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拖拉机到无人机
——迟宽国的农机创业曲折路

2016-12-20 07:26:04刘华彬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12期
关键词:昭阳区树莓拖拉机

■ 文 / 本刊记者 刘华彬

从拖拉机到无人机
——迟宽国的农机创业曲折路

■ 文 / 本刊记者 刘华彬

迟宽国是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增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2005年购买拖拉机、2012年成立农机合作社至今,他的农机创业之路遭逢了种种磨难,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连表哥的地都不让他耕

2005年,迟宽国购买了昭通市第一台大型拖拉机,花了16万多元。在这之前,迟宽国在昆明烟厂当司机,一直工作了20多年,有了一些积累。他每次回到老家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看见他爷爷这样的八九十岁的老人还要下地干活,手经常被磨破,心里渐渐萌生回去改变家乡面貌的想法。因为长年在全国各地跑,迟宽国在外地见过不少大中型拖拉机,他带着自己的表兄弟到山东、河南考察,动员他们买拖拉机,昭通的烟地很多,也很适合机械作业,但他们的思想始终改变不了。2005年,迟宽国毅然辞去工作,自己购买拖拉机。家人不同意,为此吵了不少架。迟宽国的一个叔叔是老师,为了阻止他买拖拉机,一路跟随他到了昆明的农机销售处,但迟宽国还是把钱交了,找朋友把拖拉机拉回了家。也有人坚定地支持他,当时的昭阳区农机中心何主任就是一位,迟宽国买拖拉机的时候,他也一同去了。

合作社水稻机收

拖拉机买回来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迟宽国的一个表哥,在公路边有一块约4亩的地,迟宽国打算免费帮他耕地做示范,傍晚把拖拉机开到了他家,等着天一亮就去耕地,结果当天晚上,他的表哥就赶着耕牛把那块地犁了。他的表哥还告诉其他几个表弟,赶紧把自家的地犁了,要不然迟宽国会把拖拉机开来,那么大的车轮子,还不得把地压坏!迟宽国到处问人家需不需要耕地,当时用耕牛犁地是25元/亩,他耕地只收20元/亩也没人答应。

看到这种情形,何主任急了。当时昭阳区农机中心有一辆面包车,何主任就开着面包车跟着迟宽国到处跑,寻找愿意用拖拉机耕地的农户。当时是3月份左右,刚过完年,气候干燥,风也很大,何主任的嘴都吹开裂了。有一天,到下午三点了他们还没吃午饭,这时看到有一户人在挖白菜地,何主任与那家的男主人商量,由迟宽国帮他把这2亩多地耕了,他家只需煮两棵白菜汤和两碗饭给他们吃就可以了,男主人同意了,结果拖拉机刚要开进去,女主人来了吵着不同意,只好作罢。

机遇往往来源于坚持下的偶然。他们来到鲁甸县茨院乡,发现一大群人聚集,就将拖拉机停在旁边过去看看。原来当地有一家磷肥厂,周边约3000亩土地种的玉米干枯了,老百姓认为是污染所致,磷肥厂认为是因为土层太浅,双方争执不下,当地一位姓马的乡长正在调解。当时,人们很少看见大型拖拉机,在路上连交警都觉得新奇,于是都围过来观看。马乡长让迟宽国犁一下给大家看看,迟宽国就开着拖拉机走了一个来回,耕地深度达四五十公分,远远大于耕牛的十几公分,效果非常好。于是马乡长出了个主意,由迟宽国将这3000亩地耕了,每亩磷肥厂出20元、政府出5元,先种一年玉米看看效果,如果还长不好,就是磷肥厂污染,结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这个订单让迟宽国小赚了一笔,也让他在当地一战成名,当年在周边又承揽了近5000亩作业。

