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云芳
[摘要]文章针对现阶段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现状的思考,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实操技能缺乏和会计证通过率低的两个原因,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代理记账实训和会计证合作教学两个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职会计;就业率;会计证合作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24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每年都有大批的不同层次会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每个层次的学生自身素质、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差别很大。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
1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个别在校内就取得会计证的学生,通过就业推荐或亲属介绍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但在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给实习指导老师的反馈信息是: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在企业里能用上的很少。工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①对于原始单据的判断不够准确,进而影响相关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②对于申报纳税完全不懂;③受到自身专业素质、知识水平以及自学能力的限制,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无法有效地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与降低对工作的热情,从而失去晋升的机会。
部分中职会计毕业生虽然从事会计工作,但都是在小企业或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私人企业,全凭老板的各种指示而进行账务处理,缺乏规范性,甚至其自身也不懂怎么做才符合规范标准。这些人最担心的是税务局的查账审计。
绝大多数中职会计毕业生没能找到对口的工作。主要原因:一是没有会计证;二是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校内的教学资源不够系统。
2导致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原因
2.1在校生实践性不足
由于学校资金不足导致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够强大。虽然在校期间学习会计专业必要的课程,比如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等课程。但我们的教师大都是从大学校园过渡到中职学校,并没有深入企业去实践。教师本身没有见过真正的原始凭证,仅依据教材上文字描述的案例题,教导学生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这种教学方式与社会脱节了,满堂的理论灌输,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中职校一般具备有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沙盘实训室等,但还是停留在实训教材上虚拟的案例及其绘制的原始单据图片,显得不够真实可靠,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例如涉及税费的问题,学生利用税收公式是可以计算出来,却不知道这个税要如何进行申报缴纳,甚至他们连税控卡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主要是因为实训设备不足造成的,这与企业中的真实纳税环节相背离。
2.2会计证通过率低
会计证考试改革之前,中职生获取会计证的条件是:中专毕业证、会计专业学生在两年内取得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合格证和“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会计证考试改革之后,一年四次无纸化考试,要求“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三科考试成绩同时达到合格才可以换取会计证。这对于中职生来讲难度加大许多。学生须同时掌握三门科目知识,既要面对信息量大的压力,又要面对无纸化考试的挑战。
2.2.1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第一学期安排基础会计,第二学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企业财务会计,第三学期会计电算化,第四学期成本会计。很多学生到第三学期末才报考次年第一季度的会计证考试。但因第一、二学期学的两门考试课程时间隔太久,对于一些知识点都记不清楚了。最终导致会计证通过率低。
2.2.2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
中职生在校期间大部分属于未成人,其思想不够成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重视度不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实时有效的考核。但在新形势下,由学生提交纸质作业供教师批改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习成效考核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改变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措施
3.1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定位不同,二者有各自的优势。目前流行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学校的主要优势:产地优势、节约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企业的主要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企业工作环境优势。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
将二者优势进行适当地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企业将掌握的市场信息、新技术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帮助指导学生,双方以此来确定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将企业引入校园或者让学生定期去企业实训,让学生切身体验严格的工作纪律,感受工作的艰辛、团队合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有极大的帮助。企业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场地,是学生有效提高职业技能的前提。
3.2结合福建商贸学校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业合作的模式
3.2.1代理记账实训
通过第一学期对会计证三门考试科目的系统学习之后,在第二学期进行校企合作,由代理记账公司每周派两名会计师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授课,所有的师生都要模拟企业的上班打卡制度。企业将真实的账套引入校内,学生将企业给的原始凭证,经过自己初步的专业判断在用友T3软件上做出账务处理。企业老师再将正确的账务理结果公布,并进行分析。月初,企业老师安排学生在税务局官网上进行网上申报纳税;月底,进行进项税额网上认证操作。每个月若有发生销售业务,企业老师还指导学生进行税控系统开票等。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校内专业教师也得轮流跟班学习企业的真账处理。学生在每周每月的实践过程,循序渐进地掌握了财务软件、税控开票系统、网上申报纳税的操作技能。
3.2.2会计证合作教学
企业掌握最新的考试动态,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发会计证考试资源库。企业将收集到学生的做题动态和成效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就可以有效地进行跟踪,对于后进生采取必要的辅导措施。同时,企业提供给学生财刀网的会计证学习账号,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切身感受无纸化操作学习的便利。此外,企业和学校合作举办校园会计证模拟考试技能大赛,并设置不同等级的奖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培养模式的时代性
为满足就业市场上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要求,中职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要从传统的理论教学上转变过来。需要将会计证的通过率与会计实操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
3.3.1理论方面的掌握
将三门会计证的考试课程均放在第一学期进行授课,让学生从开学初就对会计专业有个感性的认知。教师最好安排他们在第二学期的第一季度进行会计证考试,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企业提供会计技能证无纸化练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有针对性地做题,从而达到有效地复习巩固。
3.3.2技能实操的培养
第一学期末针对基础会计进行手工账的进行训练,第二学期进行代现记账实训、沙盘实训,第三学期进行财务综合实训,第四学期进行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如此循序渐进地进行实操,让学生真正具备会计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代理记账实训和会计证合作教学的这两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能增强学生实操能力,提高中职学生会计证无纸化考试通过率,从而帮助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叶敏聪.当前就业形势引导下的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2]熊英.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7):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