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琴,尹建华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江西省晚稻生产“籼改粳”的战略思考
余丽琴,尹建华*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概述了江西省地方稻种资源分类、东乡野生稻的特征特性、弋阳大禾谷种植历史和近年江西省粳稻推广种植现状,提出了江西省晚稻生产“籼改粳”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江西;粳稻;晚稻;籼改粳
水稻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国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中国是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国家,由于粳米品质优、口感佳,粳稻100%用作为口粮,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3]。据中国水稻研究所对浙江省农村稻米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提高1%,粳米消费量增加0.14%,而籼米需求下降0.12%[4-5]。除了东北、京津沪、江浙一带食用粳米外,如今广东、海南等地也食用粳米,南方已成为我国粳米最大的消费区[6-9]。由于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东北粳稻的发展潜力逐渐变小;华北和西北地区也因水资源的限制,不可能再大幅度扩大粳稻种植面积;粳稻种植面积大幅度扩大的潜力在南方稻区。因此,发展南方稻区粳稻生产,提高粳稻总产量和粳米品质,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0-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等原来均以籼稻为主,自发展粳稻以来,粳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全国粳稻面积占比由1980年的11%上升到2013年的近30%。全国粳稻产量从2003年的4277万t增加到2014年的7020万t,占全国稻谷的比重从2003年的27%增加到2014年的34%左右。我国台湾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籼改粳”,粳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江苏20世纪80~90年代“籼改粳”成功,取代江西占领了上海大米市场。近年来河南“籼改粳”面积已经突破13.33万hm2。2010年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在主持农业部常务会研究扩大粳稻生产工作安排时指出,确保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粮,口粮供给的重点是稻米,稻米的关键是粳稻。江西省自2009年探索粳稻种植以来,提出了晚稻生产“籼改粳”的发展思路,创建了“早籼晚粳”高产高效生产新模式;实践证明在江西实施晚稻“籼改粳”是保证完成增产50亿kg粮食的重要保障措施。
我国约有2500万hm2的农业土地受重金属污染,近2000万hm2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Pb、Cd、As、Hg等重金属污染。受重金属污染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籼稻产区。张良运等[14]对从江西、湖南、安徽和广东等典型水稻产区的部分市场和污染地区随机抽取的70份米样检测发现,70%以上样品的Cd含量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值。重金属超标的大米不仅会使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据相关学者报道,镉中毒不但会损害人体肾功能、骨骼和消化系统,还对人体有一定的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的“三致作用”,且慢性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骨痛病”和“贫血”[15-16]。李坤权等[17]研究表明,籼型、新株型和粳型3种类型水稻糙米对镉积累能力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为籼型>新株型>粳型;即在镉胁迫下,籼型水稻对镉有更强的吸收及向籽粒转运能力,新株型水稻品种次之,粳型则最低。因此,在江西发展粳稻可以缓解南方稻米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状况,符合农业生产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新要求,是对“江西省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的响应。
