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眼光看节后招工难

2016-12-20 07:41黄春景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省用工农民工

黄春景

每年春节过后,各地“招工难”的话题都持续引发关注。今年,这一问题是否依然突出?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随着许多劳务输出大省,特别是中国西部省份经济不断发展,一些打工者选择就地发展,不再节后外出打工。致使许多企业月薪4000元都难招到人。据统计,劳务输入大省广东今年节后缺工人数将达18.91万。(2月23日中新网)

节后是企业用工的高峰期,于是企业急得频出奇招招工。但是月薪4000元仍难招到人,这说明了招工并不仅仅体现在薪酬方面,其他方面也是关键性的因素。在笔者的印象中,这几年每每春节过后,舆论都要吆喝一阵“用工荒”,但节后招工难这一现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日趋严重。为了缓解被动局面,企业想方设法破解“用工荒”难题,纷纷上演抢人大战。在笔者看来,节后招工难的背后,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毕竟务工多元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是农民工选择了就地发展。浙江省今年2月初发布的《2015年全省人力资源供求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来浙江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比下降。浙江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求职人员中外埠人员所占比重为48.11%,较上一年同期下降2.51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不再愿意选择到异乡打工,就地发展成了他们的新选择。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发展越来越快,企业越来越多,工作机会也不断增多,农民工很多都在考虑回家乡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萌发了返乡创业的意向。农民工回乡创业,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加速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可谓好事一桩。

其次是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招工难的背后,凸显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促使企业在硬件方面增加技改投入,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要加快改造生产线,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另一方面要从代工企业向品牌企业过渡,培育品牌,开拓内销。尤其是在招工难的大背景之下,企业走自动化之路也许将成为一种新趋势。此外,招工难还进一步倒逼企业在“软文化”方面大打“温情牌”,讲究“以情留人”,通过抓牢企业文化,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等举措,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以此缓解用工荒。

再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地位、改善劳动者就业质量。过去,农民工的身份地位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相比,面临的劳动环境和社会处境较差,比如劳动时间长、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子女入学难等等。如今,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机会和文化生活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渴望人文关怀,对尊重、平等、社会承认有着更多的期盼。随着劳动力从过剩变成了日趋短缺,特别是招工难的持续发酵,必将使得劳动者的地位得以大幅提升。换言之,只要企业持续有求于人,必然在用工对象上赋予更多的尊重和更好的待遇。只有把农民工“招待”满意了,企业才能在破解用工荒上迈出关键步伐。

说到底,节后招工难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道值得社会各界合力破解的时代课题。节后招工难所呈现出来的,既有令人忧心之处,亦有可喜进步的地方。“招工难”的结构性问题,不能这样无休止地上演,必须要有一套政策和制度为此“对症下药”。而对于招工难背后的可喜现象,这可以说是时代发展衍生的“附加红利”,尤需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并进行合理的引导。当可喜的现象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节后招工难渐渐地得以有效化解,因为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都在这一难题上默默地持续发力,招工难自然也就不会长期存在“高烧不退”。

猜你喜欢
大省用工农民工
浅析国有企业多元化用工管理思路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2016年劳务用工形势分析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先进制造业:河南崛起的新力量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