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丽 罗在琼 宋倩倩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滨湖医院心胸脑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
徐佩丽 罗在琼 宋倩倩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滨湖医院心胸脑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 使用新型气管切开换药方法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3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碘伏消毒后,普通无菌纱布外敷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护理,观察组在碘伏消毒后,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涂于管周皮肤,待干后,再使用无菌纱布外敷,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护理。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患者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气管切开术后第1周换药的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管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第1周需进行气管切开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护理,可减少管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减少护士更换气管切开敷料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气管切开; 护理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l; Tracheostomy; Nursing
气管切开术是神经外科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清除下呼吸道梗阻,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减轻脑组织水肿,并且也是治疗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1]。但气管切开术后第1周内,由于新鲜切口渗血和渗液多,加上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护士需要频繁为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处换药,护理工作量大;而频繁换药加上分泌物对管周皮肤的刺激,患者易出现刺激性呛咳,管周皮肤易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如红肿、皮疹和糜烂,管周皮肤伤口不易愈合且易感染,延长了气管切开窦道口的形成,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经济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应用于早期气管切开护理中,不仅减少了早期气管切开管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同时也减少了护士需更换气管切开敷料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70岁,气管切开平均带管天数(24.24±7.51)d,按气管切开术的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前15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对照组,后15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无呼吸循环系统原发疾病,气管套管均采用一次性套管,气管切开方式均为经皮气管切开术,吸痰时机均为按需吸痰。两组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 无菌气管切开纱布一包,内置4层“Y”形开口的无菌纱布(5 cm×6 cm)2块,一次性无菌换药包,内置包装好的碘伏棉球10个、一次性手套一副、一次性镊子和一次性血管钳各一个、弯盘一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商品名:贝复新,5 g/支,售价:45元/支)一支。
1.2.2 操作方法 换药前给患者翻身、叩背,吸净呼吸道分泌物,打开一次性无菌换药包,将无菌气管切开纱布包打开,倒入换药包内,注意无菌操作,操作者戴一次性无菌手套,用碘伏棉球自气管切开切口由内向外环形消毒,待干后,对照组直接将2块无菌“Y”型气管切开纱布,上下交叉垫于气管切开坐垫的下方,纱布开口错合拉紧、胶布固定。常规是每天换药2次,如纱布2/3污染时及时更换;观察组在碘伏待干后,由另一名护士打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用棉签适量沾取,均匀涂于气管切开管周皮肤,再将2块无菌“Y”型气管切开纱布,上下交叉垫于气管切开坐垫的下方,纱布开口错合拉紧、胶布固定。气管切开术后第1~3 d,常规是每天换药一次,或根据渗液量决定更换频次,之后患者渗出液会逐渐减少,可根据渗液情况每1~3 d换药一次。
1.3 评价方法 (1) 比较两组患者有无管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管周皮肤不良反应包括红肿、皮疹和糜烂。(2) 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第1周需进行气管切开换药的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描述统计,计数资料采用 χ2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管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气管切开术后第1周需进行气管切开换药的次数,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管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别例数换药次数/次P观察组153.40±0.250.001对照组158.42±0.32
气管切开术后,由于新鲜切口处渗血渗液多,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管周皮肤易出现红肿、皮疹甚至糜烂,延长了气管切开窦道口的形成,也延长了气管切开带管时间[2]。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换药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就使用何种材料进行气管切开换药,也众说纷纭,但无论使用何种新型敷料代替传统气管切开纱布进行换药,目的都是为气管切开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的环境[3],有些新型敷料吸收渗血渗液的能力极强,但没有解决切口渗血渗液的根本问题,并且这些新型敷料的价格在85~200元/张,由于早期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管周渗血渗液较多,患者痰液多,易污染敷料,我科在使用新型敷料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换药时,早期平均每天均需更换一次敷料,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如果使用气管切开纱布直接进行气管切开换药,由于纱布无法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性环境,并且纱布易与伤口粘连,不宜于伤口生长。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的主要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无色透明凝胶,直接涂于伤口处,对细胞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作用,可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性环境,减少渗血渗液形成。且其性状为凝胶状,起到保护皮肤作用,避免痰液及污染物直接接触皮肤,将纱布覆盖其表面,也不会与伤口粘连,价格是45元/支,每支使用次数在30次左右,每次换药约需1.5元,价格低廉。表1显示,使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气管切开护理的患者,管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可以促进组织快速生长,减少渗血渗液形成,表2显示,使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气管切开护理时,护士在气管切开术后第1周,换药的次数显著减少。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对气管切开患者管周皮肤,起到很好的促进愈合和保护作用,在早期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尤为适用。当患者管周皮肤愈合后,即不需要再使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换药,我们仍建议使用新型敷料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或者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等进行气管切开换药,因为此时患者管周皮肤渗血渗液极少发生,更换敷料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1] 于向东,邱虹.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7):591-592.
[2] 张孝茹,付红.银离子藻酸盐填充条+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1):71-73.
[3] 陈秀君.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重度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711.
徐佩丽(1985-),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助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
B
10.16821/j.cnki.hsjx.2016.17.028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