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儿童文学教学方式

2016-12-20 19:48于苏平
求知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于苏平

摘 要: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要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提升儿童文学的教学方式,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情景教学、文体意识、教学机制、阅读模式、教师专业素质等层面,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儿童文学教学方式的升级提出了有价值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方式

1.借助情境教学提升儿童文学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兴起后,情境教学模式成为了主要的教学路径,教师借助情境在满足儿童学习诉求的同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情境教学法能利用教材激发儿童的文学情趣,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桂花雨》《我和祖父的园子》等都是极富文学情趣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师要从儿童的视角对文章进行解构,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展儿童文学教学。

2.借助文体意识强化儿童文学教学效果

教师要指导儿童对问题的基本内涵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根据文体建构差异化教学措施。儿童文学不仅包括儿童诗歌、童话、寓言,也包括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小说,教师在讲解不同课型的过程中要逐渐渗透文体意识,利用差异化教学机制提升儿童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解童话时,教师要利用游戏教学提高儿童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儿童大胆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对童话故事进行续编。

3.借助教学路径升级儿童文学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千篇一律的采用相同的教学机制,要利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为学生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好地开展课堂互动。游戏教学法是目前许多教师都在使用的方法, 尤其是在讲解儿童文学课程时需要着重关注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建构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满足儿童游戏天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化程度。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是《赶海》,其中有大量的动作描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差异化引导,利用片段式表演提高儿童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儿童文学的教学效果,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4.借助阅读模式优化儿童文学教学效果

教师在讲解儿童文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文章内容,也要引导学生建立独立思考和建构阅读模式的方式,教师要有效处理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有效的文学常识。第一,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法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认知度,小学生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中《谁的本领大》讲授了许多的生字、生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构学习小组,并且组织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研讨,如“太阳都有什么本领”等。学生只有一直保持思索的状态,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第二,利用摘录法能提高学生品味儿童文学的语言和意境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好词、好句进行勾画和摘录,利用仿写教学机制提高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

5.借助延伸阅读完善儿童文学教学框架

在讲解儿童文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章,特别是对于一些主旨较为鲜明,且需要建构不同价值观的文章,教师不能影响灌输价值导向,而要引导学生向着正能量的方向分析价值体系,从而树立个性化的思考和判断模式。课堂教学不能成为僵化的教学,要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蘑菇奖励给谁》这篇文章中,对于小白兔和小黑兔的不同做法给予了阐释,但是价值导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开放性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在儿童文学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热情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运用更加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 晖.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编写实践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1(8).

[2]周美玲,苏新春,韩 杰,等.教材语言调查统计方法的新发展——基于基础教育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的比较[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刊首语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