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

2016-12-20 00:49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西安市供水节水

马 艳

(西安市水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09 )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

马 艳

(西安市水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09 )

本文在全面分析西安市水资源基本条件、优势和短板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评价方法对西安市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结合西安市实际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未来增强水资源承载力的思路和对策,为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水资源; 承载力; 对策

近年来,西安市经济增速高达10%以上,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4%~5%。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都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未来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西安市经济发展的短板。因此,研究西安市现状条件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对解决未来西安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水资源先天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70m3,约为全国的1/8、世界的1/24,属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城市;而且水环境相对脆弱,“水少”“水脏”“水患”等问题制约着西安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未来西安市的水资源能否满足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需求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1 水资源基本概况

1.1 基础条件

西安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47亿m3,地表水资源量19.73亿m3,地下水资源量14.32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10.58亿m3。其中全市地表水可利用量为7.50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9.07亿m3[1]。

2015年西安市总供水量18.20亿m3,其中本市自产地表水供水6.55亿m3,占地表水可利用量的87.33%;地下水开发量8.91亿m3,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98.24%;污水回用及雨水利用1.08亿m3,占供水总量的5.94%;引用境外客水1.65亿m3,占供水量的9.09%[2]。地表水尚有一定开发利用空间,地下水开采已接近饱和,再生水回用、雨水利用量少,供水结构不尽合理。

1.2 主要优势

西安市作为十三朝古都,在水资源禀赋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a.具有较充沛的水源和河系。秦岭山区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9%,年均产水量17.6亿m3,占全市地表水资源89%,为全市重要的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西安市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八水润西安”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已累计新增湿地面积2.76万亩、生态水面1.2万亩,“5引水、7湿地、10河系、28湖池”生态水系格局已显雏形。

b.具有较完善的供水与排水体系。全市目前已形成了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多水源、多系统的城市供水系统,水源结构日趋合理,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城区现有5大排水系统和14个雨水分区系统, 6个污水处理厂分区系统,形成了均匀布局、合理配置、管网纵横的城市排水体系。

c.具有较丰富治水与水生态修复经验。通过开展西北地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试点,为水生态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以水利工程为依托,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以历史文化为内涵,西安市已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个;通过6年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用水效率大幅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为西北缺水地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成功范式。

1.3 存在的短板

在分析西安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优势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看到西安市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短板。

a.资源型、水质型缺水并存。全市水资源总量23.47亿m3,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73m3,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据调查,目前西安市部分河流入渭河口水质劣于Ⅴ类水标准,已失去使用功能;局部浅层地下水污染,已不适合饮用,水质型缺水形势不容乐观。

b.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根据《西安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在中等干旱年情况下,2020年西安市总需水量25.91亿m3,2030年西安市总需水量28.58亿m3,而按现有设备能力和水源,全市可供水量仅18.20亿m3,未来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c.水源应急备用能力不强。2015年城六区建成区地表水日供水能力143万m3,地下水日供水能力25.5万m3;2015年全市日最大供水量149万m3,平均日供水量135万m3;西安市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当前全市用水需求。但全市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不足,应急备用水量远远低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的备用水量不低于正常供水量70%的标准。

d.节水、保水任务艰巨。全市用水效率偏低,浪费依然存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全市201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7%,与国家最低30%的要求相比仍然偏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3.75m3,低于同期北京、天津工业用水效率;全市城镇管网漏失率达13%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6%~9%的平均值。

e.水利信息化建设亟需加强。作为水利部“城市水务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市,现已建成重要水源地水质监测、取用水大户用水量监测等6大自动化监测系统,但已成系统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仍需提高,信息共享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2 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结论

本文采用多目标评价法[3]建立西安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结合西安市实际情况,以目的性、可证实性、适当超前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原则,选取15个指标(见下页表),运用用水指标评价法对西安市2015现状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初步评估,经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a.从可持续承载指标看,西安市现状年取用水量小于“三条红线”总量控制指标。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来看,全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偏高,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有限。

b.从用水效率看,西安市人均用水较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为中下;污废水集中处理率为中上等;再生水利用率为中下;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较高。综合来看,西安市现状年用水效率可达到“中等”水平。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评价标准表

