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才是家长会的本意

2016-12-19 04:32曾伟华
亚太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家校小孩家长

曾伟华

摘 要:以往的家长会,老师们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家长们的作用始终被约束,效果可想而知。毕竟,家长会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平台,家长会的主角不应该是老师,解决问题也不是老师包办。家长会的本意是要创造一次难得的家校联系机会,让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充分沟通,有效交流,信息互通,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有效沟通;家长会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86-0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知不觉做老师已有十来个年头了,这些年参加所任教班级的家长会N多次,而今年的家长会则由自己主持。对比历次家长会的情景,总觉得家长们的作用始终被约束,相反,老师们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情景一:参加家长会,十年如一日。

几乎每次都是以学科老师身份轮流进行阶段学习小结、学法介绍、强调重视等等,半天下来,老师们虽然重点指导言简意赅,家长们认真笔记奉为宝典。但是会后,家长们依然只有诸如“进步很小,怎么办”“成绩不好,怎么办”“总分下降,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评析:显然,老师们的说课,一直都是家长会的主角,家长们只是在被动的听会,甚至听得云里雾里,再传达给学生落实,效果可想而知。家长们普遍都看结果,关心分数成绩,希望老师有灵丹妙药,至于学习的态度过程等所以然的因素似乎成为学校老师的事情。成绩波动的原因除了试题难易度等客观因素外,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态度、心理变化和努力程度等主观因素应该是更关键的原因,而这恰恰是家长会应当重点关注的焦点,学生校内课外的行为习惯表现应该在这个平台得到有效沟通和交流,才能及时找到针对有效的解决办法。

情景二:主持家长会,十年磨一剑。

家长会开始后,我开门见山,讨论如何解决手机综合征对学生的影响,并详细罗列手机带来的影响。例如行为习惯方面有下课玩,走路玩,吃饭玩,睡前玩,厕所玩,自然而然上课也想玩,没心思听课老师走到身旁还没反应。在家里睡觉难躺下,起床催不起,洗刷老半天,吃饭等不来,出门难动身,话题没多少,宁愿不回家;在学校上课打瞌睡,下课懒得动,作业打折扣,成绩上不去。再如心理思想方面主要是学生自控力差,难抵挡手机的超强诱惑力,忍不住就玩上了,慢慢就有依赖心理,不愿思考,学习简单应付了事,写作业搜答案,考试作弊,惯用QQ、Q群、微信交流,当面沟通言语少易起冲突,甚至性格改变造成孤僻等等。

评析:听到这些分析,家长们不停点头示意存在相关情形,也意识到手机问题的严重性,纷纷举手发言,提建议找措施,我快速记录下每位家长的意见,并当场探讨其可行性,最后归纳整理多数家长的意见,以集体通过的方式形成家长会决议,日后付诸实施。本次家长会的气氛热烈程度远远超出我的预料,会前我还设计了两位家长的典型发言,没成想都变成多余了。会后不到半月,由于学校和家长统一要求、统一口径、统一措施的共同努力,“手机问题”控制初步显效,虽然做不到绝对禁止,但是相当部分同学已经收敛,并逐渐自觉抵制。“手机问题”非常棘手,很多家长总觉得没办法,希望学校有强有力措施制止,而让学校比较头痛的是家长都愿意或默许给小孩配置手机,结果造成“学校紧家里松,校内压课后弹”的不平衡局面,反而助长不良习惯。

学习习惯问题应该是家校沟通的重头戏。会上,我引导家长朋友们应全面看待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遇到不少家长有相似的疑惑,孩子读小学初中开始都很好,到初三或者高中就开始变了!那是因为之前还小,什么都听你话,老老实实写作业,成绩自然不差啦。现在长大了,想法更多了,很多小孩开始不愿听你唠叨了,话讲不到一块了,甚至家里经常看不到人了,想管管不到了。一句话,小孩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和生活啦。

那么,作为父母们该做点什么?首先,要请家长朋友调整对小孩的期望值问题,我们班是学习美术专业的,既然家里已经支持小孩的选择,就要多给予他们鼓励,300分考文化本科当然没戏,400分也难上三本,但对我们艺术生来说有这样的分数去挑选正规二本大学就有更多余地了,甚至可以迈进专业美院和名校。毕竟我们的孩子上高中时的基础很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经过一个学期的引导,现在绝大多数孩子已经有了希望,有了奔头,也就有了信心,这对我们大家都很重要,多给孩子们一些理解和支持。

其次,我们要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人是有惰性的,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有。小孩从小开始都是一步步逼的来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学习越来越累,诱惑越来越多,因而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休息、放松,而他们休息放松的唯一方式就是手机,手机上游戏,听歌,刷屏,电子书等等其乐无穷,诱惑力特别强,孩子们渴望拥有手机都是冲着这样目的去的,控制力不强或者家长疏于监管势必会影响学习,有的连性格都改变了。比如手机作弊,平时写作业搜答案,同学之间交流少,孤僻等等。

再次,我们还要很清楚地知道,孩子们的自控力普遍较差,玩手机容易上瘾,特别是男孩子,几乎没有不玩的,下课玩,走路玩,吃饭玩,睡前玩,厕所玩,自然而然上课也想玩,没心思听课,忍不住就玩上了,老师走到身旁还没反应。自控力差还导致学习生活被动,家长朋友有没有发现,小孩睡觉难躺下,起床催不起,洗刷老半天,吃饭等不来,出门难动身,话题没多少,宁愿不回家;在学校上课打瞌睡,下课懒得动,作业打折扣,成绩上不去。这些都是手机综合征对小孩的影响。

在自由讨论环节,我们发扬民主原则,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让大家充分提意见和建议,我一边记录一边小结,最后归纳整理多数家长意见以便向学校反馈意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次与家长最充分的沟通,至少家校双方能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就解决办法达成一致意见,达到了家长会的真正目的。

事实证明,家长会的主角不应该是老师,解决问题也不是老师包办。毕竟,家长会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平台,如何才能有效沟通,我认为应该把这个平台交给家长,让他们发现问题,沟通共识,家校联动,共同发力,或许家长会的真正目的莫过于如此。

家长会的本意是要创造一次难得的家校联系机会,让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充分沟通,有效交流,信息互通,达成共识,解决问题。通过这次家长会,我感觉到家校联系沟通方式至关重要,纵观前N次参会,角色转变之后终于还原家长会平台本意,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也坚信这种方式才是家校沟通的有效艺术。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家校小孩家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