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2016-12-20 08:36冯祖卿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芦笋大棚高产

冯祖卿

摘要 结合芒市地理和气候条件,从品种选择、育苗、大田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清园、采收等方面阐述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芒市芦笋生产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 芦笋;大棚;高产;栽培技术;云南芒市

中图分类号 S644.6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060-01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芦笋被称为“蔬菜之王”和“世界十大名贵蔬菜之一”,其特点是质嫩味鲜,营养成分全面且含量丰富[1]。2013年芒市从北京和山东引进芦笋品种京绿芦3号和2000-3,筛选出适宜芒市大棚种植的芦笋品种2000-3,2014—2016年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3年累计种植面积136 hm2,平均产值逾15万元/hm2。现总结出一套芒市大棚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广,品种也较多,一经种植,可连续采收10年。在品种选用上,应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环境、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均匀、头部鳞片紧密又不易散的品种。目前,芒市种植的品种为2000-3(国产种子)。

2 育苗

芦笋育苗方式有营养杯育苗、保护地育苗、穴盘育苗3种方式。目前,芒市主要采用保护地育苗,育苗时间在每年的4月。

2.1 浸种

由于芦笋种皮厚,吸水较慢,在育苗前应进行浸种。将种子置于50 ℃的热水中浸泡,待冷却后,再用清水清洗。清洗后的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3 d,注意每天更换水[2]。播种前,先用50%多菌灵300溶液浸种1 h,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以备播种。

2.2 播种

播前将苗床地浇透水,按照墒宽1.2 m、沟深0.4 m、株行距5 cm×5 cm的规格进行点播,播后盖上1~2 cm厚的土,然后用稻草或者遮阳网覆盖。

2.3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主要以培育壮苗、防治病虫害为中心,还要及时清除杂草。芦笋一般在10 d左右出苗,当出苗率达到60%左右时,应及时撤掉覆盖物[3-4]。当幼苗长到约10 cm时,喷1次代森锰锌。应该注意的是,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当出现幼苗瘦弱的情况时,应补施苗肥,将尿素稀释成1%浓度的溶液进行追施。一般当苗龄达到2个月,每株幼苗长出3~5条嫩枝时,应及时移栽。

3 大田移栽

芦笋适宜种植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地下水位不会过高的砂壤土田块。

芦笋一经种植不宜再进行深翻,因此种植芦笋的田块必须进行深翻。芒市6月定植,当年12月即可采收。

整地时,按照行距1.3 m、沟深0.4 m、墒宽1 m的规格进行开沟理墒,按照0.4 m×0.4 m的规格挖施肥沟。底肥可按照含氯的复合肥7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农家肥30 t/hm2的标准施用。施用底肥后,整平墒面,按照株距25~30 cm的规格定植,密度2.4万~2.7万株/hm2。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应该注意的是,壮苗、弱苗应分开定植。

4 水肥管理

芦笋定植后应做好以养根、壮根为核心的田间管理工作,才能达到早期快速生产的目的。

如遇天气干旱,应适时适量浇水。如遇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芦笋定植后,根据苗情,应及时中耕除草并追施肥料,移栽后20 d左右,施用尿素75 kg/hm2作提苗肥。进入9月,施复合肥300~450 kg/hm2、有机肥6 000~7 500 kg/hm2。进入10月,再进行1次追肥。在追施肥料时应注意,在距离植株根部20 cm处开沟条施,并适量浇水[5]。

5 病虫害防治

芦笋上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茎枯病、褐斑病等,虫害主要有青虫、白粉虱、蓟马、地老虎等,采取农艺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一是适时采摘,防倒伏。芦笋植株长到1.2~1.5 m时,把细小的老弱茎杆剔除掉,及时摘心以防倒伏。有条件的可拉线确保植株不倒伏,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6-7]。二是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每月可喷施1次广谱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杀虫剂。青虫用阿维菌素类防治,蓟马、白粉虱用联苯菊酯等防治,地老虎可用辛硫磷、毒死蜱颗粒等防治。

6 清园

进入12月,由于气温下降,所留母茎开始萎缩,加上很多母茎感病严重,为了更好地采收冬笋,应及时进行清园工作。

6.1 拔茎杆

拔出地上茎杆,将残枝、落叶带出田块进行集中处理。

6.2 土壤杀菌消毒

为了来年芦笋的生产,清园后应及时进行土壤消毒。用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加入农用链霉素对水喷雾、浇灌,主要对根盘部进行消毒。

6.3 杀虫(地下害虫)

结合施肥,施入辛硫磷颗粒剂30 kg/hm2,防治地老虎等害虫。

6.4 追肥

清园后,在距离芦笋根盘两侧20~30 cm处,开浅沟施肥,施用农家肥30 t/hm2(有机肥120袋/hm2)、45%高效复合肥600 kg/hm2、普钙600 kg/hm2,施后灌水。采笋田块,每个月结合采笋进行根外追肥(1~2次,尿素+复合肥对水浇施)。

6.5 留母茎

当所出芦笋开始变细,头散的早,应停止采笋进行母茎留养(选择直径1 cm的嫩笋,每个根盘留养2~4根)。

6.6 大棚温度管理

白天当气温超过30 ℃时,应该通风降温,下午再扣棚进行保温。

7 采收

芦笋采收的标准为长30 cm左右,头不散,并按1级、2级分类包装,1级直径在1~2 cm以上,2级直径为0.8~1.2 cm。

8 参考文献

[1] 刘保真.芦笋高产栽培新技术[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吴增军.设施芦笋早发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3(7):48.

[3] 史慧英,程少敏,葛华.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3(6):61-62.

[4] 章照停.大棚绿芦笋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3(4):31-33.

[5] 李书华,刘保真,李少勇,等.芦笋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J].山东农业科学,2004(4):34-36.

[6] 王晓红.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9(8):69-70.

[7] 邓送银,廖双源,庾志勇,等.全州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2016(1):47-49.

猜你喜欢
芦笋大棚高产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芦笋择株选径采摘器
大棚讲课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大棚蔬菜富乡亲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随意春天
坐蒸汽火车游芦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