3 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思路和对策

基于西安市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估结果,结合西安市水资源特点,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满足国际化大都市用水需求为目标,统筹兼顾城乡供水、蓄水、节水、调水、排水、治水工作,开源为重,节水为先,治污为本,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 调整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

3.1.1 调整产业结构

由于第一产业的用水效率和效益较差,适当控制第一产业的比重可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用水效率和效益及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最大支撑能力。根据西安市目前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稳步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适当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可有效地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3.1.2 限制高用水行业发展

根据西安市水资源条件和未来新增用水需求,要严格限制高用水工业,鼓励一般工业,尤其是高效节水型工业的发展,为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3.2 提高用水水平与效率

3.2.1 坚持节水优先,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推荐理由:由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周正逵主编。“婷婷唱古文”带来古风盛宴,85首古诗和孩子一起唱,扫码即听,可咏可唱,且吟且歌。全书彩色印刷,配有相应水墨画,如同畅游画廊,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

必须始终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放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突出位置来抓。在农业生产中,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高效节水面积,巩固节水示范市建设成果,使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到2020年使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达到0.71,农灌用水量年均减少1%,节约置换出更多的水量供给城市用水。在工业生产领域,要通过企业节水改造和推广先进的节水工艺等,使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95%,工业用水的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在城市生活和公共用水方面,加强节水宣传,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使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把管网的漏失率降低到8%以下。

3.2.2 坚持治污为本,加大非常规水利用

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6座,日处理能力221.1万m3,雨水、再生水的利用量17.2万m3/d。要进一步缩小城市供水缺口,加大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作,力争2020年前城市废污水全部处理,并在有条件的高校及建筑面积3万m2以上小区建设分散的污水处理设施,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再生水利用量达到30万m3/d。主城区的生态景观用水、洗车及市政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等实现以再生水为主。同时,按照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精神,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雨、洪水资源化。

3.3 加大供水工程建设规模

3.3.1 挖掘潜力,提高地表水调蓄能力

按照“总量开发、布局微调、有进有退”的原则,在搞好现有水源调度的基础上,重点新建一批城市供水水源工程,提高全市地表水调蓄能力,使地表水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减轻城市供水压力。

3.3.2 优化结构,压缩地下水开采量

由于过去西安市地下水超采严重,虽然目前已无超采现象,但地下水水位还未恢复到合理水位,必须进一步优化水源配置,在加大外调水和再生水利用量的同时,压缩地下水开采,涵养地下水源。除特殊干旱年份和应急供水需要外,能使用地表水和再生水替代的不得使用地下水。要继续开展封停自备井和地下水回灌工作,逐步使地下水位得到恢复,地质环境得到改善。

3.3.3 统筹兼顾,加大区域外调水量

立足自身开源潜力有限,单纯节水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境外调水是西安市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陕西省政府建设的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是解决西安市2020年以后城市供水缺口的主要水源。

3.4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管理

3.4.1 设立专门机构,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在2009年市级机构改革中,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职能交由西安市水务局统一管理,建立了权责明确、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大水务”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但水务管理体制还未完全理顺,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西安市水务局应成立专门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机构,搞好全市水资源的统一调度、配置、保护、管理水质水量等工作,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支撑和决策咨询。

3.4.2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设施管理水平

在全市已建水利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加强平台拓展和信息整合,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的采集、输送、存储、处理和服务的现代化,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以水利信息化建设推动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1] 西安市水务局.西安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R].2010.

[2] 西安市水务局.西安市2015年供用水年报[R].2015.

[3] 李韩笑,陈森林,胡士辉,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J].人民长江,2007(2).

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Xi’an

MA Yan

(Xi’anWaterResourcesUtilizationTechnologyServiceCenter,Xi’an710009,China)

In the paper, Xi’an water resources basic conditions, advantages and shortages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Multi-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evaluat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Xi’an in 2015. Real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emand of Xi’an are combined for proposing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hancing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future, thereby providing support guarantee for Xi’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constructi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ountermeasures

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4.002

TV213.9

A

2096-0131(2016)04- 0004- 04

猜你喜欢
西安市供水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亲子创意美工展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