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2016年8月,时隔12年,女排再度登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一瞬间,举国关注,全民欢庆,霸屏热搜,一片欢腾。久违的“女排精神”再次刷屏,甚至连“女排精神创造奇迹”这样带着浓浓鸡汤味的标题都横空出世。
然而,在女排战胜巴西之后,郎平冷静地强调:“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作为高中生,你对“女排精神”有怎样的看法?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文1
深自缄默 方得始终
□湖北枝江一中小帆文学社 李倩
要问2016年奥运看什么,不用说,女排赢了,郎平火了。女排重回巅峰,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夺回了“分量最重”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块金牌。霎时间,女排精神霸屏热搜。然而,女排精神是什么?女排精神又带给你哪些感悟?这些都是引人深思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是比仅仅空喊些“女排精神创造了奇迹”的空头口号更有意义的事。
屠格涅夫曾说:“唯有经受住地狱般磨砺的人,才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唯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诚然,当别人成功时,一般的人都只会为他外表的光鲜亮丽所迷惑所吸引,却忘了为了闪光灯下的那一刻他也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的。所以,女排精神的意义最重要的也在此:坚持、努力、拼搏、向上。
“拼”者,即为达目的而不惜代价,甚至可以付出生命;“搏”者,即在成功的可能性极小的情况下,破釜沉舟,竭尽全力,放手一击。两个字合起来,便是为了达到目标不顾一切,全力以赴。这不正是女排精神的意义所在吗?拼搏、努力这不正是对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吗?女排精神是值得国人推崇的,学习的,但郎平教练的那一句话同样也引人深思。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郎平在女排战胜巴西后这样说道。
女排精神的不断提升与发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么“非宁静无以致远”再恰当不过了。
赢了比赛当然是值得欢呼的事,但国人却为之疯狂,这与郎平的沉着冷静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恰恰诠释了深自缄默,方得始终这个观点。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静,才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有静才能制胜。然而,现在社会中无处不浮躁:考试中的心猿意马,叛逆的少年离家出走,失恋后的女司机在高速上超速行驶撞死数人……浮躁不可取。所以,对于那些空喊口号的人来说,多学习女排精神,从女排精神中悟出自己的心得,那样便是极好的。
还是那句话:深自缄默,方得始终。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如是说。
例文2
莫以成败论精神
□湖北枝江一中小帆文学社 李婷婷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一事引发了热议,众多媒体接连报道了关于“女排精神”的话题,对女排精神下了种种定义,在我看来,女排精神并不是夺回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
“女排精神回来了”之类的话语覆盖了各大媒体新闻的头条,这次奥运会的夺冠确实证明了女排精神,但真正意义上的女排精神难道只是赢得比赛就具备了吗?我认为不然,就像中国排球领军人物所说的那样,“女排精神的传承一直都在,我觉得不是赢球是女排精神,输球没女排精神,我们的训练很刻苦,不能单谈女排精神,要看到整个努力的过程。”真的像郎平所说,中国女排曾一度陷入了低迷期,直到郎平从危局中接手中国女排,而她面对的是一支人员老化、打法摇摆的半成品队伍。面对转型的困境,郎平带给中国队最大的改变就是组建“大国家队”高强度的集训,使许多年轻的新人如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而每天在训练场上练习的她们即便受到万般挫折,也不言放弃,这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
其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我们不能以成功来欢呼“女排精神仍在”,以失败来感慨“女排精神涣散”,也许对我们平常人来说,赛场上的成败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赛前的拼搏努力,赛场上挥洒的汗水你又何曾想象。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此类现象,许多人羡慕“学霸”取得优异成绩,但你想过没有,在光鲜背后,别人也许付出了比你多十倍的努力。
“女排精神”的真谛是坚韧、顽强、拼搏,而非输赢,如果中国女排离开了日常的积累,艰苦的训练,光靠精神是不行的,只有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在比赛场上顶住压力,将能力发挥到极致,才是精神最有力的体现。
孙中山曾有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现代化社会,女排精神要与时俱进,遇到挫折时及时调整战略,不以输赢为唯一目的,力争奋进最重要,就像郎平的态度:“我们最终的目标不仅是里约奥运会,更是2020年的奥运会的胜利。”
女排精神一直都在,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论精神,要用平常心对待比赛,这才是运动赛场上拼搏、不言放弃的高境界。
(指导教师:万安/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