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文 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文经管类实验室·
构建创新实验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
李 文 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在工科类高校人才培养领域,原有的教学计划、培养模式、能力训练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这些现状,建设工科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培养理念、课程建设、社会实践等的改进,可以推动培养模式和素质提升机制的深层次突变,全力建构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培育机制。作者从构建高校创新实验体系的实践出发,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与举措。
实验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 建设路径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着力于建设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些实验区整合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较好地结合起来,建设突出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工科类人才培育体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需要为办学的基本价值取向[1]。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学校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办学方针的指引下,对工科类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改革,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了快速、稳定的提高,工科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对学校的贡献率也逐年提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科学培养体系、特色培养措施等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人文社科基地和国际交流项目为依托,探索实施以基地班培养基础学科人才、以实验班培养有特色的复合型人才、以专门人才培养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创业教育、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新体系。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由各学院试办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软件培优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培优班、电子信息工程培优班、自动化学院培优班、飞行器动力工程培优班、理学实验班、航空器适航技术培优班、工程力学专业培优班等。
我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系统规划及后续建设工作,是在全面系统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关注本科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满足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要求。
(1) 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突出体现“厚基础、高素质、宽视野、强能力”。其内涵在于,超越专业单一知识结构的局限,超越单一工科专业培养结构的不足[2]。
(2) 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从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着手,以系统的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对工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育模块、个性化培养模块、配套激励机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学资源进行深层次整合、通盘规划与战略设计,从而为创新型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支撑[3]。
(3) 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与综合利用。从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社会资源、政策导向等方面着手,合理设计系列规划,最终达到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资源服务于工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4]。
(4) 教学改革的前瞻性与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在制定各种规划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又要充分结合学校当前的实际发展状态,将“现实可操作性”与“未来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分阶段逐步实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针对工科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统筹安排,综合考虑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社会实践课的比重与内容,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重心,从“基本能力、先进能力、综合能力、服务能力”的角度,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先进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方案设计以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为基础,以是否可操作、经过努力是否能够实现为取舍,以动态完善为体系框架,既保证不失先进性,又注重了可行性[5-6]。
学校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通过进一步完善优质课程群建设,以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着力优化“平台+模块+组”的课程体系,积极建设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形成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结合学科建设前沿动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研究建立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
(1) 基本能力课程架构。重点在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开拓视野、引导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的知识结构。在课程结构上形成“基础+专业”的体系架构[7-8]。例如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校以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为专业基础,形成系列化课程,如嵌入式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工程、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系列,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互相促进,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技能。
(2) 先进能力提升课程架构。着力于培养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与能力,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要求[9-10]。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学生掌握和使用现代先进的新方法、新工具、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技能。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在课程体系中着重加强学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能力,并贯穿于各个系列课程。
(3) 综合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把学生读书活动、教学规划、实验训练、校外实践活动、综合素质提升、学术素养培育等系统地融入培养体系[11]。
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入并有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努力改进教学效果;依托多媒体等载体,积极探索教学手段改革,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意义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成果[12]。例如过程认知教学法,现场仿真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思维调动教学法。教学中重视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等六大课程教学要素的规范化建设,并作出具体的质量要求。针对技术基础课的工程性、实践性强特点,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特征,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断领会和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应用型”教学模式。
学校在实践教学中构建了 “从初级到高级、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从模拟到创新”的相对齐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能力培养、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改革,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养、岗位就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模块进行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层次性,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以满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13]。
4.1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坚持实验课程设置的分层次性,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实验课程;不断更新实验课程体系,大幅度提高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自主进行实验操作,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科学思维和方法训练,支持学生将更多的实际问题引入实验教学,倡导以启发探索和创新性实验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潜力发挥和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验教学新体系。
经过各层次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能手段,进一步在学生专业实习前,各专业方向开设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学生设计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方向,设计、研究相关作品,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应聘就业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提供良好的基础。
4.2 实施全过程考核
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与考核是指挥棒,不同类型的实验,制定不同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包括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开展项目研发[14]。在实验过程中,学校倡导深入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尽可能探索形成多个解决方案,从而发散思维,提高创新研究能力,以及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良好心理素质。如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以赛代考,无笔试,重视设计报告,总结、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4.3 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培养对接机制
产学研合作办学—能力拓展主要要素包括专业知识提升,以及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人才培养的途径从校园拓展到社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将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学术研究或科技创新实验有效结合,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成立大学生电子设计协会,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科研相结合、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在学生处与团委的配合下,规范和加强课外、校外实践活动教育与管理。
4.4 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在现有基础上,使教学过程、科研过程与实验室工作实现互通、互融,使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教学、科研互通,在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工作素养,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能力的提升,使实验区的建设更加有利于创新型机械人才培养的需要[15]。
(1) 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基本规格+特长”的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班。
(2) 构建了学分制下的具有“一宽二柔三加强”特色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3) 构建了以“三一一”工程训练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与理论教学并行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4) 健全了符合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建立优良教风学风的养成机制,体现管理育人的效果。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确立学校以目标管理为主、学院以过程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新模式;积极探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建立学校以宏观监控为主、学院以微观管理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建立综合化、全方位的质量评估网络,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
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工科类创新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制度创新与基础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各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群和专业群。实验区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办学实力和条件、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先后完成多项省级以上立项资助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学校将继续结合新时期社会对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需求,探索形成鼓励创新、尊重个性发展的育人理念及培养模式。
[1] 曹志奎.机械工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 21(6):3-4.
[2] 伍红林.21 世纪初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展望[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31(1):45-48.
[3] 张学军, 王锁萍.全面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 24(1):5-6.
[4] 曾小彬.模拟体验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273-275.
[5] 孔德昭, 卞长弘.高校实验教学方法改进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8):128-130.
[6] 凌振宝, 王 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11):106-108.
[7] 刘丽君,刘华丽,李勇慧.物理化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 12) : 155-156.
[8] 张 玲. 地方高等院校建设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对策分析[J]. 广东化工,2009,36(8): 278-279.
[9] 容国濂,程 蕾,陈步云.论基础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 100-102.
[10] 黎春红.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0,16(3): 170-172.
[11] 马晓春,朱 祥,李俊丰.开放性实验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15(2): 68-69.
[12] 贾民平,钱瑞明. 研究性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29(10): 103-105.
[13] 张乃群,庞发虎,李运贤.分层次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6): 105-108.
[14] 刘咏梅.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22(12):101-103.
[15] 刘雁红, 崔永岩, 张千千.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 2009(3):57-59.
[16] 曹小先, 郭传杰, 江崇廊.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21):31-33.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System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LIWen-le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talents cultiv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original teaching plan, training mode and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urgent demand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area for engineering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enter should center on ability training, training concept,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efforts in social practice and so on. It should construct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quality promo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training mode so that let innovative talents can stand ou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and their resolutions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 in the practice of open chemical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system; training mode of talents;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zone; construction path
2015-04-15
李文雷(1976-),男,江苏南京人,博士,保卫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等。
Tel.:025-84892464;E-mail:wenleilee@126.com
G 642.0
A
1006-7167(2016)02-02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