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晓红
摘 要全新的课程变革中提出,小学数学需要与生活接轨,促使学生可以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与此同时进行应用。数学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并且充斥在生活当中。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把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作为出发点,对数学教学进行规划,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文章是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与生活接轨的具体探究,并且提出相关建议,促使其小学数学与生活更好的连接在一起。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接轨;探究
在新课程实施中,经常会在课堂上出现形式化的教学,导致数学教学呈现“观赏性”的特征,尤其是在公开课等课程中,教师应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但是这只是流于表面。在具有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具体生活相互连接,未能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因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相互融合,指导学生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
1 小学数学与生活接轨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是为提升小学生计算水平与初级逻辑思维水平的基础课程。小学数学和生活接轨具体指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生活与知识相互融合,促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掌握数学知识,与此同时,逐渐领略生活中的数学魅力,提升数学成绩。生活化的数学模式,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逻辑能力,也可以扩展小学生的思维创新力,在不间断的实践与应用过程中,提升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全面素质。由此可见,完成小学数学与生活化接轨,是这个时期发展的必然。新课程改革与当前的教学方式相吻合。所以,小学数学与生活接轨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
2 小学数学与生活接轨的具体措施
2.1 数学教学的情境要具备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与兴趣度高的问题相互融合,把单一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知识,这在很大程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与熟知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引导小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存在紧密的联系,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譬如:教师可以使用小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作为案例,在教授除法余数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学生拿出7个梨子放入盘中,确保每一盘中的数量是相同的,具体的算法有多少种,能放多少盘。在小学生操作完成后,有的能够平均分配,而有的就会被剩下,这便是余数的概念。由此,借助将数学与生活接轨,促使课堂教学的意义更强。
2.2 提出针对性问题,减少华丽情境。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相互结合,把学生储备的知识量与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创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优质的问题情境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内心的求知欲,促使原本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更具生命力与吸引力,也促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轻松。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出与具体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到数学所存在的无穷魅力。
2.3 课堂的数学联系更具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数学教学活动是课堂练习。一般状况下,教师的课堂练习试题大部分取决于教材。但是教材导致数学知识与练习更加枯燥、单一,由此导致小学生对数学练习产生抵触性。因此,教师需要全面创新课堂练习,促使课堂练习与生活相接轨。创新课堂练习的主要指的是:小学数学教学要找出教材练习当中的精炼之处,针对练习题实施二次创造,促使练习更具生活化,由此,小学生会更乐于学习数学知识与联系。
2.4 在课堂之余,将数学实践与生活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学也会延伸至课堂之外,并且要贯彻于生活的的点点滴滴。在小学数学时期,学生一般的课余作业大多数是数学练习试题,并没有进行生活实践,由此导致课余作业呈现单一、乏味的状态。因此,小学教师需要给学生分配课下作业,并且在具体的生活中进行实践,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存在的无穷魅力,真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以此提升数学成绩。
3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是针对课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接轨,展开的具体探究。由此可以得知,若想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学生数学成绩。便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找出数学问题,把数学教学和生活接轨,全面了解数学存在的魅力,减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差距,延伸学生思维空间,以此真正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为促使数学与生活接轨,数学教学更具生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对问题解决的能力,这样才能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薄晓峰.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J].新课程学习(下),2013(12).
[2]戚耀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3).
[3]逄娟娟.走进数学新课改走出教学新困惑[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沭阳县广州路小学 江苏省沭阳县 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