热情高昂,在身临其境中已然深刻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教师拓展引导:“在以下风景画中选择一幅,用上所学的词语说一段话。”与此同时,教师相机出示了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够经常看到的一些风景图片。由此,学生一下子将自己的生活积累融入学习的成语之中,将眼前所见与学习的词语紧密地整合在一起,体验到词语表达的简洁与生动,从而真正将词语的运用与现实生活勾连起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更是促进学生向语段、篇章的过渡性单位,理应成为阅读教学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现有资源,不断地深入其中,探寻词语所蕴藏的内在生机,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让语文教学因为词语而迸发出全新的色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