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宝树
当人们置身于价值理性的天平上,自忖、反思、深悟、超越……,懵然间提出新的生存方式,从往日的感性的习以为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学会“放下”,以求轻松度日。
当今,人们的困惑抑或不轻松的思绪是沉重的。生活的坐标,总是落在心理压力上,经常会导致价值理性的天平失衡,于是,让人活得不自在,宛若度日如年。
人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之所以缤纷多姿、光怪陆离,因为世界存在着互“化“关系,即是人与人“化”,人与物“化”。人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均等的。随着时间推移,人与人的差异日趋增大,生命的时限,生活的质量,物质的拥有,思维的观念,很难寻求人与人的雷同,根源在于思绪的活动。人与人“化”,在现今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中,互助,互让,互惠,互利,似乎少了许多;而互争却充斥各个角落,人与人的“争”愈演愈烈,已经并正在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关乎人的寿命延伸。另一方面就是人与物“化”,也已慢慢地演绎为“争”。这个“争”就是人为物而争、为物所累,甚至为物而活着。人与物的排次,理应是先人后物。而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是被倒置了。只要是被瞄准的猎物,就得持有,拥有,占有,窃有,乃至独有,为此,会不遗余力,不惜代价,不择手段,不虑后果。往往会伤害他人,更会波及自身。
人们也都知道,存在决定意识,而决定的是人。让物吞噬了人,正是人的愚昧。购物、收藏、炒股、理财,人与物的“争”相持不下。于是,沉重的困惑总是压在中心,无法排解,难以释怀。这种状态,绝不只是青壮年才有的感触,中老年一样会卷入风险漩涡中。毫无疑问,它对身心是一种摧残,乃至戕害。
除此之外,当今,还有一点让人纠结于心的,就是“情”,包括人情、亲情和爱情。情,是最不容易说清楚的一种内心感受。情,让人放不下,是因为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陷于偏颇,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
思绪经常环绕于脑际,纠结于心头,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都会带来程度不等的伤害。
从临床医学解释,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日久可演绎为疾病。依据症状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强迫症、抑郁症等。已知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
轻型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在感情障碍上,如焦虑、忧郁等思维障碍,但患者的认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自知力都还基本完好。在轻型精神疾病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相对较为普遍,抑郁症导致的自杀死亡人数甚至高于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针对焦虑症,我国虽然缺少全国性数据,但按照一些省份调查的5%~7%患病率计算,估计全国有6000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其中焦虑和抑郁共病率高达19.2%~50%。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前发病,且病程较长,迁延至老年。比如,社交焦虑障碍平均病程长达数十年,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各种复杂缠绵的思绪层出不断,难以根绝,所承受的各种压力明显突增,显现焦虑,渐进累及身心。社会上的浮躁风、奢华风、攀比风、争夺风,助推着思绪翻卷,使压力倍增。人的内心失落和不甘,使老年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加。
拿不起、放不下,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大部分的人都是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的。其实,大可不必为今天之事疯狂,为昨日之事懊悔,为明日之事忧惧。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天生豁达的人;另一种是经历过许多磨难,心已经被磨得无所谓了,变得豁达了的人。鲁迅先生曾说过:“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豁达。”宗教界人士认为,有禅慧的人生,就是当拿起的时候拿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从心底“放下”,人就会活得如愿、精彩。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放下”,这里有几点提示:
修身养性,心随意动 人能做到不再固执己见,不再为达到个人目的、为满足自我期望而拼搏时,人就会变得心胸宽广、气度恢宏,更具有包容力,与人和睦相处,少了忧烦,多了快乐。心可以随周围环境改变而灵动适应。只有把原来持有的、无法适应环境改变的意念和想法欣然放下,才能心境坦荡地待人处事。
善于取舍,寻找快乐 人的一生可以取舍的人与事太多太多,只是要善于选择。标准只有一条:应该懂得珍惜所拥有的;放下无法拥有的。为人处事应以诚相待,把握和为贵、忍为高。忘记自己对他人的恩惠,永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自会远离忧郁,让快乐回归心头。
调节心理,滤清思绪 心理,也就是随时间环境而改变的思绪动态,就像人的血压一样,是可以改变的。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尽如人意的财务变动,有时可以自己调适,有时则需要通过他人协助调适。这个调适心理的活动,即是滤清思绪的过程。摈弃不良思绪,存留有益思绪,人就可以化忧郁为舒畅,去纠结而快乐。
淡漠情感,放飞心灵 情感既然是难以捉摸的状态,那么,就应该淡化它。不要钻牛角尖,认死理,把心眼放活一点。走过的岁月没有回程,错过的情感难以重现,历史的经历无法改变。其实,只要留下美好的记忆,也就足够了。切不可为那些不愉快的往事耿耿于怀、庸人自扰。