为了争用拖拉机而打架

2006年,马乡长除了继续让迟宽国耕那3000亩玉米地外,又安排了6000亩烟草种植基地让他作业。烟草种在垄上,因此烟地需要起垄,由于当地没有起垄的机械,只能是机耕后由人工起垄。在马乡长的建议下,迟宽国开始琢磨如何实现犁地、旋耕、起垄一道工序完成。通过查阅资料,迟宽国了解到市场上有起垄机,就从山东购买了一台,套在旋耕机后面,结果起垄机太轻太软,而当地的土质硬,没法使用。仔细观察、改造后,迟宽国动手自己做了一个起垄机,去地里一试,效果很好。鲁甸县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创新,在当年5月的县樱桃节期间,特地在茨院乡搞了一个推广展示会,邀请全省的农业农机人士来观摩。

在昭阳区,迟宽国也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和欢迎。他的表兄弟的地,无论如何都要等着他回去耕。几个表弟侄子,非要跟他学开拖拉机。2008年,当地大旱,耕牛犁不动地,“铁牛”拖拉机则大显身手,成了人们眼中的宝贝疙瘩,一天晚上,为了争迟宽国的拖拉机,昭阳和鲁甸两个区(县)的老百姓还打了一架。

2006年,迟宽国就挣回了购买拖拉机的钱。2007年、2008年,每年都作业1万多亩,收费也陆续涨到30元/亩、35元/亩,纯利润近一半。“2006年到2008年,是我最好过的时期。有干不完的活,烟草公司的领导还经常请我吃饭,一是让我给他们耕地,二是为他们搞烟草样板基地。因为我的技术好,尤其是起垄非常直,又标准又好看。那段时间,我们那儿的烟草样板基地几乎都是我在做。”迟宽国自豪地说。

成员与专家交流

在迟宽国的示范下,当地的农机快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当地烟草公司,2009年一次就买了35台拖拉机,再加上老百姓买的,到2010年,昭阳和鲁甸两个(区)县的拖拉机达四五百台。2009年,迟宽国和几个人凑了16万元,加上国家补贴的5万余元,买了一台收割机,这在当地也是比较早的。迟宽国开着收割机到福建、海南、广西以及云南各地作业,一天可以割五六十亩,能挣四五千元。

合作社能接大活儿了

2012年,迟宽国牵头,联合十多户成立了合作社。最初的目的是想开发票,迟宽国的客户,有的是国营单位,结账时需要发票和对公账号,比如云南曲靖劳改农场,迟宽国从2009年就为它提供作业,到2011年累计有30多万元作业费,由于自己是私人,没法结这笔钱。刚开始迟宽国想办一家公司,但是手续太多。在跨区作业中,他接触了河南、黑龙江等地的合作社,了解到注册合作社简单便捷,于是去工商部门注册了合作社,把外面的欠款结了回来。

2013年,合作社给迟宽国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那一年,云南省开始有了省农机购置补贴,并且针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实施,省补跟国补配套,国家补贴多少,省里就补贴多少,这样购买机器就便宜多了。当时整个昭通市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很少,迟宽国的合作社则符合条件。当年,合作社获得了“国补+省补”近100万元,买了10台大中型农业机械,实力一下子壮大了很多。成员们还陆续买了插秧机等,光迟宽国自己就有近十台机器。机器一多,大的活计就敢去接了。2014年,合作社开始承接草山治理,包括贵州的8000亩,总共承接了4万多亩;2015年活计更多,承接了8万亩草山治理。草山治理的主要内容是石漠化治理,一种是植树,合作社给拖拉机装上钻头,在山上钻坑,把树栽上;一种是退牧还草,给荒地旋耕、施肥,再把草籽撒上。

合作社还有一些先进的机器,一些别人干不了的活合作社却能干。美国树莓集团在云南种植了几千亩树莓,在昭阳区就有200亩左右。在所有的树莓作业中,最重要的工序是起树莓,就是将树莓挖起来。树莓的根系很发达,在地下连土都网住了,起树莓时要连土带根一起挖起来,不能把根破坏了。树莓起起来后,送进车间冲洗,将根切成小段,放在瓶子里育苗。最开始美国树莓集团找了其他的人干,结果干了一两次就不要他们了。2014年,他们找到合作社,合作社正好有这样的机器,只做了一次,就把所有的程序包括深松、旋耕、起垄,都交给合作社了。

