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牛,邓杰玲,周锦业,李秀玲,曾宋君,卜朝阳
(1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南宁530007;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植物分子分析和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
三角梅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因子分析
李春牛1,邓杰玲1,周锦业1,李秀玲1,曾宋君2,卜朝阳1
(1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南宁530007;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植物分子分析和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
为提高木质化插穗生根质量,培育三角梅健壮扦插种苗,摸索培育优良种苗的扦插方法,比较不同生根剂、生根剂不同浓度、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鲜重、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并监测扦插池空气温湿度。结果表明,三角梅‘绿叶大红’的木质化枝条扦插,以河沙为扦插基质、100 mg/L双吉尔生根粉(GGR-6)与750 mg/L吲哚丁酸(IBA)混合液浸泡15 min,扦插池气温在25~40℃,前期湿度在97%以上时,平均生根数量可达107条,生根率可达98%,移栽成活率达96%。生根率与后期种苗移栽成活率不相关,生根数量、生根鲜重与种苗移栽成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扦插生根效果的衡量指标。
三角梅;扦插;生根量;移栽成活率
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又名九重葛、叶子花、宝巾花等,为紫茉莉科叶子花属植物[1]。花小,常三朵聚生,苞片大而艳丽,有紫、红、白、黄等多种颜色,是主要的观赏部位。三角梅原产南美热带及亚热带,1872年引入国内,是重要的观赏花卉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可以布置凉亭、画架、栅篱,也可以盆栽。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终年开花不断,深受人们喜爱,现成为深圳、厦门、梧州、北海、台湾屏东市等多个城市的市花,还是海南省省花[2]。
三角梅极少结实,主要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大量繁殖种苗。三角梅组织培养技术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较少应用于实际生产[3],嫁接、压条繁殖工序较繁杂[4],难以大量繁殖种苗,扦插是三角梅最主要的繁殖方式。近年来对三角梅扦插繁殖的研究较多,主要针对嫩枝或半木质化枝条[5],关注扦插生根率、探索生根种类[6]、特征[7]等方面。研究发现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扦插生根率、根长等的促进作用不同[8],其中吲哚丁酸(IBA)对木本植物的插穗生根效果明显[9-10]。不同基质对插穗生根效应不同[11-12]。三角梅扦插生根属皮部生根类型,不定根的产生和形成是其成活的关键[13],三角梅扦插较易生根,但一般插穗生根数量少[14-16],移栽后管护要求高,成活率较低、缓苗时间及成苗时间较长,育苗成本高。因此,提高三角梅插穗生根质量和插穗移栽成活率成为提升三角梅种苗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相关研究鲜见报道。
笔者以三角梅‘绿叶大红’品种(Bougainvillea glabra’Crimsonlake’)木质化枝条为试材,通过对生根剂种类、生根剂浓度、扦插基质的筛选以及扦插环境的监测,旨在探明提高三角梅木质化插穗生根质量的方法,以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缩短缓苗时间,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苗圃进行(东经108°51′26″,北纬22°85′16″)。试验地年平均气温21.6℃,1月平均12.8℃,7、8月平均28.2℃。年均降雨量达1304.2 mm,平均相对空气湿度79%。
1.2 材料及处理方法
扦插基质有珍珠岩、细砂及黄土3种,生根剂为不同浓度的IBA、GGR-6生根粉溶液。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每个处理扦插200棵,3次重复。供试三角梅品种为‘绿叶大红’,插穗为直径0.5~1.5 cm的完全木质化枝条。
表1 三角梅硬枝扦插影响因素及水平
2015年5月21日扦插。插穗长度10~15 cm,上端剪口离芽0.5~1.0 cm,下端斜剪。插穗50~100根为一捆,先在10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5 min,再在生根剂中浸泡15 min,浸泡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2/3。扦插密度(5~10)cm×(5~10)cm,扦入基质深达插穗长度1/2~2/3。扦插后,基质浇透水,盖厚度0.3 mm薄膜,外覆盖遮光率70%的遮阳网。每2~3天启动弥雾喷水30 min。扦插后25天,掀开薄膜两端通风,并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2次。扦插后35天,每处理取50根以上的插穗调查统计生根率,取10根生根插穗调查平均生根数量、生根鲜重,每个处理3次重复,取平均值。将生根的插穗移栽在16 cm×16 cm黑色营养杯,每杯移栽1株。2015年9月23日,每处理随机抽取300株移栽的扦插苗调查移栽成活率。扦插棚内空气温湿度记录使用台湾衡欣AZ8808温湿度自动记录仪,间隔30 min记录1次。扦插前3天,喷洒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扦插基质。双吉尔6号生根粉(GGR-6)为北京艾比蒂研究开发中心生产,IBA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化学纯。生根率、移栽成活率数据进行反正弦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数据转换及分析均使用SPSS 20.0。
表2 不同处理插穗生根数量及方差分析表
