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丹
摘要: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十分频繁,这种交流在语言文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在中日两国人民的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语言事实,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的有关于“鬼”字的词汇。但在日语和汉语中的概括意义大致相同,而附加色彩意义却大相径庭。本文主要围绕“鬼”这个词语语义色彩进行分析并论述产生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鬼;语义色彩
一、日语中关于“鬼”语义色彩分类
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而且在附加色彩上都可以显示出民族性。例如“鬼”字在汉日语言中,其汉字相同,但褒贬意思有完全相同的部分,也有完全不同的部分。现代汉语中有“债鬼”“酒鬼”“色鬼”“懒鬼”“贪吃鬼 ”都是贬义的;而日语中有一部分词受汉语影响而具有贬义色彩外,还有一部分词具有明显的褒义色彩。例如:用仕事の鬼(工作狂)、学問の鬼(书痴)、文学の鬼(对文学着迷的人)等。“鬼”字词汇按语义色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大类。
(一)褒义类
近年来,人们对鬼的印象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鬼逐渐出现在动漫和画展中,不再像是以往那样长着角和獠牙的形象,样子变得更加可爱了。高平鸣海在《鬼》一书中提到“我其实喜欢鬼,虽说鬼有各种各样,但他们拥有强大无比的力量,即使最后被打败的鬼,其形象也十分纯洁”。由于鬼具有力量强大无比 、可爱、勇猛等特点,导致日语中有一部分和鬼有关的词语、谚语等具有褒义性。如:
(1)鬼とも首組みそう(外强中干)
(2)鬼に金棒(如虎添翼)
(3)鬼を欺く(力大欺神,貌丑欺鬼)
(4)鬼将軍(勇猛的将军)
(5) 鬼の目にも涙(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落泪)
(6)鬼も笑顔(笑脸相迎)
(7)鬼も発起(恶人也会有菩萨心)
(8)鬼に瘤を取られる(比喻事情变好)
(9)鬼が笑う(痴人说梦)
(10)執心の鬼(执著心)
(二)贬义类
上文列举的是含有明显褒义色彩的用语,这些和“鬼”字搭配的词语,反映出了日本人对“鬼”字一词积极意义的肯定。同样,“鬼”字一词也含有贬义意思,并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其贬义意义。例如:
(1)鬼ばば(狠毒丑陋的老太婆)
(2)鬼の念仏(魔鬼念佛假慈悲)
(3)鬼の女房に鬼神(鬼的老婆也是鬼神)
(4)鬼が住むか蛇が住むか(知人知面不知心)
(5)鬼の留守に洗濯(阎王不在小鬼闹翻天)
(6)鬼はそと福はうち(鬼在外 ,福在内)
(7)鬼一口(比喻及其危险的事)
(8)餓鬼も人数(积羽成舟、人多势众)
(9)鬼も十八番茶も出花(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10)異郷の鬼となる(异乡的鬼)
(三)中性意义
鬼ごっこ(小孩玩的一种捉迷藏游戏)
据统计,『故事ことわざ辞典』中记载了与鬼有关的表述,但褒义占45例,贬义占135例,中性占2例。可以看出与褒义相比,更多使用的是其贬意义。“鬼”字在承载着丰富褒义内涵的同时,也具有许多负面文化内在在里面。
二、汉语中关于“鬼”语义色彩分类
根据中国人对鬼的印象,可以将该“鬼”字的语义色彩分为三大类。即:褒义、贬义、中性。褒义性词语如:魔鬼身材、鬼把戏 、鬼点子、鬼才、鬼工、鬼斧神工、机灵鬼、小鬼等。贬义性词语如:鬼地方、酒鬼、鬼鬼祟祟、鬼计多端、有钱能使鬼推磨、疑心生暗鬼等。中性词语如:鬼剃头、鬼正邪人怕,人正邪怕鬼等。据词典中收录的含有“鬼”字的词汇、谚语等,绝大部分都表示贬义,褒义色彩极其罕见。不言而喻,这与鬼文化到现代失去了鬼神崇拜的意义是及其相关的,而且还与鬼是可怕的、招人们的厌恶等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小结:“鬼”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日语中都是经常被使用的语言。但中日对“鬼”的认知有相当大的区别。例如:在日本,鬼给人可爱的印象,但在中国鬼没有可爱之意,表示的是恐怖的、令人畏惧的形象。同样,由于社会习惯和民族的不同,含有“鬼”字的词汇的语义色彩也有所差别。
三、汉日“鬼”词汇语义色彩不同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变化,汉日语言中“鬼”字词汇的语义色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表示鬼魂的中性色彩到表示讨厌和喜爱的贬褒色彩。这种语义色彩的变化,凸显了中日两国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直到今天,由于受两国地域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鬼”字词汇具有其民族性 。从上文对“鬼”字词汇色彩分类可以看出:在日语中,不仅存在许多褒义的赞扬“鬼”的词语,展现了“鬼”具有超人的能力、可爱等特点;与此同时,也有许多表示贬义的词语,展现了“鬼”的恐怖、形象丑陋、冷酷无情、给人带来灾难等特点,但语感色彩更趋于贬义。相比较而言,中国从古代发展到今天,除了表示对人的昵称(小鬼)和机灵(机灵鬼)、矫捷表示褒义外,现在运用的大部分词语都属于贬义。例如:鬼天气、鬼地方、鬼蜮伎俩、鬼哭狼嚎、孤魂野鬼、鬼哭神惊、心怀鬼胎、鬼头滑脑、鬼话连篇、捣鬼、冒失鬼等。实际上,就如今而言,在中国一提到鬼浮现在人们脑中的仍是令人畏惧的形象,“鬼”字词汇的语义色彩也更倾向于贬义意义。而在日本“鬼”的褒贬义并存,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随着人们对鬼的印象逐渐改变,人们更多的使用的是其褒义。可以看出在中日两国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鬼”字词汇语义发生了变化,而使用中根据语境其具有或褒或贬的语义色彩。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小学館.『故事俗信ことわざ大辞典』「M」.尚学図書,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