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念场所中的“意境”探索
周雅
傅少鹏
纪念行为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行为之一,北京的纪念场所逐渐从实用的目的升华到心灵的情感需要,纪念空间也逐步成为重要的基础和载体。本文以中国思维的“意境”为出发点探究北京纪念场所的营造方式。
北京纪念场所 意境 中国元素
意境,是中国场所设计的灵魂,纪念设计场所也不例外,北京的纪念场所设计也是如此。意境在北京纪念场所的体现是将中国精神融入纪念场所,传达出深远微妙、耐人品味的情调氛围,使得游览者睹物会意、融景生情,感受北京纪念场所空间环境中的深邃境界。北京纪念场所的特殊意蕴与美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使得北京纪念场所有了灵魂,充满了生气。纪念场所的景不再是一览无余的固体物质形态,而是散发着深蕴情致的活生生的精神境界。
北京纪念场所以纪念、怀念的场所精神寄托加上中国元素的运用,以至意境在设计形态表达时,不再以客观环境、具体景物为重,而是让人以心灵的内在宁静、自由去感受纪念场所的地域物态、时景。一草一石、勺水杯波,都足以引发纪念者的纪念之情。遐想神游让人们感悟纪念场所其中的永恒与安宁。纪念场所中一花一世界,这世界是心中体会到的世界,并非客观的事实存在的纪念场所。重在内心体味而忽略实体设计,体现在北京纪念场所之中,便是以片石勺水造林泉之境,包含着悠远、脱俗的意蕴。这就是从有限的纪念场所的物象形态中创造出使人们体会到无限灵动的内心世界的美的氛围。北京的纪念场所的设计,不只表现为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更注重由实景引发的纪念情思神韵的意境体现。意境在北京的纪念场所的体现并不是目的,而是由他们所传达或引发的地域情韵和纪念精神的升华。意境的表达强化了北京纪念场所的地域文化与纪念精神的内涵。
北京纪念场所的意境表达既在具象、时空之中,又超乎有限时空、具象之上,是永恒的生命境界。北京纪念场所的意境引导人们的思想、情趣由具体而进入玄远虚灵,让人在似实而虚之中体会生命本原的意义。北京纪念场所的山川林木、一石一花、鸟鸣人语,都是意境生命体的体现。北京纪念场所因心造境,境心和谐,意境之美不拘泥于实物的形态,多以对人们心中纪念之情的解读,使场所境界升华。意境在纪念场所中是灵魂、神韵、情怀、精神氛围的渲染,以形成洒脱、清幽、淡远的韵味,塑造清净、超脱的心灵境界。北京纪念场所的意境营造,在实景中寄托了更深的意境,追求意象外之意趣、神韵,使物境与心境、与自由的精神融合为一体。意境的营造充分发挥了心灵的能动性,在具体景物的设置中总是尽可能多地营造一种心理氛围,从有限的物境传达着无限的精神境界。
意境在北京纪念场所中,意味着他是一种独特的空间概念或空间美,通过空间意蕴来体现。
意境在北京纪念场所中以有限的空间,利用使人产生凝想的中国元素,山、池、花木、亭台等等融入设计,通过中国传统塑造空间手法借景、对景、隔景等,营造出既符合北京纪念场所实际意义又给人以冥想的空间,耐人寻味。北京纪念场所意境的营造是由若干相关的要素所构成完整统一的纪念意境空间,北京纪念场所意境的营造要靠设计要素之间的协调构建。
3.1空间的划分及布局
意境在北京纪念场所以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感受。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进行整体空间划分、布局,使得空间多端变幻,宁静致远。
北京纪念场所意境空间营造,不仅要有得体的划分、对比,更需要有各个不同的部分空间之间的配合、协调,以形成让人思绪万千的整体境界,这就是通过整体布局增强空间美感。就如《越中园亭记》中空间描述:“旷亭一带,以石胜;紫芝轩一带,以水胜;蔗景一带,以轩敞胜。”这样空间的划分与交替变化的整体和谐布局,让人们在北京纪念场所的空间中思绪万千,并且增加了纪念场所的情趣性,正所谓,“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
3.2主导空间或空间主题的营造
纪念场所的分割与旷奥交变的布局,主要是使空间成为“模糊空间”,产生无限的遐想;空间的主题营造,则使北京纪念场所突出“精神空间”,产生耐人寻味的深层内涵。
北京纪念场所空间的营造组成要素并不是平均用力、各分秋色的,而是以一个主导空间统驭周围的次要空间,并共同以一特色空间营造形成空间系统的主导空间主题。主导空间的创造有多种因地制宜的方式,可根据地势、地貌条件,自如地组织。有以山体为中心构建的,也有以水体或建筑为核心构建的,花木有时也成为营造意境空间的主题中心元素。北京纪念场所空间的划分与协调,必须结合空间的主题进行营造,才会有画龙点睛之妙,点化出一份神韵。没有这点睛般的空间主题或主导元素,复杂变幻的空间划分就容易成为无灵魂与无神采的设计场所。
北京纪念场所的中国传统思维意境营造,表达着不即不离、幽玄微妙的境界,片石勺水,一草一花,引发游览者的纪念沉思之情,给人以意趣迭生,超然尘外之感。
(注:北方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1]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86-112
[2]萨克塞.纪念空间设计[M].东方出版社.199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