2.1 不同处理对插穗生根数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插穗平均生根数量见表2,插穗生根类型均为皮部不定根,平均单株生根数量差异很大,最少的12.6条,最多的107条。方差分析表明,影响插穗生根数量的因素,扦插基质>GGR-6>IBA。基质间的F=19.497,P=0.000<0.01,差异极显著,河沙>珍珠岩>黄泥。不同浓度GGR-6生根粉间的F=3.499,P= 0.05,差异显著,100 mg/L>500 mg/L>200 mg/L。不同浓度IBA间F=1.445,P=0.259>0.05,差异不显著。扦插基质以河沙最好,GGR-6生根粉以浓度100 mg/L最好,IBA以浓度750 mg/L效果较好。当以浓度为750 mg/L的IBA、浓度100 mg/L的GGR-6生根粉混合溶液浸泡插穗,扦插基质为河沙时,插穗平均生根数量达107条,显著高于以往报道[8,11,14-15,17-19]。
2.2 不同处理对插穗生根鲜重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插穗平均生根鲜重见表3,9个处理中,插穗生根鲜重差异很大,最轻的0.20 g,最重的达1.21 g。方差分析表明,对插穗根鲜重影响因素,基质>IBA>GGR-6。其中,基质的F=16.207,P=0.000<0.01影响极显著,河沙>珍珠岩>黄泥。GGR-6生根粉、IBA不同浓度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基质以河沙最好、GGR-6生根粉以100 mg/L为最好、IBA以1000 mg/L最好。
表3 不同处理插穗生根鲜重及方差分析
2.3 不同处理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不同处理扦插生根率见表4,所有处理插穗生根率达到或超过90.38%,最高达98.25%。经方差分析,IBA、GGR-6、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率影响均不显著。一方面,可能由于三角梅属较易生根类型,各处理都能促发生根。另一方面,插穗生根率高低不代表生根质量好坏,不能反映出处理的差异。处理5,以黄泥为基质,扦插生根率94.23%,但多数插穗切口部位韧皮部都有腐烂发黑,插穗平均生根数量只有12.6条,其中34.78%的插穗平均生根才3~5条。
表4 不同处理插穗生根率及方差分析
2.4 不同处理对扦插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表5 不同处理扦插苗移栽成活率及方差分析表
不同处理的扦插苗移栽成活率及方差分析见表5,对三角梅硬枝扦插苗移栽成活率影响,扦插基质>GGR-6>IBA。其中,扦插基质的F=47.731,P= 0.021<0.05,差异显著,河沙>珍珠岩>黄泥。以河沙为扦插基质,以浓度为750 mg/L的IBA、浓度100 mg/L的GGR-6混合溶液浸泡插穗,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00%。
2.5 插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根鲜重及移栽成活率的相关性
三角梅硬枝扦插插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根鲜重及插穗移栽成活率的相关分析见表6。生根率与后期移栽成活率不相关;生根数量与移栽成活率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06;根鲜重与移栽成活率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849。根鲜重与生根数量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845;生根率与生根数量不相关:生根率与根鲜重不相关。
2.6 扦插空气温湿度
扦插至移栽期间,扦插棚内气温变化见图1,气温频率统计见图2。气温主要集中在25~40℃,占所记录的1596个数据的94.24%。余克菊等[20]认为三角梅扦插最适空气温度为25~28℃。本试验中,扦插温度明显偏高,温度在20~28℃只占36.4%,28℃以上占63.6%。5月21—31日,扦插棚盖薄膜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见图3,主要集中在97.3%~99%,揭薄膜后,空气湿度日变化较大,在42%~99.9%间变化。
表6 插穗生根指标相关分析表
图1 扦插棚内气温变化图
图2 扦插棚内气温频率统计图
以河沙为扦插基质,能提高三角梅插穗生根数量、根鲜重及移栽成活率。以河沙为基质,以100 mg/L双吉尔生根粉(GGR-6)、750 mg/L IBA混合液浸泡插穗15 min,扦插温度在25~40℃,前期扦插池空气湿度在97%以上,三角梅‘绿叶大红’的木质化枝条插穗生根好,平均生根数量可达107条,生根率可达98%,移栽成活率达96%。
三角梅插穗生根率与扦插苗移栽种苗成活率不相关,插穗生根数量、插穗生根重量与移栽成活率极显著相关,生根数量、生根重量更能反映扦插效果。
三角梅硬枝扦插,扦插环境温度控制在40℃,插穗生根情况良好。
图3 扦插棚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图
本试验不同处理间扦插生根率差异不显著,但平均生根数量差异显著,这与安三平等[9]在蓝云杉扦插时的情况相似。扦插生根率高不代表生根效果好,季孔庶等[21]在马尾松扦插时也出现类似情况。生根率与种苗移栽成活率相关性不显著,插穗的生根率并不等于其后期成活率。扦插时生根的插条并不能全部成活下来,这与王关林等[22]研究结果一致。生根质量较差的,即使生根率较高但移栽成活率依然低,也严重影响苗木培育质量和成苗时间。移栽成活率是衡量扦插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易生根品种,单由扦插生根率不能真实反映扦插效果。生根数量、生根鲜重与种苗移栽成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衡量扦插效果的重要指标。
杨晓盆等[23]研究发现不同生根剂处理间三角梅插穗生根率差异显著,最低50%,最高85%。这可能与生根剂使用方式有关,杨晓盆采用速蘸高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作用时间比较短,而本研究采用浸泡方式,接触时间更充分,各处理的生根率均超过90%,差异不显著。
温度适宜,三角梅一年四季都可扦插,但一般以温度较高且雨量少的3—4月[19]或8—9月[24]为好。余克菊等[20]认为,最适扦插环境温度为25~28℃,当温度超过28℃时就需通风,通常老枝扦插的成活率不及嫩枝扦插。本试验于5—6月在南宁市进行硬枝扦插,扦插温度在25~40℃,生根效果较以往报道好。本试验中,扦插温度在28℃以上的占63.6%。发现高温促发生根,这与谢志南等[25]研究一致,适度高温能促进对‘绿叶大红’三角梅木质化枝条扦插生根。三角梅木质化枝条、老粗枝的扦插温度可提高到40℃。
[1]唐昌林.中国植物志第2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6.
