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
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党的新闻舆论丁二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箴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既是对整篇讲话精髓的概括。又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指导思想和总任务。也囊括了习近平新闻舆沦思想的基本要点,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出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要实践价他。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大量论著。都把着力点放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对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党报工作的经典论述,而当前党的媒体应以什么思想为指导。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很少做出切实的探索。如果有所涉猎,许多论点仍然停留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刘少奇等革命家先后提出的一些观点。作为回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史,这种研究十分重要;但完全用它来指导今天的新闻工作,不免书卷气浓厚。脱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早在90多年前,列宁就强调:“现在必须彝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国今天党报的指导思想和宣传的总任务,必须以发展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来统帅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所说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既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一般的”原理前行,又从现实生活的实际重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成为我们认识今天新闻舆论现象的风向标。
今天党报要高举的旗帜、宣传的主要任务,既不同于19世纪40年代-80年代欧洲革命时期,也不同于俄国1917年革命夺取政权的岁月。
今天党领导的新闻媒体。肩负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沿着增强社会活力、不断创造人民幸福的道路逐步完善的重大使命,关乎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和中国人民的命运。丝毫不能懈怠。
在2012年习近平曾指出:“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保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当前,我们要解决的是国家经济与制度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深入宣传“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才能推动改革升放深入、健康的发展。让人民一天比一天更育裕,国家一天比一天更强大。
这就需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没、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些中心工作。切实阐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唱响主旋律。为此,新闻媒体要抓大事,驾驭大势,找准报道的切入点,反映人民的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正如习近平在2013年8月19同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贯彻这些准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具体化,让新闻工作者树立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
为达到这个目标,党所领导的一切媒体都要把引领导向摆在第一位,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与历史。无沦在什么情况下。新闻媒体都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引导舆论,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在实践上,新闻媒体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导向错误,记者说这个话、报道这个事实。就把群众的思想引向这个方向;说那个话、报道另一个事实,就把受众注意力引向另一个方向,不发生导向的媒体和新闻是不存在的。错误的新闻导向随时都可能发生,一旦给受众造成错觉,就会破坏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影响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48字箴言中,把引领导向和高举旗帜并列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灵魂,是党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重要政治要求。
二、新闻舆论工作要抓住“成风化人”的根本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48字箴言把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简括为“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宝库,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媒体的具体报道指明方向。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是今天党领导的一切媒体报道新闻的出发点,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贯使命。在新时期,媒体凝聚全国人民投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各种文化事业,成为全国人民团结鼓劲的工具。
早在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就提出过。党报要成为“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备方面来共同努力”。维护人民的团结,增强人民的凝聚力,是当前新闻宣传的头等任务,因为没有人民的团结,社会处于混乱状态,要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只能是一句空话。
媒体怎么做才能促进人民团结,增强人民的凝聚力?习近平提出三个创建性观点,就是“成风化人,澄清谬误,分清是非”。影响团结、削弱凝聚力的因素往往是社会风气不正。思想被污染,谬论流传,是非不分,人们看问题的态度错位,必然进一步激化各种矛盾。党媒促进人民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必须围绕影响团结的这三个因素,抓住典型事例,解决人的认识问题。这就要首先在“成风化人”上下功夫,在理论上进行有说服力的阐释,在实践上发现和抓取正负典型,做出恰当的分析,营造良好的党风民风。
媒体文以载道,关注社会风气的变化,了解人们的思虑,关心人、感化人,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落后思维和狭隘意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里,习近平显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新闻工作要从人出发,重视人的处境和精神状态,做好思想转化工作。
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理念抓住了”以人为本”这个根本,重视人、引导人、培育人,把新闻报道的落脚点放在“人”身上。因为改革、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群众,不解决人和人心问题,任何问题都很难解决。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所向关乎一切改革的成败,主流媒体把“化人”作为报道的出发点,就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切问题。习近平指出:“改革都是问题逼出来的。”“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新闻媒体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出发。凡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就要热情宣传。竭尽全力地报道和传播;凡失民心、背民意的做法,就要严肃认真地批评。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没有不能化解的人心问题,也没有不能解决的社会矛盾。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改革和发展都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大政方针明确,但重大改革举措却引起一些人的疑虑,贯彻起来遇到某些阻力。来自境外的“威胁论”“崩溃论”“失败论”“危机论”和“出事论”不断制造谣言,大肆攻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妄图动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在这种形势下党媒引导人民团结一致,特别需要在报道宣传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让民众认清种种谬论究竟错在哪里,这是“成风化人”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党媒的基本要求就是宣传真理,通俗地阐明真理,“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
对来自内外的各种荒谬观点,应按照习近平“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全貌”吲的新闻理念,请他们看看事实:请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巨变的事实!请看新一轮改革政策受到民众欢迎的事实!请看中国在世界经济一蹶不振中仍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的事实!请看中国游客在全球市场购买力的事实!请看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事实!
当然也要请他们看一看:中国各级政府和群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正在为消灭8000多万人口的贫困而精心创业苦战的事实!中国政府为人民提高“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不断深化改革的事实!看一看中国政府为改善环境而采取果断措施的事实!中国高层在消除腐败和官僚主义方面已经赢得人民的极大信任和支持的事实!用习近平倡导的“请看事实”这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论来回答一切误解或攻击,要比任何辩论都能发挥“成风化人”的巨大作用。
三、扩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国际视野: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初期,欧洲共产主义同盟的党刊担负向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宣传革命理论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本质上具有国际性。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就强调,党报和共产党人的最终使命是改造人类社会,解放全人类。习近平在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他用“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八个字,就主流媒体如何形成对外宣传格局、讲好中国故事提出创见,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国际视野,开创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宣传理论,这是他“创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早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年12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习会时,再次指出,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14年11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要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特别是,2015年人民同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对新闻媒体如何“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作出极为重要的批示:希望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这些对外报道和宣传的重要指示。极大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球化的理论,使之具体化、周密化和具有可操作性。构成我国外交、经济、文化和军事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同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关系的重大举措。习近平主席的宽怀大度、求其友声的外宣思想。张扬了大国领袖的世界胸怀。
近年来习近平在不同国际场合,反复说明我国秉持友好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大国关系的全球构想。他强调:“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携手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新的未来。进而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他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宣思想正是来自他的“让共同利益压倒分歧对立,让人类理性选择世界未来”的全球化观念。
习近平的这一理论创新,表现出极大的探索勇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叉一伟大成果。如果用僵化的思维指导对外宣传工作。必然缩手缩脚。畏蒽不前,根本无法“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习近平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超越了冷战中大国争夺主导权的思维。体现出“亲、诚、惠、容”的蔷及人类的博大胸襟。他倡导“人与人。国与国。需要守望相助,弘义融利,心心相印,风雨同舟。勇担责任。因为,命运休戚与共,梦想相联相通。”这种全球共融观,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国际宣传理论奠定了基础,做出卓越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社会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全球化时代,无疑“每个国家的自由发展也是一切国家发展的条件。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的自由发展,自己国家的自由发展就会寸步难行”。这是由于“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备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列宁也认为,世界经济与交往的普遍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经济联系与合作。“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他们走上这条同我们往来的道路。”习近平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宣传的重要论断,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成为人类战胜冷战思维的宝贵精神财富。
但是,国际关系是复杂的。在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上随时会遇到种种挑衅和无端干扰,出现这种情况,习近平告诫我们:第一,“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第二,“我们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对外宣传工作要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对损害我国权益的任何企图和行为都毫不退让,以雄辩的事实有力地回应一切挑衅。(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