江西是传统的双季籼稻主产区,晚稻季温光资源充沛,且晚籼稻收割后大部分田块是空茬田,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未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同时,每年入秋之后,江西籼稻生产经常会遭遇“寒露风”天气的影响,导致晚籼稻不能高产、稳产。粳稻作为喜温耐凉的水稻亚种,同籼稻相比具有耐低温弱光、抗倒伏能力强、稳产性好、出米率高等优势;在秋季环境条件下不仅利于其灌浆充实创造高产,同时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粳稻优良品质的形成。气象数据分析显示,2008~2015年江西省南昌县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平均最高温分别为22.60和20.74 ℃,平均最低温分别为16.01和16.57 ℃,平均温分别为18.85和17.09 ℃;江西省吉安县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平均最高温分别为25.00和22.32 ℃,平均最低温分别为16.20和16.87 ℃,平均温分别为19.78和17.38 ℃。在江西实施晚稻“籼改粳”,利用晚粳稻后期耐低温的特点,充分利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光温资源,使江西省水稻生产季节向后延长15~20 d,不仅可以通过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还利于缓解入秋后寒露风给水稻生产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适当延长双季早稻的生长季节,早稻可以种植中迟熟的品种,进而提高双季早稻的产量,实现双季高产。
江西省自2009年以来开始探索粳稻种植,提出了“早籼晚粳”的发展思路。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和组织围绕“早籼晚粳”技术模式,开展了全方位的栽培技术研究,创建了“早籼晚粳”高产高效的生产新模式,创造了“早籼晚粳”百亩示范双季平均产量达20.54 t/hm2,打破了双季籼稻单产始终在15.0~16.5 t徘徊的现状。2015年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在江西上高召开了现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等全国知名粳稻专家在参观考察了上高县大面积二晚粳稻生产现场后评价说:“上高县‘早籼晚粳’高产高效稻作种植模式管理水平堪称全国一流,值得大面积推广。”目前,江西省粳稻种植面积已达2.67多万hm2。在江西因地制宜推进“籼改粳”,已成为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新途径,践行“藏粮于技”战略的新举措,为南方地区粮食品种结构调整的新创新。
2.1 江西省地方粳稻种质资源丰富
由表1可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收集保存的3172份江西地方水稻种质资源分类,包括2777份籼稻种质和395份粳稻种质,粳稻资源数占地方水稻种质资源总数的12.45%;其中早粳稻44份、中粳稻11份、晚粳稻340份。江西地方水稻种质资源中有糯稻资源471份,其中粳糯稻322份,占糯稻资源总数的68.37%。江西地方粳稻种质资源在江西省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上饶、抚州和吉安等3个地区。江西自古就有种植粳稻的习惯,主要种植的是晚粳糯稻品种,用于加工成米酒和各种传统的地方小吃。
表1 江西省地方水稻种质资源 份
2.2 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东乡野生稻
东乡野生稻是1978年在江西省东乡县发现的,经专家论证和查新,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野生稻(28°14′ N),被称为植物“大熊猫”。细胞学鉴定表明,东乡野生稻的染色体数2n=24,组型为2n=24=12M+10SM+2ST,带型为2n=24=10+C/C+4W/C+2C/CT+2WN/C,但第10条染色体随体易显现,很突出,而且第12条染色体着丝点所在的缢缩部分明显,偏粳型。耐冷性鉴定发现,东乡野生稻打破种子休眠后,种子萌发温度为8 ℃,苗期和穗期耐冷性1级,比耐冷粳稻更强;在原生境极端低温-8.5 ℃下能够自然越冬。武汉大学(28°30′ N)连续10年(1981~1991年)进行自然越冬试验,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能耐受-12.8 ℃极端低温。杂交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与籼稻南京11号、紧粒新四粘、早香17杂交F1的结实率分别为76.32%、84.43%和69.68%;与粳稻立美糯、京引122杂交F1的结实率分别为62.47%、47.84%;与籼稻南京11、IR36、测49进行测交的小穗育性值分别为92.7%、77.1%和90.3%,与粳稻巴利拉、秋光测交的小穗育性值分别为88.1%和81.8%,说明东乡野生稻具体广亲和性。酯酶同功酶的分析结果表明,酶带与海南普通野生稻存在明显差异,但与江西古老农家品种乐平油粘子、重阳糯的酶带(酶带条数、色泽、宽窄及相对迁移率)相近。
通过对东乡野生稻的生态环境、生物学特征、细胞学鉴定、同功酶分析和比较,证明其是“土生土长”的普通野生稻,与国内普通野生稻相比,具有“无地下茎,宿茎休眠芽越冬,耐寒性极强,染色体带型偏粳”等特异性。同时也间接说明,江西的气候条件是适合粳型水稻品种生长种植的。
2.3 江西省著名地方粳稻品种——弋阳大禾谷
弋阳大禾谷又名“玛谷”,其生育期较长,作一季稻种植需要在弋阳比较湿冷的水田里生长150 d左右,经历春播、夏种、秋养、冬收,吸足了“四季之水”,得天地之精华,才会成熟,是稻中珍品,被称为江西四大名米之一。弋阳大禾谷介于糯稻和籼稻之间的特色常规粳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15%~16%之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弋阳年糕(又称“弋阳大禾米粿”)的生产原料。弋阳年糕制作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弋阳年糕采用“三蒸两百锤”的独特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洁白如霜、透明似玉、柔软爽滑、韧而不粘、久煮不糊”的特点,蒸、炒、煮皆可,食用方便,风味独特,属传统珍品。2006年1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弋阳年糕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仅为弋阳县辖区内的3333.33 hm2。为了实现精细经营,弋阳县作出“关于实施弋阳年糕产业化工程的决定”,严格确保弋阳年糕独特的品质,目前,年糕产量达到2500余t,年总产值达1500多万元。2010年,弋阳年糕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西地方水稻种质资源分析和弋阳大禾谷种植发展历史说明,在江西可适度发展晚粳稻生产。