[2]周群.中国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繁殖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321-324.
[3]陈影,曹武,曾宋君.叶子花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2015,36(8):1536-1541.
[4]陈建雄,何平,陈明兰,等.三角梅的嫁接繁殖技术[J].西南园艺, 2006,34(1):53.
[5]郑盛斌,范章魁,符瑞侃.斑叶樱花三角梅顶生嫩芽扦插试验[J].热带林业,2015,43(3):16-19.
[6]谢志南,赖瑞云,林丽仙,等.三角梅插穗扦插生根过程解剖学观察[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97-99.
[7]何礼军,王珊崇,杨园园.三角梅扦插苗生理特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0):2344-2346.
[8]徐永艳,单丽丽,汪琼,等.4种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扦插生根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14,23(1):23-28.
[9]安三平,王丽芳,石红,等.蓝云杉不同品种扦插生根能力和生根特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1,24(4):512-516.
[10]邓文韬,张日清,袁德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菲油果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03):160-163.
[11]张远兵,刘爱荣,蔡为青,等.几种不同基质对三角梅扦插生长的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03(1):34-36.
[12]周贱平,卢俊鸿,廖伟清.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九重葛插条生根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4,21(2):205-206.
[13]梁玉堂.树木营养繁殖原理和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12.
[14]施献举.三角梅扦插繁殖[J].河北林业,2001(1):25.
[15]何礼军,何野,黎八保,等.三角梅在我国引种栽培的研究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19-1521.
[16]简荣林.三角梅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8(1):11-13.
[17]赖瑞云,钟赞华,张雪芹,等.留叶配合IBA处理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80-19982.
[18]邓前军,刘清华,陈杨丽,等.三角梅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223-225.
[19]林晓红.三角梅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3,32(1): 43-46.
[20]余克菊,刘玉娇.三角梅扦插繁殖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4(17): 51.
[21]季孔庶,王章荣,陈天华,等.马尾松插穗生根能力变异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2(3):66-70.
[22]王关林,苏冬霞,吴海东.代谢调节剂对嫩枝扦插繁殖成活率的影响及其机理[J].园艺学报,2006,33(2):395-398.
[23]杨晓盆,王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子花扦插生根效应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19(3):238-240.
[24]孙利娜,王华新,龚建英,等.宝巾花扦插育苗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3,42(3):183-185.
[25]谢志南,钟赞华,赖瑞云,等.基质温度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其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1,31(2):222-226.
Impact Factors of Root Growth Under Hardwood Cuttage of Bougainvillea glabra
Li Chunniu1,Deng Jieling1,Zhou Jinye1,Li Xiuling1,Zeng Songjun2,Bu Zhaoyang1
(1Fl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07,Guangxi,China;2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Plant Molecular Analysis and Gene Improvement,Guangzhou 510650,Guangdong,China)
To improve rooting quality under lignified cuttage of Bougainvillea glabra,culture strong seedling, and explore suitable cuttage method,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ooting agents,dosages and substrates on rooting rate,number,weight,and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ation were surveyed.At the same time,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ere monito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woody branch was immersed into a mixture of 100 mg/ L GGR-6 and 750 mg/L IBA for 15 minutes,and cultured in sand with the condition of 25-40℃air temperature and 97%humidity in early growth period,the average rooting number,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ation of cuttage reached 107,98%and 96%respectively.The rooting rate was not related with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ation.The rooting number and fresh weight were extrem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ation,and could be taken as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rooting effect.
Bougainvillea glabra;Cuttage;Rooting Number;Transplantation Survival Rate
S682
A论文编号:cjas16070014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三角梅优良种苗繁育及高效栽培推广示范”(农成转2015011);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花卉栽培技术、开花技术及产业化集成技术研究”(2015YT91)。
李春牛,男,1983年出生,湖南邵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观赏植物栽培与育种研究。通信地址:530007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E-mail:lichunniu@126.com。
卜朝阳,女,1966年出生,广西钦州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究。通信地址:530007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E-mail:yangnv@126.com。曾宋君,男,1965年出生,湖南邵阳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通信地址:530007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E-mail:zengsongjun@scib.ac.cn。
2016-07-18,
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