一定要坚持创新与诚信

如今,合作社的活儿排得满满的,还有很多活儿不敢接,成员们一台机器年收入达七八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迟宽国还是坚持两大原则:

一是创新发展原则,尤其是注重技术创新。昭通是我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但苹果品质有待提升,技术手段是嫁接改造,改造后的嫁接口要用土捂住,这样根系更发达、长势更好,这就需要起垄,中间还要留一条沟以灌水。当时都是人工起垄,树四米一行,要把中间两米的土挖下去近三四十公分,两边的土盖起来近一米高,一天两个人,最多只能挖三五米,工价近2000元/亩。人们也试了很多机器,包括挖掘机、推土机,都没法作业或做不到位。当地的领导找到迟宽国,让他想想法子。迟宽国到处寻找,没找到合适的培土机,于是自己设计,模仿捞沙船、压砖机的工作原理,调整了旋耕刀片,加了一种刀组,又设计了一个铲子,作业效果刚好符合要求。他设计的培土机派上了大用场,接的活几乎做不完。

合作社自行设计改进的果园起垄机

为了试验示范,合作社还流转了几百亩地做水稻基地。这些年走过来,迟宽国深刻地意识到,搞农机一定要有自己的基地,一种新的机器和技术,老百姓是不会把地给你试验的。比如水稻收割机,刚买时迟宽国打算免费帮村民割300亩,结果没有一家村民愿意。还有插秧机,当地老百姓到现在也不愿接受,迟宽国买了两台,只能在自己的试验田里作业。

除了农机,迟宽国还将眼光投向了种植领域。他认为,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农机一定要和种植融合,了解种植的工艺与需求,迎合种植的需求。在合作社的试验水稻田里,养了不少鱼,还放养了很多鸭子,一点化肥都不施。“鸭子顺着秧窝啄食,把虫子、杂草都吃了,同时也松了土壤,拉的粪便又肥田,省了人工、投入,水稻长得还很好。”迟宽国表示,这个模式他会继续摸索下去。

二是诚信经营原则,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合作社的活儿多,但迟宽国一直坚持能做多少就接多少,接了就一定做好。“有的人接下活来,不好好做,或者转包给别人做,结果质量不保证,做了一次,第二次人家就不喊你了。现在拖拉机很多,一帮人开着拖拉机去了,但人家不用你,只能在那里打牌。”迟宽国说,这方面他也有教训,2009年以后,他把自己的拖拉机交给别人去做,由于作业质量不好,接的活越来越少,到2010年基本没活做了,他只好把拖拉机收了回来。

因为坚持原则,迟宽国还与当地一位干部产生了误会。这位干部分管了一片苹果基地,栽植苹果时叫迟宽国去培土,但迟宽国的活已排满了,就没答应。于是该干部找别人去作业了,那一年正好大旱,树栽下去大部分都死了,遭受了不小损失,该干部由此埋怨迟宽国不支持他的工作。

如今,合作社的发展势头良好。迟宽国打算调整经营重点,从一些竞争激烈的领域退出,将重点放在那些新的、别人做不了的领域。比如耕地,现在的价格是40元/亩,几乎只够人工钱,而苹果培土,价格是500元左右/亩,两者的利润有天壤之别。2016年,合作社还租借了市植保站的遥控飞机,在自己的试验基地开展机防,300亩地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如果用人,差不多要一二十个人,用近一个礼拜才打得完。下一步,合作社计划自己买遥控飞机。”迟宽国告诉记者。

猜你喜欢
昭阳区树莓拖拉机
飞上天的“拖拉机”
昭阳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管理方式调查
昭阳区总工会:举办职工气排球周末联赛初赛
时代风采(2019年8期)2019-12-13 06:19:29
基于树莓派的骑行智能头盔设计
电子制作(2019年11期)2019-07-04 00:34:32
昭阳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26
基于树莓派的远程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7年17期)2017-12-18 06:40:43
牛哄哄的拖拉机
拖拉机闯祸了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7:00
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酒发酵工艺
中国酿造(2016年12期)2016-03-01 03:08:19
昭阳区总工会:开展第十一期医疗互助活动
时代风采(2015年14期)2015-08-05 21: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