一是优良品种缺乏,产量较低且品种差。江西水稻科研工作者近年才开始粳稻新品种选育工作,还未育成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粳稻品种,种植粳稻大都来自江西以北的稻区,对江西省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较差。在搞好品种引进的同时,积极开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试验,研究粳稻在江西丰产的规律和丰产技术。同时,育种工作者应积极开展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利用江西地方粳稻种质资源和东乡野生稻为亲本,立足双季晚稻、先常规粳稻后杂交粳稻的原则,培育适合江西气候条件种植的高产优质二晚粳稻品种。江西籼改粳一定要高起点,特别注重优质化,避开夏季和早秋的高温影响,以推广种植晚粳为主。即使是晚粳也要筛选培育出在秋季相对高温下能保持优质的品种。
二是同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差异较大,除草剂、肥水管理、稻虫害防治等问题突出,缺乏相应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由于粳稻的分蘖性弱于籼稻,采用与籼稻相同的肥水管理技术易导致单株有效穗数少而造成减产。粳稻与籼稻抗除草剂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应根据粳稻的生长特性和江西稻田杂草类别研制适合在江西粳稻生产中应用的专用除草剂。粳稻易感稻曲病,加上南方空气湿度较大,稻曲病成为粳稻在江西推广种植的主要病虫害之一。粳稻耐肥抗倒,较耐低温,后期灌浆时间较长;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研究表明,粳稻灌浆期比籼稻长15 d以上,且灌浆期每延长1 d可增产75 kg/hm2左右。为此,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和组织就“早籼晚粳”开展了早晚稻品种搭配、晚粳稻品种选择、晚粳稻早发和晚粳稻提高籽粒充实度等技术研究,建立了以秸秆全量还田、种植绿肥、精确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应用技术,创建了“早籼晚粳”高产高效生产新模式。
三是由于粳稻脱粒难,籼稻容易脱粒,在以往人工或半机械化脱粒的情况下,现收现脱不仅费时费力还脱不干净,农民自然不会选择种植粳稻[18]。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激励,水稻的机械化收获发展很快,平原地区80%以上为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收获解决了双季稻区粳稻现收现脱脱粒难的问题,为江西粳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四是消费习惯等原因,不适合江西的蒸煮方法和口味。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饭软而带有一些粘性,籼稻直链淀粉含量较高,饭相对较硬,对采用先煮后蒸做饭方法的江西而言籼稻更适合。加上长期习惯于食用籼米,对粳稻米的软而粘不习惯。加上人们的消费习惯,粳稻米在江西市场占有量较小,粳稻谷的销售市场和价格问题突出。此外,江西的稻米商品率较高,主要销售地区是江西以南地区。出自与江西饮食相近的原因,导致江西种植的粳稻自然也就没有销路。上述原因导致了长期以来粳稻在江西得不到发展。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家庭人口减少,加上电饭煲、高压锅家用电器的普及,过去那种先煮后蒸的做饭方法不仅在城市已被淘汰,在农村也越来越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大,南方城市喜食粳米的北方人增多。蒸煮方法的改变和流动人口的增加,都为江西适度发展粳稻提供了空间。
五是粳稻稻谷干燥问题。长期以来,江西传统的稻谷干燥方法主要是在晒场或公路上自然晾晒,受气候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时间长、损耗大,干燥不均匀,土石易混入,严重影响了稻谷的品质。早稻收获季节雨水较多,如不能及时收获干燥,稻谷发芽、霉变现象时有发生。晚稻种植粳稻如延后收获靠自然晾晒的话,难以保证稻谷安全含水量标准。因此,在江西推广“早籼晚粳”栽培技术的同时需要大力推广稻谷干燥机械化技术。稻谷干燥机械化具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防止稻谷收获后因阴雨连绵等自然因素产生发芽、霉变所带来的损失,减少因在自然环境下干燥稻谷受大气或其他原因的污染而降低了稻谷品质,提高稻谷的品质、增强耐贮性、提高加工出米率,还可以防止农民因占用公路晾晒稻谷产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隐患。
六是粳稻谷的收购问题。粳稻由于整精米率高而收购价远远高于籼稻,但目前在江西还没有按粳稻谷的价格收购,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粳稻的积极性。粳稻在江西的种植面积少,当地粮商还未开发出粳米销售市场,外地粮商很少来江西收购粳稻谷。在江西推广“早籼晚粳”栽培技术,应该选择适宜地区集中连片进行千亩以上规模化种植,以满足当地粮食部门收购站仓容量的要求;在推广初期,政府部门要给予粮商优惠政策,鼓励当地粮商开发粳米销售市场,吸引外地粮商前来江西收购粳稻谷。
