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刚元
[摘 要] 柔性教育对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将柔性教育思想引入到经管类专科学生统计学教学中,探讨柔性教育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应用策略:教学管理目标化、教学计划弹性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互动化和考核评价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升教师教学效果。
[关键词] 柔性教育;统计学教学;经管类专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The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Education for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in Statistics Teaching
TIAN Gangyuan
Abstract: The flexible education has the good guiding role on the current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e study introduces the flexible education thought into the statistics teaching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in terms of targeted teaching management, flexible teaching plan, modular teaching content, interactive teaching process and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potential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flexible education, statistics teach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统计学是经管类各专业均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统计学是一门较难的课程,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关键原因在于现有的教学模式多为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过于刚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得到充分激发,讲授内容未与实际应用有效衔接,人才培养也不能完全满足市场要求。本文针对当前经管类专科学生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将柔性教育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柔”克“刚”,采用柔性教学模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柔性需求。
一、柔性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其内涵
柔性(Flexibility)的概念源于制造业的柔性制造系统,强调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是现代管理方式的新趋向。最早将柔性概念应用到教学中的是美国,由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教育部门和一些大学管理者率先提出,是为适应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柔性教育,主要是指“以满足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对未来环境适应能力为宗旨,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组合性、选择性和持续发展性的教育。”这里的“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更为强调教育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强调学生个人潜能的激发与对社会环境变化应对能力的提升。
柔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教育”,强调提升学生“做”的能力而非仅仅“知”的能力,这一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尤其在经管类专科学生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指导价值更为突出。
二、柔性教育在经管类专科学生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实验对象选取
作者自2013年担任统计学的教学工作,并于2014年底获批滨州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柔性教育视域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化改革与实践研究》,将柔性教育理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本文中选择滨州学院2013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2014级会计电算化专业统计学成绩为实验对象。
(二)应用效果
滨州学院2013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1-3班学生为127人,2014级会计电算化专业1-8班学生为342人,为消除人数不一致影响,选择学生成绩按分数段分布作为比较对象,如下图所示,其中2013级的数据系列填充格式为大棋盘,2014级的数据系列填充格式为小网格。
学生成绩按分数段分布比较图
(三)应用效果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生成绩差异非常明显,尤其是60分以下与90分以上成绩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原因一方面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招生为文理兼招,会计电算化专业招生为理科类,反映出经管类文科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统计学较为吃力;另一方面,柔性教育理念对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有非常大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不能单纯的通过考前突击复习就可以顺利过关,更为强调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的问题,注重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柔性教育理念更为重视学生“做”的能力,更为突出“可转移技能”的培养,强调“做”的能力而非仅仅“知”的能力。统计学课程大多涉及学生技能训练内容,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诸如问卷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分析等,就涉及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统计学与柔性教育在培养方向上存在较大的一致性,使得柔性教育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大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三、柔性教育在经管类学生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柔性教育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而非学术问题为出发点,能够为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职业发展目标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对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计划甚至整个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采用更加弹性与灵活的教学方式,构建柔性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管理目标化
柔性管理的核心在于能以更快的响应速度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期望与要求,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是实施柔性管理的重心所在。经管类专科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不足。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结合柔性管理的思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引入其中。在学生第一堂课确定其本学期的期望成绩,该成绩为课堂表现成绩,占到平时成绩的40%,让学生确立目标成绩并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在学期末考核前再让学生陈述本学期的课堂表现成绩,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与认知,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最后将学生的总评成绩与考试分析反馈给学生。通过初期确立成绩、考核前陈述成绩、考核后反馈成绩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知到目标的最终完成是需要自己的过程性努力来实现的。
(二)教学计划弹性化
教学计划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更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因而,在经管类专科学生统计学教学计划制定时,更突出基础性与应用性,要求所有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而对其余内容不做硬性规定,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能力与未来职业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改变固定的周课时分散教学,采用集中式授课学习。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随之进行课程考核,获取相应学分,并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需求学习新的内容,而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可以利用超星学术视频等自学系统外加教师的课外辅导继续学习,掌握之后再进行考核。这样通过实施差异化教育,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实现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模块化
通过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打破目前课程体系的“刚”性结构,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其基本思路是根据教学内容内部的逻辑性分成相互独立的学习模块,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学习,以充分实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经管类专科学生统计学教学模块可以分为理论内容模块和实践内容模块。其中,理论教学内容模块分为基本知识、调查技能、整理技术、分析方法四个模块;实践内容模块分为基础模块与应用模块,基础模块主要是数据的录入与编辑、图表制作等,应用模块主要是理论教学中的问题用Excel与SPSS进行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通过模块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需求定制自己的学习内容,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互动化
教学过程含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环节,“教”与“学”要保持合理的互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教授的实效性。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并进行讲解。实践教学多为技能训练内容,由于学生基础差、操作少等原因,在动手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要求学生回忆老师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并就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式提问,适当提示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五)考核评价多样化
由于柔性教学要求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我们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增加考核方式,注重考核的随时性与过程性,实现考核评价多样化。随时性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统计分析工具的操作能力,给定学生一些数据,要求按照指定的软件进行计算,学生只需掌握后随时进行测试并保存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撰写统计学课程论文,采用团队协作方式,每5-8位同学撰写一篇,主要涵盖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对策建议等内容,增强学生对统计学知识与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具体课程成绩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30%(作业30%、出勤30%、课堂表现40%)、课程论文20%、期末考试50%,打破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柔性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在统计学的教与学中,对教师而言是让学生学会用统计思维和统计方法解决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对学生而言是利用或发展合适的方法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由于教育体制、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对于柔性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是初探,但其未来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参 考 文 献]
[1]肖伟东,邝涛.“柔性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37-138
[2]姚寿福.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23-27
[3]陈晓毅,王德劲.非统计学专业本科《统计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探讨[J].统计与咨询,2011(6):40-41
[责任编辑: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