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月娥
现代人常常觉得活得苦、活得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们自己常常用放大镜看苦恼,顾影自怜,最终难以自拔。
一个故事说:有个主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可主妇想到,鸡蛋能孵成小鸡,小鸡能变成母鸡,而母鸡又能下很多蛋,很多蛋又能变成很多鸡……主妇如此想下去,仿佛自己失去了一个养鸡场,越想越痛苦。
不要嘲笑那个主妇,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心理放大镜”。
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们常常忧虑的“烦恼”问题,做了下面这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心理学家要求实验者在一个周日的晚上,把自己未来7天内所有忧虑的“烦恼”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指定的“烦恼箱”里。
过了3周,心理学家打开这个“烦恼箱”,让所有实验者逐一核对自己写下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并未真正发生。
然后,心理学家要求实验者将记录自己真正“烦恼”的字条重新投入了“烦恼箱”。
又过了3周,心理学家又打开这个“烦恼箱”,让所有实验者再一次逐一核对自己写下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曾经的“烦恼”已经不再是“烦恼”了。
实验者切身地感到,烦恼这东西原来是预想的很多,出现的很少。
心理学家从对“烦恼”的深入研究中得出了这样的统计数据和结论:“一般人所忧虑的‘烦恼,有40%是属于过去的,有50%是属于未来的,只有10%是属于现在的。其中92%的‘烦恼未发生过,剩下的8%则多是可以轻易应付的。因此,烦恼多是自己找来的。这就是所谓的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
那么,对现代人而言,该如何走出放大烦恼的误区呢?
首先,接纳已经发生的烦恼。我们的情绪并不是主观意志能完全控制的,如在众人面前讲话时紧张,常常是越想控制紧张,则紧张越厉害,越想控制焦虑,则焦虑越甚。相反,如果对待痛苦与焦虑采取接纳的态度,痛苦产生后告诉自己:我痛苦了,这是一种难受的感受,但我自己控制不了,我只能接纳它。这样,虽然看来好像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任何情绪的过程都有它发生、发展、高潮、下降及结束的过程,只要我们接纳它了,最终它也就消失了,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试着寻找放大烦恼背后的心理原因,如是否自己太过追求完美、太看重事物的结果、大注重他人评价等。
第三,正视现实的压力。烦恼的产生,常常有着一些我们不愿面对的现实压力、心理冲突,如婚姻的矛盾、工作的压力、人际的冲突等,我们要学会正视并及时解决它们,逃避只能使问题更为复杂和麻烦。
第四,寻找多途径的愉快来源,我们的愉快来源越多,我们就越少惧怕失落,越少痛苦和焦虑。生活是多彩的,只要我们愿意,每时每刻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愉快。
第五,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