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慧敏 陈家建 马 双
社区居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与成因研究
——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数据为例
● 边慧敏 陈家建 马 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①。社会治理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管理,更突出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管控。社会治理强调制度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改进社会治理是基层管理体制完善的核心,而促进居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则是改进社会治理的基础。只有居民参与到基层社区的公共事务中,才能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发展机制,激发社会活力,推进社会建设。
那么,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现状如何?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对现状的分析,经验研究也只涉及部分个案,尚缺乏大规模的数据调研。社会公众和学术界对社区居民公共事务参与的重要意义有所认识,但数据调查和相关分析付之阙如,需要通过实证调查搜集详实资料来进行判断并分析其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专门针对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设计了问卷。考虑到年龄因素,样本采用16岁至80岁的受访人本人相关数据,有效回答参与意愿的样本量为13764人,是一次涉及居民参与意愿的大型调查,数据质量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不同的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有较大的差异,有三个层次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社区环境因素、社区管理机制因素。个体因素,是指个体的教育程度、政治面貌、人口流动状况,这些因素会导致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某些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某些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低;社区环境因素,是指社区的城乡区位、社区人口规模,这两个因素也对居民参与意愿有明显的影响,城乡和不同规模的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都有不同;社区管理机制,包括社区干部特征、社区对居民的影响、社区对居民意见的回应度三个方面,社区管理机制的良好程度决定着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意愿的高低,良好的管理机制让居民更有意愿参与,管理机制差则造成居民参与的冷漠。
1.个体因素中,教育水平、党员身份、居住稳定对公共事务参与意愿有正面影响
有研究表明,教育程度提高,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都有明显的增长。通过对中国社区的调查,也证实了教育对基层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明显影响。低教育水平阶段(小学及以下),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也明显较低,不到30%的人愿意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当中;而随着学历的提高,参与意愿也明显提升,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参与意愿达48.1%。因此,提高教育水平,是促进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改进基层
社会治理能力的基本途径。
不同政治面貌的居民参与意愿也明显不同。党员和非党员的参与意愿差异明显,44.8%的党员愿意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而非党员只有29.9%有参与意愿。见图1。因此,需要发挥党员在社区公共事务中的积极角色,通过党员的参与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图1 政治面貌与参与意愿
人口的居住与流动状况也明显会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产生明显影响。相比而言,本地居民的参与意愿高于流动人口,本地居民有33.8%的参与意愿,流动人口只有27.8%。见图2。因此,如何让流动人口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中,是基层管理的重要问题。
图2 人口流动与参与意愿
2.社区的城乡差异及管理规模影响居民参与意愿
在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社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在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方面,城市和农村社区也有很大的不同。城乡社区综合来看,约有32%的居民表示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其中,城镇居民的参与意愿高于农村,城镇有32.8%,农村有31.6%。见图3。
图3 城乡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差异
除城乡差异外,还需要重视社区规模对居民参与意愿的影响。社区人口太少,则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规模效应;社区规模太大,则会产生参与困难的问题。因此,维持适度的社区人口规模,是提升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基础。从数据研究来看,中等规模的社区居民参与度最高,1685人至5000人最为合适。见图4。
图4 社区规模与参与意愿
3.社区与居民互动性有助于增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意愿
社区与居民的良性互动是提升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首先,社区对居民的影响是反映社区—居民关系的重要指标。从社区的治理内容来看,社区对居民的影响包括三个维度:居民发生纠纷时是否向社区求助;居民生活困难时是否向社区求助;社区对居民的帮助大小。综合这三个方面,可以测算社区对居民的影响力指数③。见图5。数据分析揭示出,社区对居民的影响力越高,居民的参与意愿越强。
其次,社区对居民的回应度也非常重要。社区对居民的回应度测量的是居民的意见得到重视和采纳
的程度,是反映社区管理机制的重要指标④。分析发现,居民的意见越容易得到回应,则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越强。见图6。
图5 社区影响力指数与居民参与
图6 社区对居民的回应度与居民参与
结合上述调查数据及结论,若要改进社会治理,关键的途径是提升居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意愿。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1.提升居民素质是改善公共参与的根本途径。居民参与意愿取决于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教育水平高、政治关注度高的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更高,参与能力也更强。除教育外,建议对居民的公共参与基本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居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能力。
2.提升流动人口的社区归属感。流动人口的参与意愿明显低于本地居民,流动人口的归属感较低,参与度自然也较低。因此,建议通过改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增加吸引流动人口参与的公共活动,提升流动人口对社区的认可度,从而提升流动人口的参与意愿。
3.增加社区建设的资源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由于城乡差异,城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高于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基础设施较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居民在获得良好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更有意愿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互动机制。
4.合理规划社区规模。合理的社区规模是影响居民参与的重要因素。社区规模太小,则公共资源少,治理没有规模效应;社区规模太大,导致社区陌生化,居民参与公共事务难度大。从调查数据来看,1685人至5000人之间的社区规模相对适中,有利于提升居民参与程度。
5.提高社区干部素质。社区管理水平受社区干部素质影响。更具开放性、现代性的社区有利于提升居民参与度。特别是社区书记的影响力最明显,书记的教育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参与度提升明显。
6.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在社区对居民的影响中,社区提供的服务越好,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越高,参与意愿越强。因此,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尤其是在纠纷调处、社会救助方面给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能够明显改善居民的参与意愿。
7.提升社区对居民意见的回应度。社区对居民意见的回应度影响着居民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居民认为自己的意见得到重视,有所回应,则有更高的意愿参与公共事务。因此,需要通过改进社区干部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完善议事会、监事会等机制,更好地提升社区的回应度。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②李培林:“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有三大区别”,《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21日。
③社区对居民的影响力指数=(0.35×纠纷求助社区占比+0.3×社区帮助度+0.35×经济困难求助社区占比)×100。纠纷求助社区占比:居民发生纠纷时求助社区的比例;经济困难求助社区占比:居民产生经济困难时求助社区的比例;社区帮助度:居民认为能够在社区获得有效帮助的比例。
④社区对居民的回应度=(0.6×社区采纳比值+0.4×社区重视占比)×100 。社区采纳占比:居民向社区提出建议获得采纳的比例;社区重视占比:居民认为向社区提出的建议受到社区重视的比例。
西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