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对新时期审计工作有何重要指导意义

2016-12-20 16:45马军
中国经贸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审计

马军

【摘 要】本文先解释了审计的相关概念,使读者了解审计分类和审计对象等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审计进入新时期所面对的现状,制度政策的改变,带来了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最后,提出了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应对新时期下的审计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职能转变的概念,为审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政治改革深水区;制度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攻坚期,为了应对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了一些对于转变审计工作内容和性质的制度政策。审计人员和被审计者有必要了解这一转变的内容,培养创新性的理念,主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审计的相关概念

审计通俗来说,就是审核会计。即会计的逆向工作。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为了防止公司和政府组织的工作失误或道德问题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按照不相容职位互相监督的原则,对会计进行核实。外部审计即为政府部门特定的审计机关或者有审计资格的社会机构对被审核单位进行监督性的审核。

在传统意义上审核即为监督。是对被审核单位财政收支、经济收支、经营管理的合理度等进行审核。考察相关资料及其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合格性。审计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3个层面,就最高层面上也就是国家审计层面上来说,国家审计涉及与财政部、税务局的业务往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正规化和合法化将对国家的管理和经济的现状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审计工作进入新时期

1.政策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济体制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已经走到了深水区。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改进、贪污腐败现象。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两个全面是深水区攻坚时期的重要改革内容。审计工作是与经济接触的一项工作,它起着监督的职能,这样的工作性质,工作人员势必要长期经受金钱的诱惑和道德的考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贪污腐败现象十分猖獗,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政策的提出,给谋划私利的审计人员敲着警钟。

2.制度机制发生改变

(1)审计的内容发生改变

过去,只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人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审计,制度机制改变后,除了对经济进行审计外,还考察经济运营、项目主体的合理性,同时将国家和政府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列入了审计的范围。与此同时,新时期,财务服务软件和管理进账出账的网站也纳入了审计的范围。审计内容的进一步扩大,意味着审计的机制改革开始面向未来,走向全面,更加注重企业的未来发展。

(2)审计的方式发生改变

计算机网络已经渗入到经济的各方面,会计不再单纯由在纸笔、计算机、各种报表组成,电算化已经取代了大部分的传统操作,形成了输入数据、计算机处理的工作模式。会计的简易化预示着审计的复杂化,必须要加速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更好地衔接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

(3)审计工作更加透明化

问责体制不再只针对审计人员,重心转向了经济管理者。近几年来中石油高层因为贪污腐败落马,就是问责体制转变的体现。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人经济权利的使用权都需要公开化,拒绝贪污腐败,让权利在阳光中行使,保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培养创新理念发展审计工作

1.职能转变理念

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核对工作,担任得更多是监督的职责。自从审计政策发生改变后,审计人员开始更多注重的是政府和企业部门运营的合理性,以及它为政府带来的效益的合理性、持续性。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它已经开始承担了部分内部控制的职能,所以承担起了部分服务于企业部门的职能。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密不可分,审计部门不但是对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实行审计,而且也核实着社会应纳税和政府国企收入,这是财政部和税务部工作所需,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审计服务于这两个部门。政府企业和部门以及非国有企业要转变理念,认识到审计服务于自己的这一事实。积极主动地接受监督,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

2.加强审理独立的理念

经济的运转具有模糊性、可造假性。为了逃避减少赋税,部门和企业伙同会计和审计一起造假,甚至审计人员利用工作的技巧帮助部门和企业投机取巧,共同损害原有的社会资产。杜绝这种贪污腐败的现象不仅要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会计和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感,还要加强审计独立,减少审计与企业部门的联系,使审计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不忘记监督的职责。

3.改变工作方式

加强审计培训。除了对纸质材料和电子报单进行核实外,还要实地进行考察。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并不能代替原有的实地考察,审计人员除了要提高电脑审计的相关知识,还得提高与企业部门的交际周旋能力,确定审核材料的真实性,将监督落实到基点。

4.加强对国企管理者的监督

这里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层管理者。随着审计政策制度的改革,审计工作内容扩展到了对高层管理者职权的运用情况,因为高层贪污腐败的现象,严重影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于项目的合理性的考察、公司运营状况乃至买卖价格的核实都不再单纯是国企管理者的工作职责,审计人员有权进行间接管理和监督。因此对这一点,审计方和被监督双方应该达成共识,减少腐败现象的出现,共同为国家的良好运营尽职尽责。

四、结束语

审计不再只是对于经济报账真实性的审核,也包含了对于管理方式合理性的监督。审计不仅要保证国有企业管理者和政府部门运营者的廉洁,更重要的是保证自身的抗诱惑性,提高自我的道德意识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意识,将国有经济的运转透明化,保障人民的权益,让百姓放心。

参考文献:

[1]蒋大鸣,张碧琳,刘洁.论财政审计的理念创新[J].审计研究,2007,05:31-34.

[2]郭旭.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内部审计创新转型——记杭州解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监督室主任叶芙蕾[J].中国内部审计,2013,05:19-21.

[3]王新奇.论政府审计理念的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130-131.

猜你喜欢
审计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会计、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