七是粳稻种植区域问题。粳稻灌浆期比籼稻长15 d以上,比籼稻需要多灌溉1次水、多施10%的肥料。因此,在江西晚稻推广种植粳稻并不是全面推广,要根据光热水资源、肥力水平和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做好种植区划,选择核心区域进行示范推广,再根据品种表现、市场预测逐步扩大推广种植面积。
[1] 高旺盛,杨光立.粮食安全与农作制度建设[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陈温福,潘文博,徐正进.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6):801-805.
[3] 张洪程,霍中洋,许轲,等.水稻新型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190-200.
[4] 花劲,周年兵,张洪程,等.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及对策[J].中国稻米,2014,20(1):5-11.
[5] 程飞虎,周培建.江西适度发展粳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7-8.
[6] 陈温福,张龙步,徐正进,等.北粳南引研究的进展与前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4,25(2):131-135.
[7] 孙广朝,李金岐,董县中,等.籼改粳低产原因与技术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68-69.
[8] 李成荃.南方杂交粳稻的增产优势与合理利用[J].杂交水稻,1991(增刊):6-9.
[9] 黄发松,王延春.湘、鄂、赣发展晚粳稻生产的条件与建议[J].中国稻米,2010,16(6):67-68.
[10] 张洪程,张军,龚金龙.“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及其形成机理[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4):686-704.
[11] 孙强,张三元,张俊国,等.东北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J].北方水稻,2009,40(2):72-74.
[12] 谢建华.积极发展粳稻生产不断优化稻米结构[J].中国农技推广,2006(1):4-7.
[13] 骆名瑞,陈涛,姚姝,等.武运粳7号改良系重要品质性状的分析比较[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1):14-17.
[14] 张良运,李恋卿,潘根兴.南方典型产地大米Cd、Zn、Se含量变异及其健康风险探讨[J].环境科学,2009,30(9):2792-2797.
[15] 周禄斌,张蒙.食品中常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防控措施[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19(1):15-17.
[16] 贾广宁.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有色矿冶,2004,20(1):39-42.
[17] 李坤权,刘建国,陆小龙,等.水稻不同品种对镉吸收及分配的差异[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5):529-532.
[18] 潘晓华.江西发展粳稻生产的探讨[J].江西植保,2011,34(3):135-136.
(责任编辑:曾小军)
Consideration on Strategy of Alteration from Indica Rice to Japonica Rice in Late Rice Produc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YU Li-qin, YIN Jian-hua*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ang 330200, China)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cal rice resources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ngxiang wild rice, the planting history of Yiyangdahegu, and the extension and planting status ofjaponicarice in recent years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put forward the feasibility, existent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alteration fromindicarice tojaponicarice in late rice produc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Jiangxi;Japonicarice; Late rice; Alteration fromindicarice tojaponicarice
2016-07-03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1113010013);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余丽琴(1968─),女,研究员,研究方向:水稻种质资源。*通讯作者:尹建华。
S511.22
A
1001-8581(2016)11-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